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有福之州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移民 > 生活 > 正文

骗子冒充银行发欺诈警报 华女险上当

2024-03-04 10:16 侨报网综合  -  218632

如今针对民众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且五花八门,甚至骗徒会冒充银行向民众发送其账户遭遇“欺诈警报”(Fraud Alert)。家住布碌仑宾臣墟区的陈女士就险些上当,她希望透过媒体让更多的人知道这种诈骗,以提高警惕小心被骗。

据家住布碌仑宾臣墟区24大道的陈女士讲述,之前她所使用的一个股票网站被骇,由此导致自己的电子信箱地址被泄露。她曾考虑过关闭该信箱,但因自己已使用多年,一旦关闭会失去很多联系,所以她改为经常更换密码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尽管如此,她经常会收到各种诈骗电邮,像冒充科技服务“极客小分队”(Geek Ssquad)的电邮,冒充快递公司说因其信息不全而无法投递的包裹,或冒称Walmart说她消费几百元等各种电邮。每次收到这些时她总是一笑置之,并在删除前使用服务商提供的”阻止发件人”(Block Sender)设置,来遏制这些诈骗电邮再发送过来。

但本周一(26日)她却收到了一封显示是她平时使用银行的电邮,上面有两个大大的”Fraud Alert”,她赶紧点开查看,发现该电邮的银行标志、颜色、格式、字体等和自己每天收到该银行的电邮一样。而她平日为了保护自己的账户和信用卡等,也确实使用了该银行提供的“欺诈警报”服务,以便自己能及时收到相关提醒,及时采取行动遏制诈骗,因此最初她认为这封电邮确实是来自银行。

据悉,该电邮说陈女士的银行借记卡(Debit Card)向WINN-DIXIE#15支付了$399.99元,若这笔消费不是她实施的,请点击下面的"保护帐户”(Secure Account)键,尽快取消。

 

冒充银行发送的账户遭遇“欺诈警报”的电邮。(陈女士提供)

 

陈女士说,当时她心里一惊,也有些紧张,以为自己的银行账户真的出了问题遭到欺诈。但就在她要点击附在该电邮下面的“Secure Account”键时转念一想,自己从来不用银行借记卡购物,信息不可能泄露。随后她马上登陆了银行账户查看,发现自己的账户里并没显示有这笔开支。

接着她又返回电邮,点开发信人电邮地址仅显示的两个大大的“Fraud Alert”字,电邮地址随之跳出,她一看根本不是银行的电邮地址。这时神经已松弛下来的她再仔细阅读,发现该电邮显示的银行账户最后两位数字也根本不对。

陈女士说,多亏自己脑子转了一下,先登录自己的银行账户查看一番,而不是在紧张下直接去点击那个“Secure Account”键,否则自己肯定要上当受骗了。

陈女士还希望公布自己的经历,让更多人了解,以便在收到这种冒充银行“欺诈警报”(Fraud Alert)电邮时知道如何处理并保持高度警惕,不要上当受骗。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为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提供优质支付服务
下一篇:八大道举办低收入可负担老人屋免费讲座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