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社常听说有些华人在买房时,因为账上金额不够,又不能直接把大量现金存入银行,就找人用自己手上的现金换取对方的支票,再把换回来的支票存入自己的银行账户。但往往被犯罪份子利用受害者的现金来源不明或涉及税收等无法解释清楚的问题,拿了受害人的现金却开出假支票。甚至还叫嚣着说“你去报案啊,我才不怕。”此类骗局在华人社区屡见不鲜,但还是有人不停地跳进这样的陷阱中。
本报读者仙蒂告诉记者,她来美国辛苦工作多年,辛辛苦苦攒下不少现金,最近想要买房子,但银行账户上的钱不够,刚好在微信群里看到郑某介绍说自己是装修公司的,可以帮忙开支票,仙蒂就加了郑某微信。口头协议用同等数额的现金换同等数额的支票,每1万元再额外支付郑某200元手续费。
仙蒂交了7万多现金给郑某,除去手续费外,拿到多张等额支票后存入银行,但三天后发现支票跳票,被银行告知存入的是假支票。
仙蒂的朋友之后加了郑某微信,约对方出来换支票,最后和仙蒂一起找到郑某家中,仙蒂要求对方归还自己交付的现金,郑某妻子则称自己在药房工作,郑某夫妇承诺会归还仙蒂的现金,让仙蒂给他们一点时间。仙蒂在拿到郑某和郑妻的电话号码,车牌号码,两人照片。还有郑某的身份证件等资料之后,心想郑某应该无法抵赖。但到约定时间再次上门讨要钱时,才发现已经人去楼空,郑某一家不知所踪。既打不通郑某电话,微信也被郑某拉黑,无法联络到郑某。
仙蒂在追查的过程中得知郑某已经用这种方式诈骗了多人,有人去找过郑某,但郑某态度嚣张,说报警也没用,警察根本就不管。仙蒂还听说郑某曾因从外州私运香烟到纽约被抓过,有被捕案底。最近有人在休斯顿见到郑某。
记者咨询了警方和检方相关人员,得到的答复是可以报案,但口头交易的取证会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