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第2848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3k+ ·
·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前言
-
据估算,全球购买美国高等教育服务规模达到 395亿 美元,最大的“买家”来自中国、印度、韩国等。
-
特朗普上台后、特别是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持续近20年增长的中国留美学生人数第一次出现下降。
-
现在,美国各高校已经开始为中国生源减少,埋单。
代价
近20年来,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如此渴望在美国的高校获得深造的机会。在中国每年60万的留学生中,有近36万人的目的地是美国。
但现在虽然留学的需求还在,但美国那扇曾经敞开的大门却正在迅速关上。
| 美国国际学生生源分布,中国在近几年成为最大的留美学生群体
“三思”
2019年的暑假前夕,加州大学圣迭戈储能与转化实验室的孟颖教授告诫团队中的中国留学生,计划回国探亲之前最好三思,以免因为签证趋紧导致行程延误,影响学术研究。
以往,类似告诫通常是高校老师告知来自伊朗等穆斯林国家的留学生,因为特朗普签署的禁穆令将伊朗等国列入了制裁名单。
面向中国学生的告诫,十几年来还是第一次。
孟颖教授的团队有48人,来自6个国家,堪称“小联合国”,但这两年她体会最深的就是中国的留学生稳定性令人堪忧。
原本加州大学各分校区是吸引中国学生、学者最多的学校。
随着中美关系紧张,再加上反移民立场,无论是圣迭戈还是伯克利,加州大学多个分校已报告中国留学生和学者遇到签证延误、研究活动受联邦政府严格审查等情况。
孟颖教授也表示,有学生因为签证被审核,留在中国长达好几个月,“在过去,这种坏消息不会这么多。”
“保险”
伊利诺伊大学是位于美国中东部的知名公立学校,旗舰校区厄本纳-香槟校区的工程专业吸引着来自全球的国际学生。早在10年前,该校区以超过5000的国际学生数成为全美招收海外学生最多的学校之一。
近20年,中国学生的增长最为引人注目。想象一下,2000年,在伊大就读的中国学生还只有37人,到2017年已经上升到5500多人。其中20%的中国学生,主要集中在工程和经济学领域。
但这种高增长也开始刹车。2019年6月,伊大披露今年中国留学生减少了120人。
2017年6月,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被该校物理系研究生克里斯滕森(Brendt Christensen)残忍杀害,至今还在国内被高度关注。但伊大始终否认章莹颖案对学校录取有影响,认为政府的签证政策才是主因。
| 伊利诺伊大学常年占据美国招收国际学生TOP5
那么,伊大是如何应对生源减少的现实?主要是两手抓,一是到其他州争取生源,另外就是买保险。
2017年6月,伊大向英国保险巨头劳合社(LIoyd)购买了保险,以42.4万美元的保费,保障三年中如遇到签证或传染病导致国际生源降速达到18.5%或者来自中国学生的收益损失达到20%,该保险则将生效,保额为400万美元。
排外
在美国,学界人士认为特朗普政府限制国际学生,是其反移民政策的延伸,美国国内排外情绪日益上升。
2017年2月,一美国男子在堪萨斯州的澳莱斯(Olath)误将两名印度人当成伊朗人,高喊着“滚出我的国家”和“恐怖分子”,并对其扫射,导致其中一人死亡和两人受伤。
近两年随着中美关系紧张,在美的中国学生、学者甚至华裔学者虽未遭遇枪击等恶性仇恨事件,但不少人也反映,他们的签证、学术活动、商业合作的审查与限制明显增多。
今年6月,在佐治亚州的一次航空航天会议上,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教授埃拉·阿特金斯(Ella Atkins)就披露,一个华人科学家带领的团队正在申请联邦政府资助,为了保持优势,这位领队正在考虑辞去负责人职位,甚至考虑退出项目,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妨碍其他研究者。
面对日益抬头的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美国高校的招生官员敏锐地感到对招生的影响。
2017年末一项调查引发媒体关注,受访高校中有39%发现当年出现了国际留学生下滑的迹象;媒体没有公开的是,2017年各高校心照不宣地将申请期限延长了,而且大多数都将截止日延长到特朗普上台宣誓。
大门在关上
7月30日,在美国国务院的年度教育论坛上,国务院负责文化与教育事务的副国务卿玛利亚·劳伊思(Marie Royce)在发表讲话时表示,美国欢迎中国留学生。
这是自中美两国领导人大阪会晤以后,美国高官首次针对中国留学生问题表态。但很多与会的美高校代表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在劳伊思后面的讲话中依然是特朗普政府一贯地对中国留学生的怀疑及反移民立场。
