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外交部长德米特里·库列巴近日在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发表文章,再次呼吁美国和欧洲提升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的速度。这一呼声反映出美欧在对待乌克兰时,因为从地缘政治算计出发,产生的矛盾心态——一方面希望乌克兰成为美西方的“棋子”,另一方面却不想真心接纳乌克兰。
尤其是近段时间以来,乌克兰政府因为认识到美西方的虚伪,表现出积极的对华合作姿态。这让某些西方国家坐立不安,美国更是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指导”乌克兰如何与中国打交道。但是拥有自身发展逻辑的中乌关系并非某些国家能够随意撼动的。
美欧再令乌克兰受挫
7月上旬,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起下,中乌两国领导人进行了电话交谈。泽连斯基表示,乌方高度重视并致力于发展更加紧密的乌中战略伙伴关系;乌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愿以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和建交30周年为契机,同中方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
在此之前,中国商务部同乌克兰基础设施部签署了《中乌政府关于深化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的协定》。协定鼓励两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在道路、桥梁、轨道交通等领域积极开展合作,推动构建两国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并将为实施合作项目提供必要帮助和支持。
对中乌关系的新进展,一些西方媒体表示,“乌克兰与中国走近,是近一个时期以来西方对基辅疏远的必然结果”。因为乌克兰释放发展对华关系的善意,恰好与其加入北约严重受挫同步。在今年6月举行的北约峰会上,乌克兰加入北约的申请被再次无限期搁置,甚至意味着可以成为北约准成员国的“成员国资格行动计划”(MAP)也未能给予乌克兰。西方媒体还注意到,拜登丝毫不顾及泽连斯基“俄美日内瓦峰会之前先举行美乌元首会谈”的建议,而且其在与普京会谈后一改常态,要求泽连斯基必须执行乌当局曾回避的明斯克协议。
入约失败的确给乌克兰带来挫败感。这才使得欧安组织-俄罗斯-乌克兰三方联络小组乌方代表团顾问阿雷斯托维奇罕见地公开表示,“乌克兰可以无视其西方伙伴的意见——如果西方国家强迫乌克兰做一些事情,那么基辅就会转向中国。与美国不同,在提供保证、安全和投资方面,中国并未附加政治条件。”
以“中国威胁”搞挑拨
在美欧一些专家看来,乌克兰不会抛弃执行已久的“融入西方世界”的既定路线,他们认为乌克兰与中国的此番走近,更像是对美国强推乌克兰执行明斯克协议表达不满和愤慨。由此,西方媒体认为,只要对乌克兰施以安慰,尤其是在经济与安全援助上施以必要的补偿,乌克兰就会远离中国。就像当初美国通过政治施压和经济许愿,使得乌克兰否决中国企业对乌航空发动机巨鳄马达西奇公司的并购案一样。
西方媒体的类似推论,听上去似乎有一定道理。美国也不忘提醒乌克兰警惕“中国威胁”。7月13日,刚刚抵达基辅一天的美国驻乌克兰临时代办肯特就乌中合作公开给出了美国的“指导意见”:乌克兰要保持警惕,与中国的合作可能会导致乌克兰失去对信息和关键企业的控制。
肯特对乌“指导意见”的逻辑是,美国与中国也有巨大的贸易往来,对乌克兰来说,中国现在是其最大的出口市场,这很正常。乌克兰向中国出口农产品及其他产品和原材料,如果对乌克兰经济有所贡献,这也是正常的。但对国家安全利益和中国对美国乌克兰的威胁来说,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肯特还借美国企业家之口抹黑中国,宣称与中国合作的美国企业家“一再抱怨知识产权被盗窃”,“抱怨中国试图控制其他国家的重点企业”。这显然暗指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但肯特大概忘记了,乌克兰方面在受到华盛顿强大压力下“抛弃”了中国股东将马达西奇国有化,而美国之后并未向濒临破产状态的马达西奇提供任何帮助。
中乌关系难被撼动
美国及其盟友不希望乌克兰与中国走近,但其忽略了中乌关系自身的发展逻辑。其一,尽管乌克兰将美国视作最重要的安全盟国,但是中国也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2020年中国取代埃及成为乌克兰农产品的头号买家。中国在对乌贸易领域的优势美国并不具备。泽连斯基政府正在实施大型基建计划,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而中国基建企业在乌承包工程市场新签合同额已连续两年超过20亿美元,优势非常明显。
其二,虽然马达西奇收购遇挫,但中乌军工合作对中国国防重大装备的研发贡献良多。双方未来在军工领域仍然具有合作空间。
其三,2021年是中乌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0周年。纵观这10年,乌克兰向西方的靠拢并没有影响中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乌克兰是最早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欧洲国家之一。谋求入约入盟的乌克兰在对华政策上并没有选边站队,听从美国的反华召唤,而是坚持从自身的国家利益出发。
在不久前的通话中,两国领导人积极肯定中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年来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势头,而且表示愿以明年两国建交30周年为契机,积极推进中乌关系,推动基础设施、中欧班列、农产品和人文交流四大领域的合作。不难发现,中乌两国元首都对发展双边关系释放出最大的善意,并对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因为这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者是清华大学俄罗斯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