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回溯与重塑——18位艺术家的实践与并置”在榕异美术馆开幕。参展艺术家们相识多年,因为疫情推迟至年底的展览,也融入了他们对这一年的生活感受。
谈及展览名“回溯与重塑”,策展人之一的王欣认为,每一次艺术创作可以解读为一次“重溯”的历程,在艺术实践中,总是会有意无意地透露出站在“现在”的艺术家与他过去历史的或明或晦的连接。“艺术家始终是自己作品的第一位塑造者、阐释者。同时,艺术家亦无法摆脱人类艺术史对他生长与实践的影响。向艺术史的上游回溯,将经典作品解构,甚而掺入个人元素的重构,也是一种以个体实践来完成对人类艺术历史的重溯。”
以创作,抒发情绪、回溯生活
展览首件作品来自“德尔塔小组”,乍看像是依托于希腊古典雕塑的算法图像,细看却是布上丙烯作品,千万线条构成了虚幻的、带有晃动感的图像。德尔塔小组由上海交通大学艺术与设计方向的三位教师段滨、刘小凯、张帆组成。因为疫情,他们同时被封控在了学校。这让他们可以从早到晚一起讨论和工作,也让这组作品在表达观念之余,有了“传统艺术”在缓慢的时间中制作的影子。
“德尔塔小组”的红色作品与张德群的绿色植物系列形成一种强烈的色彩反差。张德群目前在上海一家美术馆供职,展览中的绿色植物系列,取材于其工作岗位空间的正前方户外的那片方寸天地,最初诞生于疫情值班期间的写生。工艺美校教师袁滨的作品也来自疫情期间的学校,在没有足够的绘画工具的情况下,他直接在画板上、以油画和色粉两种材料完成。
上海理工大学教师钱嵘的作品“法国画家作品的引用”“读书笔记”“望江台”等系列也作于2022年春天,“望江台”画了住所窗外的风景,是对流经这座城市的黄浦江的凝视。“读书笔记”则偏向于人文情怀。三个系列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记录着居家生活。
展览中也有一些作品,以微小的方式呈现宏观的视野。现任职于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赵志文以“发生”系列回应现实的事件,他用报纸或杂志的新闻图片为蓝本,进行绘画方式的“记录”,以此凝固正在发生的历史。汤曙的作品《小圆满》同样聚焦图像,他将新闻、旧闻和纪录图像,以及自己拍摄的照片绘制在直径15厘米的圆形木块上。这个系列从2018年延续至今,它不是宏大叙事,它更像日记或周记。
以艺术记录生活的日常
在展览中,有4位女性艺术家赵爱华、王净、王伊楚、陆煜炜。赵爱华的 “照见”系列是从疫情开始至今个人心路旅程的记录,目前已完成50多幅。此次展出了16幅。画中之人是画家自己,她或平静,或忧伤,或树上散步,或静观日落……
赵爱华,《一曲微茫》,综合材料,2021-2022
王净的“日常”是女儿成长的缩影,她在广告单、杂志页上的信手涂鸦画下女儿生活的瞬间。“识字卡”系列则是艺术家与女儿共同完成的。这件作品本身就一张张巨大的识字卡,文字部分由女儿完成。虽然这些图片与文字的关联,看起来既真实又可笑,既正确又悖论,但就当事人而言,通过画识字卡的过程来消解母女至今因辅导作业而起的矛盾,也通过绘画合作的过程,尝试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和兴趣。
王伊楚的作品看似冷淡、静谧,其实暗含一种对忧郁情绪挥霍不去之后的不耐烦和厌倦。她也正如所有抽象艺术家所作出的努力,把艺术从审美中还原为物质实践。陆煜炜以透明亚克力板与布面分层涂绘的方式暗示某种印象式的、不清晰的、不完整的、不确定的心理关系。
以雕塑家身份示人的袁侃,在此次展览中拿出了雕塑和绘画两种媒介的作品,他极具抽象性的绘画,将观者带入他的宇宙中,他画中的笔触、肌理带着“冲击力”与“个性化”的生命力,也在狂野和安静之间寻求平衡。
顾振华、罗威、张勇的作品看似表达的是蜻蜓、孑孓(蚊子的幼虫)、自然生物,而实质上是借物之形表达观念。徐国峰的“废弃塑料玩具”系列亦是以玩具被简单的使用的丢弃,表达人类(从儿童时期就具有的欲望)推动了社会的经济发展,但又产生了极大的公共问题。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师蒋崇无此次展出的作品《明夷*六策》是三年前开始的《明夷》系列创作的延续,采用对现成品的改造、挪用和物象重塑的手法,试图呈现出对现实疑惑、未知、策略、方法之间交错的复杂感受。
谈及此次展览,另一位策展人施瀚涛感到了“为展览而展览”的纯粹。“本来我觉得策展艺术家多在高校任教或体制内工作,作品会比较严肃,但他们拿出的作品却是真实面对自己生活的、放松的、融入感情的、流露情绪的。”“他们也没有涉及太多的其他身份,只是作为艺术家,以作品交流的方式聚会。”
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