与其说是欢迎,不如说是警告,这是与会代表共同的感受。
强硬的政策很容易在数字中得到印证。从2015-2016学年在美留学生突破100万之后,留学生数目连续两年下降,2017年跌去7%,锐减近20万。
| 留美学生自2016年、2017年之后持续下降,来源:美国国际教育机构
2018年,贸易战正式打响,美国国务院对来自机器人、航空航天、工程等高等所谓敏感领域的中国留学生的F1签证有效期从5年缩短至1年;更为惊心动魄的是,2018年10月,《金融时报》爆出白宫阁僚提出全面禁止中国学生签证,遭到其他官员及议员阻止。
2019年6月3日,中国教育部发布留学一号预警,罕见提到“签证收紧”等因素,当时秦圈的“巨浪系列”推出文章《我们还要去美国吗?》,面向有留学计划的人群推出了一个投票,针对未来五年是否将美国作为首要选择,“不会”的回答达到45%,而肯定回答则是31%。
有留学计划的学生和家长也开始意识到,美签日益严格、复杂的审查程序,已经将留学前途置于风险之中。
国际生源:作为高教贸易的商业模式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服务,是美国最重要的出口领域之一。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2017年的数据,近几年,国际学生购买教育服务的花费在394亿美元,而美国对外购买的教育服务费用才75亿;这一领域创造的工作岗位达到45万。
目前看,2014-2015学年是高教服务的高光时刻。这一年,在美国际学生突破一百万,比2000年初增加了85%。工程(21%)、商科(19%)以及计算机科学/数学(15%)是最受欢迎的三大专业门类。
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特别是公立大学早就将招收国际学生嵌入本校的商业模式,其背后,既有学术也有财务的原因。
补齐财务预算
高等教育是一个成本不断增加的产业。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高校面临运营成本不断增加、政府资助不断减少的现实困境。2008-2013年,除了怀俄明州和北达科他州的高等教育经费有所增加,其他各州政府资助平均降幅达到30%,最高的亚利桑那州减少了50.4%;赠与和捐款,也直线下降,让各高校财政雪上加霜。
高校一方面压缩设备、人员、教程等运营成本进行节流,另一方面则通过海外开办分校和国际生扩招积极开源。
国际学生全额给付学费,可以极大弥补公立学校的预算缺口。南加州的国际学生达到47000人,中国学生占到12%,1000名本科学生就为学校每年贡献5000万美元的学费收益。
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国际学生为该校贡献的经济收益达到4.75亿美元/年,并且支持当地7300多个工作。伊大还划拨部分国际学生的学费用来资助本州品学兼优的贫困生。
补齐生源
面对经济不景气,美国普通家庭开始怀疑高等教育的投资价值。更为糟糕的是,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美国适龄高中毕业生总人数呈下降趋势,这意味着本科生资源供应不足。
伊利诺伊大学的工程本科专业,十年前本州学生占90%,到2018年本州学生只占到60%。引入全额给付学费的国际学生,既能让学校自力更生,还能确保市场需求。
人才创新
相比于美国人购买海外高等教育的规模,国际学生的到来让美国校园更加多元化,对于学术研究而言,这种开放和多元是必不可少的。对中国留学生、创业者的签证收紧,已经有不少高校实验室开始担忧对科研进展的影响。
普渡机器人加速器(Purdue Robotics Accelerator)项目主管理查德·M·沃义尔斯(Richard M. Voyles)就说,美国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领域的研究严重依赖外国的申请者,他表示,找到可以取代的中国研究人员的合格申请者,是十分困难的。“找到一个申请我实验室的美国人都很困难。”
新的选择
高等教育出口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领域。今年5月,国际教育者协会(NAFSA)一份报告显示,一些国家的政治人士和高校正积极将自身打造成文化多元、对外友好的留学品牌。
2017年,申报加拿大大学的国际留学生增长了20%,同时加政府正在就加快签证审核、推进毕业后工作签证以及绿卡等政策优化。2018年,澳大利亚也开始推进类似H-1B(非移民工作签证)政策,结果该国国际学生录取率上升了15%。
虽然中国学生留学的需求持续在增长,无奈美国的大门却在逐渐关上,有的人选择观望,有的人作出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