【编者按】
近期,美国和北约多次宣称对中国是否会向俄罗斯提供武器表示担忧。3月7日,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出席两会记者会回应俄乌冲突相关提问时表示,中国既不是危机制造者,又不是危机当事方,也没有向冲突任何一方提供武器,凭什么要向中国甩锅推责,制裁施压甚至威胁,对此我们绝不接受。
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在2月底至3月初多次回应所谓“中国正考虑向俄罗斯提供武器”的提问,指出美国等北约国家才是向乌克兰战场输送武器的最大源头,中国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立场,致力于劝和促谈,推动危机政治解决,美方所谓的情报不外乎是捕风捉影,对中方污蔑抹黑之词,中国不接受美国对中俄关系指手画脚,甚至胁迫施压,并敦促北约摒弃零和博弈和集团对抗的冷战旧思维,停止煽动对立、拱火浇油,真正为欧洲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做点实事。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研究员、中国论坛特约专家周波近日在《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撰文也谈到了这个问题,指出如果中国对俄提供军事支持,这场冲突可能演变成世界大战,但这是不可能的。中国最有可能的做法是继续保持中立,并发挥更有建设性的作用。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获作者授权转载此文,本文中文译文参考了《金融时报》中文网站的译文,并经作者最后修改审定。
当地时间2023年3月7日,乌克兰哈尔科夫,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哈尔科夫的街灯首次亮起。视觉中国 图
乌克兰战争会演变成第三次世界大战吗?简单的回答是:不会,除非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持。过去一年,尽管中国没有参与这场远方的冲突,却一直被问及会站哪一边,是否会成为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调停者,以及是否会攻打台湾。
这是中国成为全球大国所付出的代价。夹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中国正在走钢丝——前者是中国的战略伙伴,后者将中国视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在强调主权重要性的同时,中国也强调,地区安全不能通过扩张军事集团来加强,这是对北约(NATO)及其最强大的成员国美国的明确谴责。
西方国家将这种立场视为“亲俄中立”,并对此感到不快。中俄友谊“无上限”也令西方警惕。但试想一下:如果两个国家誓言要发展友谊,那么他们怎么对友谊设限呢?中俄互为彼此最大的邻国,为了和平共处,这种关系必须是友好的。
中国在俄乌战争中有两点贡献尤其被低估了。首先,不火上浇油。这场战争已经证明,无论中俄多么亲密,这都不是结盟。如果北京方面在这场冲突中与俄罗斯站在一边,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早已爆发了。这将使局势远比冷战时期糟糕,当时美国和苏联避免了直接对抗。
第二,中国反对在欧洲使用核武器的立场降低了核战争的前景,哪怕没能完全排除。没有人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使用核武器的言论是否在虚张声势。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关于不能使用核武器的公开讲话,应该是被俄罗斯听到了。
前瞻一下,很不幸,这场冲突的升级似乎不可避免。在上个月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每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或英国首相苏纳克谈到需要向乌克兰提供更多军事援助时,我都会(在现场)听到掌声。在提供了坦克之后,西方现在又在谈论派遣飞机。但俄罗斯即使不部署其核武器(比美国、英国和法国的核武器加起来还要多),也不可能一败涂地。
这正是中国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暗示,北京正在考虑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武器支持。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中国输送了任何种类的武器装备,都不可能不被发现。而且如果北京在过去12个月里一直拒绝向莫斯科提供这样的支持,那么为什么它现在要改变主意,尤其是在它已经敦促和平解决冲突的时候?
北京方面最有可能的做法是继续保持中立。与一个可能身不由己被卷入冲突的小国不同,一个强大的中国可以做到坚持自己的立场。中国也不是孤立的。“全球南方”的多数国家——尤其是印度和南非——同样都不愿意选边站。
但北京正在变得更加具有建设性。中国在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时发布的立场文件就是一个例证。该文件呼吁各方保持理性和克制,并将有效保护平民放在首位。批评者可能会说,文件关于启动和谈和结束单边制裁的呼吁,还不足以成为一份切实可行的路线图。当然,谁都无法保证这份提议一定成功,但没有战争会永远持续下去。
中国是否会扮演像以往那样的角色——比如朝鲜半岛无核化六方会谈的实际领导者,或者伊朗核谈判的参与者——还有待观察。但北京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如果俄罗斯会听从某一方的意见,那最有可能就是中国。北京不仅正在与莫斯科交流,中国国防部最近还宣布,已派出代表团与北约会谈。
乌克兰战争与中国毫无关系。但这场战争拖得越久,人们就越希望北京能成为中间协调人。在目前的激烈冲突中,和平解决可能看起来像一个白日梦。但毫无疑问,中国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