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要闻 > 美国 > 正文

特朗普和拜登赴“热点地区”打擂台,看似“开药方”实则“下猛药”

2020-09-05 11:28  新华网   - 

  全球热点丨特朗普和拜登赴“热点地区”打擂台,看似“开药方”实则“下猛药”

  新华社华盛顿9月4日电 8月23日,美国威斯康星州基诺沙市,黑人青年雅各布·布莱克近距离连中警察7枪致瘫痪。原本持续数月的全美反种族歧视和反暴力执法示威浪潮又掀高潮。

  距美国总统选举仅剩两个月之际,美国现任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日前先后“趁热”赶赴这个争议与动荡中的小地方,两人亮出的立场却大相径庭。

  有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和拜登均试图通过“消费”这一在美国颇具争议的事件和相关议题,以争取更多选票,但双方各自给出的一套说辞不仅难以改变当前危机,甚至可能加剧社会分裂,而根植在美国社会深层的种族歧视顽疾也仍会长期存在。

  “本土恐怖行为”

  还是“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

  当地时间9月1日,特朗普前往基诺沙,“点赞”当地执法部门。电视画面显示,特朗普走进当地被烧毁的街区,神情严肃。视察中,特朗普直接将其间发生暴力行为的当地示威抗议定性为“本土恐怖行为”,承诺加大拨款力挺当地执法部门,安抚受损商家。但他回避过多谈论枪击事件,也没见雅各布·布莱克及其家人。

  当地时间9月3日,拜登也来到基诺沙,日程与特朗普截然不同。据报道,拜登抵达后随即与布莱克家人及其法律团队会面,并与在医院治疗的布莱克本人通话。他随后发表讲话说,“美国的种族主义根深蒂固”,因而至今还会出现诸如在基诺沙发生的事情。

  拜登还攻击特朗普说,他的涉种族主义言论“使人性的阴暗面合法化”,特朗普所强调的“法律与秩序”并不能赢得选民支持。

  因为政治而变味的悲剧

  特朗普主张打击暴力示威者,强调“法律和秩序”。拜登聚焦警察针对黑人群体的暴力执法,强调反种族主义和社会公正。

  一个事件,两个口号。双方都在迎合和“炒作”各自选民大本营的关切和焦虑,更折射出美国政治和社会的严重撕裂。

  美国媒体普遍认为,双方这番“趁热打铁”的表态实际上无益于弥合社会撕裂。在选举政治大环境下,双方如此这般不断加强各自政治立场,“激发”各自选民阵营的投票积极性。一场暴力引发的悲剧又归于更多暴力,最终“失焦”成各说各话、捞取政治利益的角力场。

  看似“开药方”实则“下猛药”

  基诺沙的悲剧进一步暴露了美国社会中根深蒂固的种族不平等。但更可悲的是,双方政治阵营都无意于消除社会矛盾,而是将一场悲剧异化成相互攻击的炮弹。两党候选人看似“开药方”,实际却在“下猛药”,为已经矛盾重重的美国社会增添了更多仇恨、恐惧和伤痛。

  背景链接

  5月25日,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白人警察在拘捕黑人男子弗洛伊德时用膝盖长时间压迫其颈部,弗洛伊德随后死亡。这一事件在全美和许多国家引发大规模抗议浪潮。

  8月23日,基诺沙市警察开枪击伤29岁黑人男子雅各布·布莱克。社交媒体上一段视频显示,当天下午,当布莱克走向汽车驾驶座、打开车门准备上车时,被身后跟随的两名警察近距离向其背部至少开了7枪。

  9月2日,警方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东南区一停车场处理一起涉枪案件时,向据称试图逃逸并挥舞枪械的18岁黑人男子迪翁·凯射击,后者经抢救无效死亡。但当地媒体报道称,事发地附近目击者质疑警方说法。次日,华盛顿举行抗议活动。(记者:邓仙来、徐剑梅、刘阳)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美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618万,死亡病例超18.7万
下一篇: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618万 死亡病例超18.7万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