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昆明、大理、丽江,云南让人念念不忘的地方,多到数不清。
盛夏里依然均温二十摄氏度的天气,吃不完的山珍看不够的风景,和数不清的惊喜。
在云南西南部,与缅甸接壤的地方,有一个小城,在普洱市的丛山峻岭里,默默绽放。
澜沧。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听过澜沧江,不知还有个澜沧县,湄公河从这里穿行而过,景迈山古树茶从这里走向世界。
关于澜沧县的记载,其实最早可追溯到汉朝。
千百年来,这里绽放着蓬勃的生命力。
澜沧,全名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位于我国云南省的西南边境,与缅甸接壤。
作为全国唯一拉祜族自治县,这里有拉祜族、哈尼族、佤族等8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户籍总人口的79%,我们在这里才是真正的少数。
好朋友黄晓在盛夏更开始的时候,带家人去了一趟这里。
她说这是一次说走就走的边境乡村之旅,却收获了极佳的体验。
“澜沧没有大理丽江的风花雪月,也没有西双版纳的热带风情,来这么偏远的地方玩什么?”
于是,到澜沧来寻找到的答案,她写在了这里。
01
“晚上一定要快乐”
从澜沧景迈机场出来,开车穿过澜沧县城再往北走17公里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东主书院。
一个合院式的民居,主楼里摆放了一些老旧的农具,据说在1949年见证了澜沧的全境解放。
我喜欢这个房子的历史感,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有了一个可以一起玩耍的院子。
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一个院子就可以完全打破。
村子里没有任何商业化的项目,我们能做的就是成为这个村子的一部分。
清晨,村子里最霸气的拉祜飞鸡提供了免费叫醒服务。
我们找到村里唯一的返乡大学生小蒋哥哥家里,这也是村里唯一的农家餐馆。
当地人自称,拉祜族内敛,小蒋哥哥给人的第一印象正是如此,话不多但默默地做着很多温暖的事情。
白天带孩子们去茶园采茶,说晚上要卖给来收茶的收购员。
孩子们听到可以搞钱,饭点到了也叫不走,只是身体挪动着好似要往回返,双手却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
有了数钱的快乐之后,小蒋家薄荷园的薄荷也留不住了。
傍晚带孩子们上山捕蝉,然后按照当地人的做法烤了吃。
六月正是农忙时节,白天的时候村民大多在田里劳作,村子里不多见人影。
但是到了晚上,只要一家开了麦克风,一场乡村音乐会就会应声而起。
朋友说,拉祜族“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他们白天一定要工作,晚上一定要快乐。
一把吉他一个非洲鼓,从快乐拉祜到光辉岁月,每一首歌的结尾都是拉祜族的祝酒词,喝得越多,唱得越动情。
当我以为,唱歌只是拉祜族的精神咖啡,开心就好时,朋友带我们去到老达保村见了娜倮姐。
谁能想到眼前这位在厨房忙前忙后的大姐姐,竟然是带领村民组建民族乐队,唱到了央视舞台,唱进了国家大剧院的人大代表。
从此,当地拉祜族歌舞音乐艺术成为了家乡发展的重心,村民增加了收入,文化也得以传承。
那天晚上,我们点着篝火跟村民一起对歌,一起摆舞。
听着牡帕密帕的历史,惊叹于这纯天然的嗓音和美妙的和声,也看到了乡村振兴路上女性的力量。
02
“去澜沧宝藏地寻宝”
在不知道拐了多少个弯上下了多少个坡之后,我们找到这个山头里的唯一一户人家。
孩子们很难想象在这荒山野岭中还有农户生活,几头猪,几只牛羊,几条狗,几只鸡就是这家半壁家产。
而后院栅栏外一个又一个大型树干,被挖空之后两头又用木板堵住,仅留一个小洞。
它们是野生蜂巢,是大山里的宝藏,也是农户留守的原因。
这里的野生蜂体型较小,也比较温顺,没有剧烈的破坏就不会引起工蜂的攻击。
蜂农随手捡起一块干牛粪点燃,浓烟逼得这些野生蜂暂时撤离了蜂巢。
在夹缝中我窥见了完整的蜂巢形态,这自然届的设计,真是极致精巧。
我接过蜂农递过来的一小块带蜜蜂巢,轻轻掰成小瓣分给孩子们,吃到野生蜜的那一刻,清甜纯香,真的超满足。
