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文化 > 正文

马识途“甲骨文笔记”有望年内面世:为中华古文字延续生命

2021-03-24 14:09  中新社   - 

“这次解读的字更全面、更准确,可以把之前的全部替换了。”日前,在107岁的文学巨匠马识途家中,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黄立新接过一个印有“百年巨匠”烫金大字的大红色笔记本,这本甲骨文笔记本里写满了马识途对书稿的最新修改意见。马识途(右)与黄立新(左)讨论书稿。四川省人民出版社供图

马识途(右)与黄立新(左)讨论书稿。四川省人民出版社供图

马识途首部有关甲骨文的著作《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有望年内面世。据了解,该著作回忆了马识途当年在西南联合大学求学时,罗常培、唐兰、陈梦家、王力、闻一多等先生讲授的语言文字学,尤其回忆了唐兰先生的甲骨文研究精髓,同时记录了马识途当年的部分甲骨文研究,以及他现在对甲骨文做的形训注解,以此向西南联合大学以及语言文字学大师们致敬。
 
自1月22日把书稿交给四川人民出版社以来,马识途又重新阅读了现今市面上几乎所有甲骨文专著,并对甲骨文从头至尾进行了详细梳理和解读。“马老107岁高龄,博闻强记,思维敏捷,精益求精,完全靠回忆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又写了如此多的内容,实属罕见,难得难得。”见到笔记本上批注之细致、解读之全面,黄立新忍不住赞叹。
 
“七十几年过去了,竟没有一个朋友知道我曾在西南联合大学学习和研究过甲骨文。我现在才把我和甲骨文这段因缘告诉我的朋友。”在《我和甲骨文》的自序中,马识途这样写道。
 
1945年,马识途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求学期间,马识途选修了文字学大家唐兰教授所开的说文解字及甲骨文研究两门课程和陈梦家教授所开的金文(铜器铭文)课程,颇有心得。
 
读书同时,马识途在西南联合大学参与地下党工作。大学毕业后,服从组织安排、调离昆明的马识途只得放弃在大学期间的学术研究,并将所有相关笔记文稿付之一炬。后来,马识途在党政群单位任领导职务近七十年,由于忙于工作,逐渐与甲骨文“绝缘”。
 
2019年11月,甲骨文12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提出在大中学生中科普甲骨文,“我一见报道,兴奋无已,欲图效力。”马识途在自序中写道。马识途在家中。四川省人民出版社供图

马识途在家中。四川省人民出版社供图

据马识途的女儿马万梅介绍,离休后,马识途在文学创作的闲暇时,开始撰写“甲骨文拾忆”,尤其是封笔之作《夜谭续记》2017年完稿后,103岁的马识途全身心投入关于甲骨文、金文的古文字研究,写出拾忆两卷。中间,马识途曾因两三次住院而中断过创作,但即使生病住院,他也一直把这部甲骨文书稿记挂在心。
 
“每天都有读者打电话或者发微信询问马老这部甲骨文大作什么时间出版,市场非常期待这部新书。”四川人民出版社编辑蔡林君是本书的责任编辑,她表示,《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并不艰深难懂,是一部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的甲骨文著作。“马老文笔流畅,文字精炼,语言诙谐幽默,娓娓道来,生动鲜活地还原了西南联合大学课堂,再现了大师们当年的风采。”
 
“马老作为甲骨文研究者,不仅将唐兰先生等对甲骨文研究的观点和成果记录下来,而且做了相应的甲骨文研究和训字补充,故此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宝贵的甲骨文研究资料。”黄立新说。
 
(原题为《107岁马识途“甲骨文笔记”有望年内面世:为中华古文字“延续生命”》)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河南再现春秋戎人墓葬群 葬俗较统一
下一篇:相隔千里文物频“撞脸” 三星堆与二里头的“一线牵”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