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昭觉县三河村的易地扶贫安置点,当地群众喜搬新居。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编者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即日起,海外网推出“百年大党再出发”系列“三评”,阐释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大贡献,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聚智慧力量。此为一评。
----------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庄严宣告。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自古以来,小康就饱含着中国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2500多年前,《诗经》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悠悠吟唱一直在中国历史中回响。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回首百年来,从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到实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长期的接续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咬定目标不放松、一茬接着一茬干。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从国内来看,100年来,从一穷二白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变为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从人民饥寒交迫到消除绝对贫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精彩演绎了人类发展奇迹,彻底改变了中国发展面貌。GDP总量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六千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持续扩大……这些成就充分折射出全面小康的成色。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表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实现总体小康基础上的又一次升华,标志着中国朝着共同富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全国一盘棋,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实施五年规划……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区域发展战略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鄢一龙表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验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从国际上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为世界作出了新的伟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中国凭借强大的工业体系,全力为世界提供防疫物资,“一带一路”合作不但没有按下“暂停键”,反而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2020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货物贸易额达1.35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有力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复苏。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奈伊朱认为,中国共产党推动全球秩序与全球治理包容性发展的愿景,“中国崛起是人类的福祉”。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有力推动了世界减贫事业。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寄托于别人的恩赐,也不照搬西方国家发展模式,而是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鄢一龙表示,中国的成功经验表明,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中国开辟出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型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与此同时,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中国不输出问题,不转嫁矛盾,不通过强买强卖、掠夺别国发展自己。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从未侵占过别人的一寸土地。苏州大学东吴智库研究员刘成良认为,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用事实打破了“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这与依靠侵略扩张、殖民主义起家的一些西方国家发展模式有着根本不同。
从全面小康路到现代化发展新征程,新时代“赶考”再出发。14多亿中国人加快走向现代化,本身就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将深刻改变世界现代化格局,增进人类社会福祉,助力全球迈向更美好的未来。(孟庆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