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有福之州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华人 > 社会 > 正文

美国不同族裔付小费各有特点 华人体恤他人较慷慨

2019-12-31 11:29  中国侨网   - 

  中国侨网12月31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近日,美国“小费制度改革”引起民众热议。对在餐馆已经打工五年的服务生小张而言,各族裔的客人付小费也各有特点。“印度裔客人上门,一般小费会比较少;华人则普遍都会给,而且比较多。”

  餐馆老板John在美国中西部开过三家餐厅,从事餐饮工作超过15年。综合各个族裔给小费的“习惯”从低到高排列,他说,印度裔居冠,非裔第二,华人则至少会给10%到15%。经营三家美甲店的柯小姐也说,印度裔的确小费给得很少。而做指甲的客人里,韩国人给的小费最差,不给的也比比皆是。

  一位有MBA硕士学位的印裔在线上问答网站表示,印裔对于小费锱铢必较,这或许与印度的经济与文化因素有关。他生活在孟买时,常看到妇女与街头小贩讨价还价,因此从文化来看,谈判是印度人的一部分,也是寻找最优惠价格的最古老且可靠的方式。

  相较于印度裔的“谈判文化”,华人付小费另有一种“同乡情怀”;许多留学生和新移民来美初期都有打工、开电召车的经历,深知小费的重要,总会多给小费以示支持。

  福州来的林先生表示,自己十多年前也从餐馆工做起。日前他出门旅游,途中到华人开的自助餐厅吃饭,大约15美元的餐费,他留下7美元小费。朋友认为自助餐服务少,不需给这么多小费,但林先生说,大家都是老乡,应该多给一些支持他们。

  常坐华人电召车的邱先生,也一向会给20%的小费。他常和电召车司机聊天,发现不少人移民美国几十年但依然不会英文,只能到华人电召车公司供职,还有一些年轻人边打工边上学。“他们都有各自的不易。都在异乡打拼,老乡如果不挺老乡,又有谁会挺?”他说。(黄惠玲、刘大琪)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纽约华裔男孩罹患癌症 警务协会带警犬陪伴圆心愿
下一篇:阿根廷华人献爱心 为慈善食堂和贫困儿童送礼物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