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有福之州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旅游 > 正文

徒步穿越贵州原始森林,真正理解“人生是旷野”

2024-08-01 09:52 悦游CondeNastTraveler  -  208560

黔桂交界处的荔波,大部分人来到这里都是为了西南“九寨沟”大小七孔的盛名,不远千里在人头攒动中被景区电瓶车“搬运”到各个打卡机位,再匆匆离开。这种体验对于想要在天地精华中净化班味的年轻人而言,再美的风景都有点隔靴搔痒的不太痛快。

如果你有一颗向往自由的冒险之心,那我可以很主观地说,大小七孔可能是荔波“最不值得”去的地方。驾车从荔波县城出发一路向南驶向茂兰自然保护区,在这片最不缺“绿宝石”水景的辽阔之地,我希望带你看看那些隐于最美南方喀斯特地貌中的绿野仙踪,寻找由避世i人和土著民族碰撞出的“新中式”生活哲学,来一场彻头彻尾的自然洗礼。

01

荔波的“开胃”见面礼

茂兰自然保护区的美很直观,是贵州首个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孤独星球》对它的评价恰到好处:景点不像景点,而不是景点之处,却又像景点。漂亮的地方就是单纯漂亮,与编造出来的神话传说无关。

顾名思义,它是一个以保护为目的自然与人文秘境,足够野性但也相应没有太完善的游客基础设施。再加上景点相对分散,所以在动身前往之前,最好先在荔波县城租车并做好食物补给。

荔波县城坐落于樟江河两岸,下高铁刚进城,我和同行者都羞愧于对这座大山深处小城的刻板想象。实际上,它似为旅游而生般的干净整洁,整齐林立的房子和满街花团锦簇的绿道,令人不由感叹实在是个养老的好地方。

浓雾与火烧云笼罩着的荔波县城

浓雾与火烧云笼罩着的荔波县城

在出发前,可以在这里品尝凝聚两省精髓的美食风味。非常推荐来一碗新鲜现割的贵州牛肉酸汤米粉,或者是种类繁多的酸汤火锅,点上价格只要个位数、种类有几十种的蔬菜自助,刺激而又新鲜的口味,为接下来的旅途先开开胃。

酸汤火锅的现割牛肉和自助蔬菜

酸汤火锅的现割牛肉和自助蔬菜

02

贝爷“甄选”的轻户外天堂

离开县城盘山而上,如同抹茶巧克力三角般的喀斯特地貌逐渐映入眼帘。难怪总听闻全国驾照最难考的地方是贵州,这里的山路九曲十八弯,狭窄而又湿滑的路面,半坡起步是基本操作,会车则是地狱级别的难,开车需要聚精会神。

导航至尧所的五眼桥,就是我们这趟冒险的初始站,无论是探洞、徒步还是溯溪玩水,这里都可以满足你想挣脱班味束缚的自由之心。

(Tips:想要把车开进五眼桥,可以预订景区内部的民宿,在里根服务区购票时出示凭证即可畅行。)

五眼桥

五眼桥

作为一个自然保护区,茂兰就是一个奇迹,它在旅游开发和自然保护很难两全的冲突中选择了后者,划分出了只有科研人员才能进入的、保护着最珍稀植物和动物的核心区,以及游客可活动的缓冲区和实验区,周围零星散居着布依族等民族村寨。隐秘程度即便是黄金周如五一假期,这里都鲜有游人。

茂兰自然保护区风光

茂兰自然保护区风光

来到贵州,最令人期待的必然是探索那些鬼斧神工的天然溶洞,尧所还未完全开发的4个洞穴一定可以让你大饱眼福,贝爷也曾在这条线路上拍摄过探险节目。需要提醒的是,这里还未开发,所以无论是探洞还是徒步,都需要请当地居民做向导,价格公道还可以拼团。

