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有福之州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文化 > 正文

哥大中国教育研究中心举办国际教育研讨会

2023-12-12 10:43 侨报网综合  -  378216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教育研究中心8日举办国际研讨会,纪念该院历史上著名的国际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成立百年,来自中美加等地的近30位学者出席。当天研讨会主题为“文化教育交流促进共同利益”(Cross-Fertilization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for the Common Good)。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黄屏、哥大教育学院教务长Kerry Ann O’meara等致开幕辞。哥大教育学院院长Thomas Bailey、北京大学前校务委员会主任闵维方、华美协进社社长葛晓初等做主旨发言。

黄屏总领事在致辞中表示,上个月,习近平主席与拜登总统在旧金山举行元首会晤,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发表演讲中指出,中美关系的根基是由人民浇筑的,中美关系的大门是由人民打开的,中美关系的故事是由人民书写的,中美关系的未来是由人民创造的,人文交流正是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五大支柱之一。经过70多年发展,中国已建成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拥有3000余所高等学府,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655万,毛入学率达到59.6%,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4年。多年来,中美高校间开展了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涌现出上海纽约大学、天津茱莉亚学院、温州肯恩大学等典范中美合作办学机构。

黄屏进而提到,哥伦比亚大学与中国的交流绵延百年。郭秉文、张伯苓、陶行知等一大批中国当代知名教育家都曾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深造,他们将毕生所学同中国国情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是中国教育制度奠基与改革的先行者。进入新世纪,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依托中国教育研究中心等机构,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教育界在学术科研和人员往来方面的互动交流,积极引领带动中美教育合作。

他还就中美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前景提出三点倡议:一是进一步加强交流,以务实合作夯实中美民意基础;二是以两国续签《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为契机,聚焦食品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等共同关切开展高水平科研合作,共同应对重大风险挑战;三是扩大双方人员往来,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交流,积极落实中方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倡议,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理解互信。

出席当天论坛的人士还包括北师大著名教授——现年94岁高龄的顾明远、哥大教育经济学教授Henry Levin、多伦多大学教育学教授Ruth Hayhoe、西安大略大学教授李军、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哥大教育学院人类学教授Herve Varenne、华美协进社教育项目负责人廖申展和人文学会主席何勇博士等等。

据中国教育研究中心项目主任陈若浩表示,此次论坛是由中心执行主任程贺南教授带领多名志愿者耗时三个多月筹备组织,邀请了来自中美加三地的26位学者教授,包括清华、北大、北师大和浙大的多位教授,专程赶来纽约参会,目的是通过论坛和交流,更好地弘扬孟禄教授(Pual Monroe)当年创立的国际研究所的精神遗产——该研究所当年也培养了多位中国教育界的先驱;希望大家以国际研究所为楷模,更好地推动国际教育交流。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华人博物馆《五感邂逅唐人街》展开幕
下一篇:海洋音乐基金会举办新乐季第三场演出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