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权委员会日前发布报告,揭示疫情前后全美反亚裔仇恨犯罪激增,案件数字触目惊心。但由于各地对仇恨犯罪界定不一、很多案件达不到报案标准、受害者存在语言障碍、缺乏全面数据等原因,真实发生的仇亚事件数量很可能被极大低估。
疫情爆发初期,纽约反亚裔仇恨犯罪数量激增。根据纽约市警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市报告了27起仇亚事件,2021年突然飙升到131起。相比之下,2019年仅报告了1起反亚裔仇恨事件。
而在美国民权委员会(United States Commission on Civil Rights,USCCR)长达510页的《美国联邦政府对反亚裔种族主义的回应》(The Federal Response to Anti-Asian Racism)报告中更指出,这些数字极有可能被低估,因为报案因受到各种障碍影响而不足,其中便包括受害亚裔对司法系统的不信任。
例如,报告援引了纽约亚裔律师协会的一项分析调查,发现2021年前三季度纽约市的233起反亚裔仇恨犯罪中,只有7起事件“导致仇恨犯罪被定罪”。“一些亚裔纽约人没有向警方报告这些事件,他们不相信他们的担忧会得到妥善解决,因为这些事件发生后缺乏仇恨犯罪指控、起诉和定罪,”该报告指出。
报告中列举了仇亚报案数量被低估的可能原因。比如:语言障碍,能流利说亚洲语言的警力不足,而受害者由于英语水平有限难以获得服务;很多针对亚裔的暴力事件可能未达到法律层面的犯罪表彰,比如吐口水、种族诽谤等就不会被计入官方数字;对仇恨犯罪进行起诉很困难,缺乏统一的法律标准;各地拨款和资源差距较大;打击仇恨犯罪缺乏适当的绩效考评基准等等。
民权委员会的报告详细描述了美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反亚裔偏见,这不仅是新冠疫情和特朗普“中国病毒”、“功夫流感”等字眼造成的影响,更有其历史渊源,可上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黄祸论”,当时这种言论就宣扬了亚裔是“不诚实的、病态的入侵者”的偏见。
报告的结论是,如果不采取一致行动,亚裔社区将继续对执法与司法系统缺乏信心。报告敦促警察部门增加资源,雇用更多会说亚洲语言的警官,对应急人员进行更多关于仇恨犯罪的培训,并更积极地起诉仇恨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