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移民 > 留学 > 正文

去大热的新加坡上学可行吗?3年陪读后,她写下这份攻略

2022-06-02 15:46   美国新闻网   - 

最近刷屏的各大财经博主都在说,疫情后第一个「躺赢」的国家出现了——不是越南不是美国,而是新加坡。
 
图片

■公众号「高净值TIMES」统计了上周亚洲各城市航班数,新加坡国际航班最多,承接了大量人才、外企以及业务。

 
被关在家网课了几个月的家长们,也纷纷把目光投向了爆火的新加坡低龄留学,原因也简单:
 
费用没有欧美贵,离得近,政局稳定安全、华人多语言通,「中西合璧」教育质量高,出行便利,陪读签证方便等。
 
另一方面,新加坡还有过早分流的教育体系、在反思中蹒跚前行的双语教育、疫情后日益飞涨的物价,面积与北京上海一个区差不多大的城邦国家内部的文化差异……
图片
■新加坡分流的教育体系,图片来自新加坡眼。
 
去新加坡低龄留学,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呢?
 
我们请来了带两个孩子在新加坡读了3年属的妈妈,并结合自己的思考,聊一聊真心话。
 
 
 
图片 
房租一下涨了一两万!
 
我家是因工作调动,在疫情前搬来了新加坡。长期一个地方生活,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到底要花多少钱?
 
新加坡物价不低,曾被《经济学人》列为与巴黎并列的生活成本第二高的城市。
 
对于外国人来说,支出的大头先是学费。
 
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分为政府学校、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类似国内的公立、民办和国际学校,外国人都能读。
 
图片
■图片来自新加坡德威官网
 
政府学校最便宜,国际学校最贵。像国际学校新加坡德威的学费在17万到22万之间,但跟国内比还是便宜的,国内德威都是30万起。
 
最热门的学校之一UWC学费在人民币15万到20万之间,比国内一些双语学校的费用要便宜。
 
如果不读国际学校,选择政府学校或私立学校,则支出就更低了,最低几百新币就能享受双语教育。
图片
■图片来自新加坡UWC官网
 
另一必要开支大头是住房。
 
新加坡的房子分为组屋、公寓和排屋(别墅)。很多人过来会选择租公寓,小区都有游泳池,网球场,保安,环境好,生活和遛娃都方便。
 
租公寓的话,在市中心地区租个70平米的两室差不多要三万多,非市中心的地方也要两万,一居室的话差不多在3000新币,也就是一万二左右。也有家庭孩子多,会选择租别墅,价格看地段,一些价格跟公寓也差不多。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疫情后房租涨得非常快,我听说周边房价一下一个月就涨了两三千新币,也就是一涨就是一两万。现在新加坡已经全境开放了,估计会有越来越多家庭过来,那么租金可能会更高。
 
要买房的话,外国人的印花税也涨到30%了,也就是说,买套1000万的房子,要交300万的税……
 
买车的话,新加坡非常鼓励公共交通出行,车牌也很贵,现在拍个车牌差不多是50万左右,税也涨到了18%,买车的成本比国内贵三倍。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还有一笔必要的开支是医疗保险。
 
新闻报道过一对欧洲夫妻来新加坡旅行却早产了,欠了医院20多万新币人民币近百万,靠众筹才离境。
 
举个例子,如果去看私立儿科医生,第一次挂号费就要人民币1000元左右,再加上药费,住院费就更加贵了。我们刚来还没来得及买医疗保险时,孩子吃坏了肚子住了两三晚医院,差不多花了7000多新元,人民币3万多。
 
 
「划算」的是住家阿姨。经验不足的住家菲佣加上税差不多4000多(不含中介费),有经验的6000多人民币以内也能搞定,分担家务,接送小孩等,帮了大忙。
 
整体来说,消费丰俭由人,少则一年十几万也能搞定,多则上百万。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新加坡的自然环境非常好,城市仿佛坐落在一座大花园中。

 
 
图片
来新加坡上学
 
新加坡低龄留学越发热门的原因,第一大原因就是教育。
 
在2018年全球的PISA测试中,新加坡仅次于中国,排在第二。而在2009年、2012年和2015的测试中,新加坡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等各项测试中,一直位列世界第一。
 
图片
 
新加坡教育体系有三大特点。
 
其一是大家熟知的分流早。
 
政府学校体系里,三年级就有挑选天才学生的GEP考试,六年级就进行分流考试,被称作小六会考,学生会被分流到直升通道、O水准、N水准等学校,进行分层教学,我觉得跟高考重要度差不多。
 
政府学校入学门槛不低,留给国际生的名额极其少,一年级不招收国际学生,二年级后可以通过AEIS考试申请入学,规定需要留一级。
 
小朋友压力不小,在PISA测试中,新加坡与中国名列全球学习时长最多的两个国家,这边好多孩子都戴着眼镜。
 
部分妈妈的鸡娃程度跟海淀妈妈有得一比。

 

 
其二是双语教育。
 
如经过几十年探索的双语教育。李光耀先生在《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的双语之路》里详细回溯了几十年的双语教育改革之路,目前政府学校以英文为主,母语为辅,部分学校开设了浸润式的双文化课程。

