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5月17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在美国,随着疫情趋缓、疫苗开打,已经尝到线下转在线的甜头的商家,卯足劲要在后疫情时代的市场上继续抢占先机,纷纷通过增加产品和服务中的“网红”元素来推陈出新,并结合网络平台大力宣传和推广,希望能够赚足眼球、流量和年轻顾客,在“再出发”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行。
纽约火锅和烤肉自助之王“99号餐厅”,虽然性价比在业界已无人能及,早就网罗了一大批学生族和年轻人拥趸,但为在疫情后的复工中继续赢在起跑线,日前推出新品“Cloudy Beef”(祥云肥牛),将蓬松的棉花糖云朵和鲜嫩的安格斯牛肉完美结合,限量供应,红透社交媒体。
吸引打卡 带动消费
“现在都是网红经济,商家必须学会营销”,99号餐厅创办人林里举表示,中国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网红产品比比皆是、创意十足,业者可以多浏览些社交媒体作为参考、寻找灵感,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并不是说越花哨越好,得是适合自己的才行”。这一次的新品就是经他找国内的朋友进店实地拍摄和考察,再调整和引入的,“客人反响非常强烈,我们也聘请了专业的市场团队在社交媒体上宣传和推广”。
林里说,年轻顾客不像年长顾客那样“实在”,吃东西永远求口感,而是更多地被拍照和打卡所吸引,“只要颜值高、有噱头、视觉观感好,就会来消费”。这也决定了网红产品要常换常新,“就拿我们自助来说,很多菜是固定的,所以更得不时更换一两道,并且不光要有颜值,味道也要有保障,这样在不断吸引年轻人的同时,也能让公司的品牌永远年轻和新鲜下去”。
对于忠实粉丝来说,99号餐厅还是过生日的不二之选,自营业以来一直坚持给寿星免单,店里的猴子玩偶和员工也会为寿星唱生日歌和点蜡烛。过去九年,在99号餐厅过生日的人已多达15万,为了进一步巩固“99号餐厅陪你一起过生日”的理念,林里举说,目前正在设计一套过生日的软件,为每个寿星编列专属号码、制作成卡,并且附送礼物,生日当天投放在所有店面的屏幕、同步进行更新,给顾客打造难忘的独家记忆。
紧跟潮流 讨好食客
一向紧盯年轻人市场的“不一样点心”主打上海、江浙等中式小点,不仅丰富了食客的味蕾,更通过美食持续宣传和推广中华传统文化。老板陈开萍30多年前从上海移民赴美后,一直坚持紧跟潮流的制作理念,“看中国国内流行什么,我就做什么”,从最初的鲜肉月饼到衍生出的麻辣小龙虾月饼和大闸蟹月饼,从最初的豆沙青团到衍生出的南瓜抹茶青团和咸蛋黄肉松青团,每有出品必成网红。
日前店里又推出了紫薯奶酪仙豆糕,并由“80后”点心师吴寅杰操刀,赋予这一传统的老北京小吃新潮的馅料——爆浆的紫薯和拉丝的奶酪,收获赞声一片。吴寅杰介绍,仙豆糕最常见的内馅是红豆和绿豆,这次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做改良,用奶酥做皮,外酥内软,紫薯是甜的,奶酪又是咸的,从口感到气味再到样子都丰富和立体,“年长的顾客一听是仙豆糕,有感情,年轻的顾客一听是爆浆紫薯和拉丝奶酪,想尝试”,对全体受众来说都很讨喜。
学西点出身、同为上海人的吴寅杰,从小就喜欢吃小笼包、生煎包、锅贴,深知上海以及中式点心的真正魅力和正宗味道,五年前赴美后发现这里的中式点心和中国的仍存相当的差距,因想通过美食传承中国文化,师从曾在国内担任特级点心师的陈开萍。“美国能做到和国内差不多水平的点心店太少,想学做中式点心的人更少,我非常享受顾客吃得开心、直接反馈给我的那种感觉,我不单因为它是一份工作而去做,更因想让手艺以及每种小吃所承载的文化流传下去而去做。”
网购圈粉 口耳相传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月饼到青团再到仙豆糕,不一样点心总能作为市场上的“第一家”,率先推出网红新品,紧抓年轻人的心。吴寅杰说,不断尝鲜、给年轻人惊喜,是他坚持改良的动力。与此同时又能坚守匠人精神,保持制作标准不松懈,保障食材品质味道佳。
正是凭借对品质和味道的坚持,不一样点心疫情期间照样生意兴隆,更与网络配送平台合作,把美食销售到美国各地。考虑到民众囤货的需求,还特别推出适合冷冻的点心,并扩充了虾饺、烧卖等广式点心。“虽然原材料涨价,但我们的售价没有涨,提供速冻、送货上门,一直坚持至今。”也正是在疫情期间,更多的人通过网购被不一样点心圈粉,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发图文分享,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吴寅杰说,他反倒感谢疫情让越来越多的食客认识和喜欢上不一样的点心,也让他更坚定要推陈出新下去。虽然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一直被模仿,“但我真的认为这是件好事,对其他业者和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种带动:只有我们一家卖中式点心,大家对点心的了解会很局限,但如果都在卖,则势必能增加大家对点心的了解,其实是商家们合力推广了中华饮食文化”。
机器人上菜 噱头足
主打上海小吃、已于纽约和新州连开两家餐厅的梁凯文,疫情期间在同行都选择观望时,毅然决然选择再开第三家店“龙虾3”,并且推出机器人服务员,一方面作为长期节省人力的方式,另一方面也更符合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卫生和安全的要求,很多顾客听闻服务员是机器人后,都专程前往一探究竟。
梁凯文表示,在预判疫情应会于今年夏天变乐观后,他决定提前半年开店,“这样能够比市场快半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不至于在客流恢复、甚至报复性反弹时,感到措手不及”。因为民众的消费习惯已被疫情改变,开始堂食之后也想尽可能减少接触、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他特别斥巨资从中国国内订购了中英文语言设置的机器人当服务员,可以迎宾,也可以接菜,往来于厨房和餐桌之间,把人和人的接触降到最低。
“顾客都对它非常好奇,特别是年轻的客人。”梁凯文说,当初之所以定位做上海小吃,是考虑到不管是华裔、还是外族裔都很喜欢吃汤包类美食,老少皆宜,可面向的客户群广,已经开业数年的前两家店也为新店的技术、管理和营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引入机器人,更为门店赚取到关注度。“疫情带来的改变和引发的思考涵盖方方面面,作为业者,应在日常操作时顺应后疫情时代客人的需求和消费习惯,比如安全卫生的服务、健康新鲜的食材,以优质服务吸引更多的顾客,并把他们留住。”(刘大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