云南的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澜沧也有多处未完全开发的溶洞。
走进山体自然形成的“拱门”,仿佛进入一个神仙修道的世界。
这里的每一根乳石、每一滴岩水都在讲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中心石笋上一个斑驳的神像又印证了人与自然古老的对话。
穹顶上密布的蝙蝠又让孩子们的想象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趁着雨季未到,在当地人的带领下跋山涉水又来到了一个出水洞,当地人称澜沧“马尔代夫”。
在这片浅滩上,孩子们放肆地玩水、捡石头,打水漂。
而大人们已经开始磨刀霍霍向山鸡,架起烤炉添碳生火。
这边哈尼族大哥进行着烤肉熏香,那边拉祜族大哥已经不知何时上山砍了芭蕉叶,各种调味料混在米干里,准备做澜沧特色包烧米干。
还有咖啡师就位,倒一杯浓缩或者冷萃。这一顿操作,绝对是澜沧露营界的天花板。
最后带走垃圾,可以焚烧的就地烧掉,不回收的食物就留给晚上出来觅食的动物们。
03
“早上米干,晚上烧烤”
现在要我重回澜沧,只需要一个理由——那就是米干。
用晚稻的米浆,勾兑后倒在扁平的白铁皮圆盘上,放入装满开水的大铁锅里烫成型,然后乘热揭下卷起,再放入锅中蒸熟,取出后凉在竹编的筐内。
吃时,切成细条。这种外形类似于广东河粉的食物,就是米干。
但你吃起来就知道,薄如蝉翼,遒弹韧劲,细腻滑爽,这是河粉达不到的口感。
每一个澜沧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米干天花板,哪怕是低配版的鸡汤米干,黄灿灿滚滚烫的汤汁,配上新鲜的肉丝、韭菜,这浓郁的香气也会把你整个人吞噬。
又或者是重口味的牛肉粉肠米干,牛肉在上火煨之前,先切成小粒用重油和花椒炒香,再用小火慢慢地煨,每一口辛辣的油脂香都让人欲罢不能。
但真正体现澜沧米干本质的,还要数豆浆米干。
用当地圆润饱满的干豌豆磨细,经三道筛子细筛后,得到细如淀粉的豌豆粉,
取一些豌豆粉,用适量水调匀后,倒在锅中煮沸成糊状豆汤,然后将刚蒸熟的新鲜米干切成细条状放入碗中,舀入豌豆糊汤,加上非菜、豆芽、姜蒜水、酱油、味精、麻油、油泼辣子等佐料,配以泡萝卜,或泡包菜。
一碗豆浆米干豆香四溢,味道浓郁,口感松软、滑爽鲜香,让我至今魂牵梦萦。
而到了晚上六七点,甚至太阳还没下山,澜沧县城里的烧烤店就会热闹起来。
朋友说要带我们吃皇后烧烤,没有招牌,开在居民楼的深处。
没有熟客带路我怕是永远都找不到,就这,生意还好得不得了。
原来,这位阿嫲就是皇后。
烤的牛肉串,嚼劲入味,烤的澜沧飞鸡,皮脆肉香。
如果觉得太辣或者肉腻,那配上一碗冷饭就完美解决了。
烧烤店里没有饮料,要么酒要么水,谁又能抵挡这烧烤配冰冻啤酒的搭配呢。
但是澜沧的美食,不只米干,不只烧烤。
对于澜沧人来说,澜沧大集才是美食的天堂,毕竟只要赶一下澜沧街就能扫到平日里买不到的山货。
每到周末,四里八乡的人们汇聚在800多米长的澜沧街,酸甜的傣族烤鱼,热辣的拉祜族垛椒、软糯的佤族鸡肉稀饭……
从黑夜到白天,极具性价比的特色美食,让这个大集成为云南少数民族的饮食“博物馆”。
大多数的水果我也是见过的,但是万万没想到牛油果可以论公斤卖,二十块就能实现牛油果自由。
凉拌肉,烤豆豉、烤蚱蜢……这些当地人的最爱,我还未适应得了。
当然,这些都不是今天的主角,那些只有在雨季天才能吃得到的山珍,被摆放到集市上的“山野精灵”才是澜沧街上最吸引人的珍宝,
特别是正值菌菇季,看到各色各类的菌菇,我的大脑仿佛已经闻到了菌菇鸡汤的鲜香。
热闹的集市,平凡生活里的烟火气,在约定俗成的日子里,周围乡亲聚集到一起,这就是澜沧人的家乡情。
为什么会念念不忘,因为这里的人从来没有把你看作是过客,而是朋友。
你会在进入一个村子的时候,看到村民们早早地在村口扫地,为了迎接客人的到来。
你会在闲逛的时候,遇到周末放假回来的孩子给你带来她们认为最美好的鲜花,梨子,一直陪着你直到离开。
你会听到拉祜族妈妈跟你打听沿海城市的育儿理念,作为一个妈妈的心切,全天下都一样。
这些实实在在的乡情,已经种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
朋友说,冬天的澜沧才是最美的,
你们还要再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