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
3 月初,又有三家企业 IPO终止。
申报创业板的思索技术、申报深市主板的时代装饰以及申报沪市主板的昆仑联通接连在 3 月 1 日、3 月 2 日撤回了 IPO 申请。
截至目前(3 月 3 日晚),2024 年以来 IPO 终止数量已经达到了 58 家,占当前在审企业数量比例约9%(截至 3 月 3 日在审企业合计 644 家)。
回望2023年1 月 1 日至3 月 3 日,IPO 终止企业数量合计有72 家,但其中24 家为主板核准制下在审企业。去年2 月底,全面注册制改革拉开序幕,大量主板在审企业平移至交易所审核,但3 月 4 日平移截止日前,却有 15 家企业“缺席”,终止了次轮 IPO。
剔除去年同期主板核准制下终止企业,今年注册制下IPO 终止数量增长了近三成。
值得一提的是,春节以来,IPO 审核节奏似也有放缓。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沪深北交易所的上市委会议公告均停留在1月底,春节以来两周时间里,暂无一家在审企业上会。
而根据上市相关规则,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委会议审议通知会提前5日挂网,这也意味着,本周(3 月 4 日至 3 月8 日)也将没有企业上会安排。
北交所撤单率飙升
易董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终止 IPO 的企业数量合计为 58 家,其中北交所终止数量最多,达到 19 家,占比超过三成,创业板紧随其后,有 16 家,科创板、沪市主板和深市主板则分别有8 家、12家和3家。
自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提出“合理把握IPO与再融资节奏”、“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以来,沪深两市IPO 数量和融资规模有所放缓,但北交所受理量却明显增加,成为最受欢迎的上市板块。
2023 年 9 月以来,北交所新增受理企业合计73 家,而同期上交所、深交所的新增受理数量却仅为17 家、14 家。
“多家企业撤材料的现象是企业重新评估的结果,也有企业出现了合规不达标问题。每年一季度往往是撤单的高峰期,这与企业的年度计划、市场环境以及审核政策等因素有关。”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受访表示。
对于北交所撤单量有所增加,田利辉认为这或是偶然现象,但也和北交所的申请增多而审核严格密切相关。
从终止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数量最多,达到 11 家;其次是专用设备制造业,有8家;排名第三的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分别有 6 家企业终止。而上述行业也是资本市场分布最多的行业,往年均有较大规模的企业奔赴 IPO。
值得一提的是,终止的医药相关企业中,有两家为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上市的企业,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不对盈利做出要求。
自2022年以来,科创板“标准五”的隐形门槛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大量未盈利企业破发之后,监管层对于以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申报的企业审核更加谨慎。2023年,以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成功在A股上市的只有智翔金泰一家。
开年以来,爱科百发、捍宇医疗两家企业先后折戟,截至目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下在审企业仅 11 家。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认为,第五套标准本就不是普适的,是给明星项目留着的口子。大量所谓的符合第五套标准公司,其实还没发展到适合成为上市公司的阶段。
除此之外,涉及到“衣食住行”和农牧领域的企业终止IPO,也受到了市场广泛关注。开年以来,来自食品制造业的“认养一头牛”,彩妆护肤品企业“毛戈平”、纺织企业“箭鹿股份”、农药生产商“剑牌农化”以及英虎农机等终止 IPO 皆引发了市场热议。
中信建投 8 项目终止
从审核时间来看,58 家企业从受理到终止的平均用时为331 天,其中排队时间最短的思索技术,其 2023 年 12 月 28 日获受理,2024 年 3 月 2 日即终止审核,只经历了 65 天。
而排队较长的企业中,有两家排队超过1000 天,其中最长的菲鹏生物高达 1154 天,其早在2020年12月25 日申报获受理,2022年3月3 日获得发审会通过,但“提交注册”后迟迟未有进展,2024 年 2 月 2 日注册结果变更为“终止注册”,成为2024年首家终止注册的IPO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菲鹏生物是一家体外诊断公司。三年疫情期间,公司与新冠检测相关业务收入超过40亿元,但2023年以来,随着新冠检测需求大幅减少,公司预计整体经营业绩存在大幅下滑的风险。
2023 年全年,A 股市场无一家 IVD 企业成功上市,但期间却有 10 家公司终止 IPO。
排队时间同样超过千日的还有创业板IPO企业博菱电器。2021年4月29 日,博菱电器递表深交所,此后公司回复了三轮问询函,并多次更新财务数据。2022年11月,公司已经通过上市委会议,但始终未提交注册申请,今年2月21 日公司突然撤回了材料。
数据显示,博菱电器近年来业绩一直走低,2023年中期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公司的货币资金为2.22亿元。同期,其短期借款高达2.31亿元。也就是说,公司货币资金已经无法覆盖短期借款。
从保荐机构来看,58 家终止企业来自于 26 家保荐机构项目,其中中信建投项目数量最多,有 8 个项目今年终止;中信证券紧随其后,7 个项目终止;中金公司5 个项目终止,民生证券4 个项目终止;中原证券、开源证券、华泰联合则分别有 3 个项目终止,并列第五。
春节后0企业上会
值得一提的是,开年以来,IPO 审核节奏似继续放缓。
2024 年以来,深交所、上交所均无一家 IPO 企业新增受理,北交所也只受理了一家企业的 IPO 申请,受理日期为2024 年 1 月 8 日。
春节以来,除了终止IPO或注册生效之外,沪深交易所也鲜少再更新最新的审核状态。申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绿联科技, 2 月26 日更新状态为“提交注册”。
而关于问询、上会等审核内容则均停留在春节之前。
上交所除终止、注册生效以外的最新一条审核状态为2 月5日,申报在科创板上市的北京晶亦精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过会;深交所2月 6 日更新,深圳市科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获交易所首轮问询。
同期,沪深北交易所的上市委会议公告全停留在1月底,春节假期结束后已经进入第三周工作,但三大交易所均无一家企业上会安排。
在2月23日召开的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证监会系统坚持以投资者为本,从严审核拟上市企业,对违法违规、侵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严惩不贷,用监管的威慑力让企业不敢“带病闯关”,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企业上市后,财务真实性仍是日常监管的重中之重。
同时,其表示,在发行上市监管工作中,正在持续加强全链条把关,严审重罚财务造假、欺诈发行,也将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