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有福之州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移民 > 投资 > 正文

更多坏消息接踵而至!一场被忽视的经济风暴恐将袭击全球?

2023-07-05 10:03 华尔街见闻  -  94800

外媒表示,就在投资者认为可以放心地期待利率很快见顶的时候,更多的坏消息正接踵而至。

据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和澳大利亚气象局称,厄尔尼诺现象似乎已经卷土重来。它的出现通常会导致或加剧洪水、热浪、水资源短缺和野火,尤其是在南半球。这将损害农作物和基础设施,并造成通胀,从而给央行施加了收紧货币政策的压力。如果气候变化使此类事件变得更强烈且更频繁,供应冲击将不可避免。

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将打破记录。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表面温度比平均温度至少高出0.5摄氏度时,就会产生这种现象,从而减弱或逆转信风的流动。迄今为止最强的一次是在2016年,当时海面温度比平均水平高出2.6度。澳大利亚气象部门几周前透露,今年11月这一差距可能达到3.2摄氏度。

到目前为止,交易员关注的是一些最有可能受到影响的大宗商品。今年6月,大米期货达到了近15年来除疫情期间的峰值。印度、泰国和越南是三个最大的大米出口国,这三个国家今年已经经历了创纪录或接近创纪录的高温,而且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天气往往更干燥。

由于预料到水资源短缺,泰国当局今年5月要求农民只种植一种作物,而不是两种。越南已经处于干旱状态,这也影响了罗布斯塔咖啡树的产量。上周,罗布斯塔咖啡期货合约达到了自2008年推出以来的最高价格,今年以来已经上涨了60%。

有人认为,单一的厄尔尼诺现象似乎是可控的。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5年的计算,该现象可能在其发生后的一年内将石油价格推高近14%,将非燃料商品价格推高5%以上。

但IMF分析师得出的结论是,过去12个月,整体通胀增幅最大的国家仅为1%左右,而且仅限于巴西、印尼和墨西哥等少数几个风险敞口最大的国家。达特茅斯大学的研究人员今年延长了时间框架,并估计有记录以来第二强的厄尔尼诺现象——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在五年内对全球经济带来了5.7万亿美元(以2017年美元计)的损失。

自那以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世界变暖了。自IMF发表论文以来的8年,也是有记录以来世界最热的8年,尽管自2020年以来太平洋温度较低,导致厄尔尼诺的对立面拉尼娜现象出现。

一方面,全球变暖加剧了欧洲、中国、东南亚和美国部分地区的干旱,其中一些地区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还会恶化。另一方面,它为更严重的洪水创造了条件,因为它的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空气就能多容纳7%的水。这意味着,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带来湿润气候的地方受益的作物,比如目前因为缺少雨水而受到严重打击的美国大豆,现在面临着更大的被淹没的风险。

在拉尼娜现象期间,大洋洲感受到了一些影响。根据荷兰合作银行的数据,截至2022年9月的三个月里,澳大利亚连续第二年的洪灾导致食品通胀年化增长率达到9%,这是自200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在受到飓风袭击一个月后,新西兰的水果和蔬菜价格指数在3月份同比上涨了22%。2021年和2022年,暴雨和霜冻也使巴西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的咖啡减产,去年2月将期货价格推高至10年来的高点,同时刺激了罗布斯塔咖啡豆需求的增加。

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影响的天气对播种、种植和收获的直接影响并不是唯一的经济考虑因素。

基础设施也可能因此被破坏或摧毁。例如,去年年初,洪水冲走了向西澳大利亚运输食品的唯一一条长达30公里的铁路线。

另外,根据巴克莱的数据,糖期货在6月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近12年来的高点,因为人们担心,过高的湿度可能会使巴西甘蔗田遭受比2016年更严重的减产。但还有另一个原因,上一季度的收成令人失望,加上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水资源短缺的前景,促使全球第二大生产国印度实际上禁止了食糖出口,直到明年。

最近还有其他以国家粮食安全为幌子的保护主义例子。所有这些不确定性构成了潜在的供应冲击,仅在未来一年就有可能推高物价。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升温将使这些冲击更加普遍;世界气象组织在5月份宣布,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和厄尔尼诺现象的结合,未来五年将有98%的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时期。

外媒认为,在应对由疫情和俄乌冲突引起的通胀风暴困难重重之后,政策决策者们恐还将面临一场强大的新经济风暴。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外资增持境内债券维持较高规模,海外资本沽空人民币算盘破灭
下一篇:负电价现象在欧洲蔓延!光伏发电激增或是主因 新能源消纳有何解?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