茂兰自然保护区探洞@SOYA

茂兰自然保护区探洞@SOYA

我们的向导是一位布依族的大姐,带领我们从村子里一处名为洞腮水碧的地方向山里出发。路上偶遇一条隐于杂草间的青苔小道,大姐说这是去荔波县城的古道。她说从前村里去县城的方式只有每天一班的经途车,但永远买不到票,她只能领着幼小的儿子从这条路翻山越岭60公里,背着50斤的东西连续走上11个小时,以至于儿子后来发愤图强考上了厦大,因为“妈妈,太苦了”,毕业后又回到家乡做振兴。

探索“四洞连穿”大约需要3小时,在不是很难的原始森林的穿越中依次途经黑洞、神仙洞、九洞天和最为出名的金狮洞。但我个人更喜欢前三个完全未被开发的溶洞,它们与其他伸手不见五指、只能依靠手电筒探索的地下洞窟不同,有着一扇扇透光的“天窗”,钟乳石与青苔在丁达尔效应的朦胧光束下,呈现一幅幅如同能直达仙界的绿野仙踪印象派画卷。

茂兰自然保护区的金狮洞@siman

茂兰自然保护区的金狮洞@siman

如果还有体力,在参观完金狮洞后,可以在向导的陪同下继续深入茂兰自然保护区更无人之境的徒步胜地“漏斗森林”,在丁达尔效应的森林光影中沉浸追光,来一场植物爱好者心水的植物研学(但在雨天时这段路简直泥泞得如同脚踩糨糊)。

不想太累的话,直接下山返至五眼桥,在不输大小七孔景致的青龙潭边戏水休闲游玩,欣赏镶嵌在山间的绿宝石水境。

茂兰自然保护区青龙潭@琛琛524

茂兰自然保护区青龙潭@琛琛524

03

避世嬉皮士的自然村

vs

遗世独立的原始寨

来贵州,当然要逛寨。和黔东南那些有名又繁华的苗寨不同,许多茂兰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小众民族村寨,被逃离城市的年轻人和艺术家们融入了别样的嬉皮士气质。

嬉皮士程度100%:

董岛部落

在尧所返回荔波县城的中途,一处名为董岛部落的地方最大化了这种融合气息。不同于寻求短暂“去班味”的打工人,聚集到此处的年轻人可以说是直接一键隔绝了班味,比那些旅居大理、丽江的人还要更对现代都市“断情绝爱”。

我甚至联想到了东北的鹤岗,据说几万块钱就可以在那里买(租)一块地,建造属于自己的乌托邦。来到这里的年轻人被称为流浪汉(褒义),虽然逃避现实社会,但是也不会固步自封——他们独立性和动手能力都极强,自己搭建住宅、艺术工作室和民宿,种菜养鸡养鸭,自己服务自己,自由地共同生活。

i人天堂:董岛部落@洛洛

i人天堂:董岛部落@洛洛

经过一道石门,沿着村道进入这个名副其实的“部落”,可以看到散落山谷间的各个融合当地民族建筑风格的小屋,有蜡染、陶艺、琉璃、手编等工作室,屋内展示着他们在此处的艺术创作与生活品味,也有咖啡店和酒吧,都敞开大门随意予人参观。

一处小屋前我还看到搭建的一个露天带镜健身房,几位年轻人正对着青山举杠铃,而更多的角落,是安静坐着做手工艺或者对着远山发呆的年轻人,仿佛与青草树木浑然一体。

董岛部落的艺术家手工艺品

董岛部落的艺术家手工艺品

不过,如果你喜欢热闹,这里人的安静也许会令你“尴尬”和无所适从,因为董岛部落不能称之为是一个景点,而是一个i人和f人的避世胜地,与人交流不是必选项,天地自然会共情和包容一切不同人创造的多元宇宙。

新旧融合程度50%:

尧古布依寨

离开董岛部落,在不远处的尧古布依寨,这样的故事也在发生,只是更接当地民族的地气。

在尧古,原住民还在进行着古老的蜡染、造纸、傩戏等传统手工艺术并对外开放参观体验,新来的年轻艺术家们正继承着这些手艺在避世创新。他们把老旧的禾仓焕然一新,开起了书屋、酒馆、创作空间和博物馆,新老居民共同创造了独特的社区文化。

尧古布依寨的新旧交融@瑶啊瑶(重启版)

尧古布依寨的新旧交融@瑶啊瑶(重启版)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版画专业的山东男生,来尧古花了两年的时间自己盖了一座名为“天字一号房”的木屋,像是武侠小说中的侠客退隐江湖,过上了逍遥于世外桃源的田园牧歌生活。参观屋内,可以看到他用自己的手工和创作丰富了这座楼的每一处角落,并将二层多余的空间设计成了民宿,主打让游客体验住在艺术工作室的别样氛围。

一层隔开的四五个不同房间中,是承载他不同的爱好与脱俗精神的手工艺创作空间——画画写字只是基本,雕版印刷、陶器制作、手工皮具也应有尽有,更有趣的是,身为一个游戏爱好者,他将游戏中不同的刀具都用灵巧的木工将它们带到现实中。参观了他不同手工艺的工作间,只感叹他的行动力,也再一次证明了,来到荔波的人,并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绽放了更加旺盛的原始生命力。

“天字一号房”内的手工艺品

“天字一号房”内的手工艺品

尧古还巧借了保护区内极为丰富的植物资源,被设计和打理成了一个巨大的绿植后花园——漫步于不大的村道内,如同穿梭于一本植物百科全书中,许多古老树木被挂上了多语种的手写介绍木牌,村里还保留着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还可体验制作的古老造纸坊,是传统造纸历史的“活化石”。在虫鸣与树香中,这里的每一步都是新的风景。

尧古布依寨的纸香与虫鸣

尧古布依寨的纸香与虫鸣

开发程度0%:

懂蒙村

想要探寻更加神秘的民族部落,藏在大山深处的懂蒙生态博物村一定要列入此生必去的清单。

探访白裤瑶族的栖息地,许多人都错过了这个几乎是零开发的中国最古老的村落之一,只止步于去懂蒙村必经的瑶山古寨。后者已经被开发为一个收费展示村,但在政府的保护下也保留了民俗的原汁原味。

(Tips:如只前往懂蒙村,可不购买瑶山古寨的门票,在景区门口和保安说一声去懂蒙即可通行。)

被“遗忘”的古村:懂蒙村

被“遗忘”的古村:懂蒙村

懂蒙村是个刚接触外界不到十年的古老村寨,是最后一批可以持枪的民族,平时靠打猎为生,从它“博物村”的名头就知道它的稀有。开车七拐八拐进深山,可以看到成片的传统吊脚楼铺开于眼前,有许多是可供开放住宿的落脚之处。村里都是原住民,大部分老人不太会说普通话,人烟稀少得连走地鸡都比人多。

现实版“桃花源记”

现实版“桃花源记”

据说,挨家挨户门口挂着的鸟笼代表着男人是否在家,不在就是遛鸟去了。我在几户人家门口前遇到几位坐着安静缝制百褶裙和两片瑶的阿姨,看见有外来人有点谨慎又害羞,听到我赞叹她的手工,她却连连摆手用会得不多的普通话说“不好看”。

曾几何时,贵州总是被人笑称为“三无”之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两三银。荔波之行让我一改对贵州的刻板印象:

连绵的阴雨天为我们逛寨时铺设了民俗文化最美的幕布,开门即山的地貌让我们还得以看见封存在大山深处的纯粹民族风情,而“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让更多有生命力的年轻人在这里与本地人共同塑造了一个个既保留原生态风貌和文化底蕴,又融入艺术创新精神的心灵栖息地。荔波,当是如此。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中国游客在坦桑尼亚遭遇交通事故致1死5伤
下一篇:离广东一个半小时的无人秘境,8000万客家人的乡愁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