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闽东之光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文化 > 正文

12国华裔大学生在皖热议“AI与跨文化交流”

2025-08-07 10:22 中国新闻网  -  456870

  “小时候餐厅都靠服务员,如今机器人也能精准上菜。翻译器可以帮助语言不通的同学跨越沟通障碍。”来自西班牙马拉加大学的项吴博豪6日在合肥分享中国科技发展感受时说。

  当天,“徽风探源——2025华裔大学生中国文化体验营”开营仪式在安徽合肥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12个国家的32位华裔大学生开启为期十天的科技文化探访之旅。

  你眼中的中国科技发展如何?“AI(人工智能)时代”让跨文化交流更简单还是更难?开营仪式结束后,华裔大学生与当地大学生进行了一场科技与文化的“头脑风暴”。

 
 

  “科技让跨文化交流更方便”成为多数学生的共识。来自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的崔正弘感叹,在中国“一部手机走天下”,扫码支付、外卖和快递的效率很高,像穿越到未来。美国华盛顿大学的高以洋则笑称:“中国高铁像瞬移。”

  但“AI让跨文化交流更困难”的担忧同样被摆上桌面。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吴方正看来,AI让视频内容真假难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卫涵希提醒说:“过度依赖AI翻译会削弱人与人的直接交流能力。”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郑轩强调,跨文化理解必须“线下沉浸”,AI只能做工具,不能代替心跳与体温。

  广西的生榨米粉、福建的福鼎肉片......讨论中,“故乡味道”成为最柔软的跨文化交流载体。学生们一致认为,AI可以翻译语言,但翻译不了味蕾记忆;科技能缩短地理距离,却需用心缩短心理距离。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秘书长于晓表示,华裔大学生具有较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希望大家能借此机会更直观地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理解中华文明,体验中国的发展成就。

  本次活动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安徽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办,安徽省中华文化学院承办。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30位欧洲华裔青少年齐聚浙江 开启科技与文化之旅
下一篇:印尼东努省公务人员首届汉语培训班开班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