 

国际学校里对母语也很重视。
 
我们从幼儿园起上的就是浸润式双语课程,一个中文班主任一个外教班主任,小学低年级进的是中文母语班,中文课一个礼拜4次,一次差不多1小时,一周外面再补一次。小学高年级一周上5次。
 
关于上课教材,有家长在建议学校直接教人教版。
 
「中西合璧」也体现在数学上。
 
我听过专家说用英文教的数学,不仅有国内的应试教育的扎实,也有西方推崇的分层引导和启发式教学。我不是行家不乱说,感兴趣可以去搜搜。
 
图片
■新加坡从小学到大学的数学分层。
 
其三就是文化的多元。
 
新加坡是个多民族多种族的国家,种族以华人、马来人、印度裔为主,有四种官方语言。地理位置又很关键,中西文化中间之地,大量外企设点,外国人比例很高。
 
我们读的国际学校就有100多个国籍的学生,一个班22个人,大概只有3个中国孩子。
 
当然,与任何华人多的地方一样,学术抓得紧,小朋友上课外补习班很多。
 
就以中文为例,这边有一对清华毕业的华裔开的机构很火,原本是自己为了给孩子找中文老师创办的,邀请国内老师在线一对一,一个小时200多人民币,教材人教版,沪教版都有。
 
对了,学而思也在新加坡开了校区,奥数、学科培训都有。国内减负后,可能来华人多的地方开培训机构的人会越来越多。
 
这么火证明需求确实旺盛。我心态也比较简单,希望孩子不要与国内小朋友脱节,哪怕了解下国内在学什么也蛮好的。
 
新加坡五百多万的人口,仅从比例来看,每年升入名校学生不少的。很多优秀学生会选择在新加坡本地大学就读。
 
以牛津大学为例,2019-2021年数据显示牛津在国内录取了459人,新加坡193人,录取率来看国内7.7%,低于新加坡11%。
 
但不管在哪儿,金字塔尖的竞争总归是非常激烈的。除了国际学校外,政府学校如英中,还有高中从国内考过来的孩子竞争力非常强。
图片
■图片来自牛津大学官网。下拉文末领取牛津报告。
 
 
图片
走不走就是围城
 
如果不想过早进入升学赛道,大家可以考虑选择国际学校。
 
坡国目前有三十几所国际学校,目前没有权威的国际学校排名,一般就从招生热门程度给学校划分梯队,英系、美系、IB体系都有。
 
图片
■新加坡国际学校列表,图片来自学翼国际CN。
 
几所热门如德威、UWC、美国学校和东林信托等我都去参观过。
 
一家之言,英式学校如德威、北伦敦、东林信托对于学术抓得特别严格,一年级就有学除法的。德威校长是从上海过来的,中文抓得很严,挺受华人欢迎。
 
美式学校在低龄阶段比较关注孩子的性格,也更自由一些。我家上的是这类学校,没有教材,进度比较正常,老师对孩子夸得多,会依据性格与家长商量进行针对性指导。
 
超热门学校学位紧张,录取门槛也高。择校还是看家长的教育理念,不一定最热门的就最适合自己。
 
图片
图片
■新加坡面积与上海浦东新区对比,岛国文化差异比较大,谷雨全球升学规划会详细聊一聊。
 
来新加坡读书签证也很便捷,无需办理门槛高昂的投资移民,3-16岁孩子拿到学校录取信和相关材料,银行存款15万以上家长可以办理陪读签证。
 
新加坡的陪读签只发给女性。
 
只有妈妈、外婆和奶奶能申请,爸爸不能申请陪读签,只能以旅游签或工作签等入境。
 
疫情前很多爸爸两地飞,目前国内出行不方便,有的孩子一年多都没见到爸爸了,如果不是全家一起出来,一定要三思。
 
提醒下,有家长会直接换国籍,新加坡公民小学阶段不能读国际学校,中学后就可以。家有男孩的话,新加坡公民成人后必须服两年的兵役。
 
这几年,我们新加坡过得挺适应的,没有语言障碍,生活便捷,遛娃方便,内卷由人,公园多生态好,自然教育等活动也非常多。
 
我在国内上班一堵就两小时,现在去哪儿30分钟左右就行了,非常方便,时间充裕后一天可以安排做好几件事,心态也放松了许多。
 
很多人大学毕业后就留在这里,过得也不错,没有国内一线城市那么”卷“。
 
在国外生活的人都知道,出不出来就是个围城。
 
一直生活在热带,我偶尔也怀念北京开个车就能去看长城看草原看湿地看枫叶、体验四季变迁的时候。

 

 
现在,很多国内朋友因为疫情网课太久想出来,我却时常担忧开放政策下孩子一旦被感染怎么办?身边很多朋友家都阳性了,我担心我能承担起未知的后遗症代价吗?
 
我胆小,这两年几乎没出去聚过餐。
 
就像在国内补新加坡数学,在新加坡上人教版语文一样,任何教育路都不是完美的,从没有什么最好选择,只有下定决心后,笃定地只往前看的人生体验。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艺术院校太水?花200w去读到底是否值得?
下一篇:留学申请中的文书准备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