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开馆展《叠层时空》正在展出并举办线上论坛。展览邀请国际知名艺术家徐冰、展望、宋冬、刘建华、缪晓春、冷冰川、陈文令、邢丹文、邬建安、卢征远、杨心广、庞海龙参展。通过3大板块、15件/组饱含城市和文化记忆的多元媒介作品,回应城市更新的深刻议题。
此次展览由艺术史知名学者朱青生担任学术主持,高远担任策展人。在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季“艺术之城”的大背景下,本次开幕展尝试以一种“再生”的方式思考并呈现当代艺术。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周颖南的评论文章。
抚平时空的褶子
文:周颖南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
上世纪最后十年,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及其所带来城市景观的变迁和个体生存方式的改变曾经作为显要的文化议题覆盖了那个时期的中国当代艺术。时至今日,我们依旧能够在当下的展览中捕捉到其已然退散却并未消逝的游魂。
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的开幕展《叠层时空》“以今访古”的主题恰到好处地呼应了这个遍布历史文化遗迹,因海浪冲蚀岩洞而声如擂鼓的“圆沙洲”。尽管小岛在某种程度上仍保留了前现代的生活方式,但并不妨碍我们在此对几经辗转的城市化废墟发怀古忧思。策展人高远借助“错时论”(anachronism)来呈现当代艺术家创造的“废墟”不失为一种编排作品的新思路。这个概念来自法国当代艺术史家达尼埃尔·阿拉斯(Daniel Arasse)提出的作品存在的三个“时间”层次,即作品与我们邂逅的当下、作品问世的时代以及问世后与我们所处时代之间的时代。他认为,观众在面对作品时会不由自主地融入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印迹,而作品不仅因作者在创作时已经凝结了当下与过去的情感与思考,也因之后历经一代代观众的观看影响到现在的观众,在整体上就呈现为三重的“错时”存在。观众与作品之间的相互渗透,也指向了一种缠绕于作品的、代际共享的“共时性”(simultaneity),亦即“当代性”(contemporaneity),这正是策展人意欲使展览的整体呈现与观看都得以触探的潜在内核。
从这个角度出发,观众对展览作品的接受似乎可以穿过跨时代的聚合重叠之眼而明晰起来。大部分作品基本延续了杜尚以来的挪用和拼贴手法,将旧物或废弃物转化而成的新的物质实体,除此之外还有件数不多的影像/装置。“口”字型的展陈路线仿佛将观众包裹在一个循环的交错时空中。这其中最为凸显的议题就是艺术家所展现的个体在社会历史倾轧之下对某个特定时空的感伤和缅怀,如刘建华的《封存的记忆》、陈文令的《断流》、邢丹文的《梦游》、庞海龙的《镜物》和杨心广的《抚摸》。艺术家抛出的是城市化大潮席卷过后对个人精神家园的碎片式追寻,而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这些物质性留存连同被摧毁、抛弃的、迷失的过去只能作为一种记忆的形式,我们从中打捞的可能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一般的记忆倒影,它并不真实甚至是变形扭曲的,就像展望用不锈钢替换镜面的《山水镜》一样,尽管依旧具有反射效果,但已模糊不堪。
与此相对的则是一种重建的姿态。回顾19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行为艺术,“清洗”作为艺术介入社会的代表性动词之一似乎具有足够的分量。《94清洗废墟计划》记录的是当年拆除北京王府井民宅过程中的艺术家行为事件。作品完成之后,展望相隔多年再次回到相同地点(已成为高档酒店和写字楼)举办了展览,以回应的方式填补了“清洗计划”的“错时”意义。徐冰的《背后的故事》用垃圾废材组合调配的光影重现古典绘画,暗示了古人创造的山水实质依托于符号化的程式构造,这也是现代人对意境和气韵的重新理解和阐释。邬建安用大量建筑废砖排列的“矩阵”脱离了空间秩序,人为雕刻的砖块仿若自然条件下生成的山谷和丘壑,或一座座“浅山”。展览叙事的最后,我们浸入缪晓春用三维动画演绎的西方艺术史序列中,由艺术家操控的无数无个性的数码身体聚拢在其设计的另类时空中,演绎着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被欲望所驱使的进步机器,及其导致的冲突与矛盾。
圣奥古斯汀说,时间是三重的现在,包含了我们即时体验的现在,作为现在记忆的过去,以及作为现在期望的未来。或许我们应该从这位古罗马先哲获得启示,从“现在”时态出发来看待这些作品。在展览中,它们并非是独立的个体,相反,艺术家所使用的被拆解弃置的建筑材料(房梁、砖块、钢筋、水泥管、窗框……)和废旧家用物品(旧玩具、旧家具……)以及代表了废墟意象的非物质材料共同建构了一个萦绕过去与当下、传统与现代、记忆与忘却的虚构“建筑”,或者说,一种在内外空间延伸的共时性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