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大学。东方IC 资料图
美国布朗大学理事机构日前投票通过一项新规定,明确禁止基于种姓的歧视。根据该规定,布朗大学南亚裔或印度教师生的种姓身份将受该校反歧视政策的保护。
美国《国会山报》12月8日报道称,新规定发布后,种姓身份将作为“受保护的特征”,纳入布朗大学反歧视政策,同属“受保护的特征”还有种族、宗教、性别和性别认同。根据非政府组织“平权实验室”的说法,布朗大学是美国八所常春藤盟校中第一个明确规定禁止种姓歧视的高校。
“以前的规定不足以保护遭受种姓歧视的人,”布朗大学体制性公平和多样性办公室负责人西尔维亚·凯里·巴特勒(Sylvia Carey Butler)在新闻通告中表示,“但我们觉得有必要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明确表达我们对种姓平等的立场。”
种姓制度起源于古印度,是一种基于血统的社会等级制度,后来蔓延到其他南亚宗教群体中。在种姓制度下,低种姓和达利特人(旧称贱民)备受歧视压迫。尽管印度及其他南亚国家已明令禁止种姓制度和基于种姓的歧视,但社会生活中的歧视仍在所难免。
鉴于印度裔移民现已成为美国新移民的最主流群体之一,种姓偏见和歧视亦将成为美国社会的重要议题。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近年来,谷歌等聘用了大量南亚裔员工的美国科技公司曾一度陷入种姓歧视的丑闻中。该媒体采访的数位美国高校学生也表示自己曾在校园里因其种姓身份而遭受诽谤、人身攻击和群体孤立。
种姓歧视往往只在南亚裔群体内部存在,外人无从得知,因此,遭受种姓歧视的个体往往无从求助。而布朗大学的新规定旨在改变这种状况。根据该大学发表的声明,新规定“将使遭受种姓歧视的经历合法化,并建立举报类似事件的渠道”。
在布朗大学之前,已经有多所美国大学将种姓身份保护纳入反歧视机制中,如科尔比学院和布兰代斯大学等。加州州立大学系统也已在2022年1月制定相关规定,效力涉及其23所分校。
这一系列举措受到了美国达利特群体的欢迎,但也遭到了一些印度教组织的抵制。在加州州立大学禁止种姓歧视后,由印度裔美国人基金会(Hindu American Foundation)代表的两位教授对加州州立大学系统提起诉讼,声称该政策对印度裔群体及印度教教徒施加了不公平的“特别监督和管理”,并错误地将他们的宗教信条解读为“所谓的具有压迫性和歧视性的种姓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