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股动荡开局,投资者对人工智能相关交易的疑虑持续,与此同时,因美国史上最长政府停摆而延迟发布的大批经济数据将逐步亮相,随着美联储12月会议的临近,指标表现对货币政策走向影响的潜在扰动也在引发关注,因为市场风险偏好近期明显受到了外界对降息的定价冲击,而华尔街也再次出现了看空研报。
数据如何解读
目前投资者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股市抛售是否还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以及积压的经济数据在未来几天开始发布后,市场会如何解读这些数据?
“很难确认市场会对单个数据点赋予多大权重。”多伦多道明证券(TD Securities)美国利率策略主管戈德堡(Gennadiy Goldberg)表示,“市场参与者仍会关注这些数据,但可能会对其有所‘折价’,因为他们认为更新、更及时的数据即将发布。”
本周四,原定于10月3日发布的美国9月官方就业报告将率先出炉。不过,这份报告对市场的影响可能不如以往,原因在于11月非农就业数据定于12月5日发布,而这一时间点早于美联储12月9日至10日的政策会议。
在线经纪公司TradeNation全球市场策略主管拉塞尔(David Russell)认为,市场可能会以淡化积极趋势、更重视就业市场陷入困境的证据的方式解读数据。“无论数据结果如何,外界很可能都会给出负面解读,因为人们会说,美国经济依然疲软、就业市场增长缓慢,且通胀率仍高于目标水平。”
“市场已将诸多积极结果纳入定价,而部分乐观情绪有可能会继续消退,”拉塞尔分析称,“若没有人工智能或数据中心投资,美国经济或许已陷入衰退。若市场开始认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将放缓,那么早在数据证实经济走弱之前,市场就会将经济疲软这一预期纳入定价。”
截至第一财经记者发稿时,10月非农就业数据和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发布时间尚未确认。原定于11月13日发布的10月CPI数据因数据收集问题受阻。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高级经济顾问之一哈塞特(Kevin Hassett)表示,原定于11月7日发布的10月非农仍会发布,但报告中将不包含失业率数据。
美联储官员的最新表态让经济数据的表现更加微妙。过去两周,多位美联储官员发表鹰派言论,呼吁暂停降息,对物价的担忧重新盖过了就业市场。例如,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上周表示,通胀仍居高不下,警告额外的降息可能会加剧物价压力,但劳动力市场基本处于平衡状态。
本周美联储将发布最新会议纪要,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内部讨论细节无疑会成为焦点。货币市场定价显示,交易员预计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在50%左右摇摆不定。
BK资产管理公司(BK Asset Management)宏观策略师施罗斯伯格(Boris Schlossberg)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市场的氛围有点像美联储降息前的酝酿期,有理由但需要更多依据。这也是近期股市表现不佳的原因,投资者不喜欢不确定性,这也可能让数据的波动影响被放大,比如指标利好也许会被解读为不利于降息,而利空会被看作衰退前兆。从目前可以得到的数据看,通胀趋稳但高于目标,就业市场并未出现裂痕信号,进一步宽松似乎理由不足。
施罗斯伯格分析道,当这种不确定性被确认了,市场就会逐步企稳,这也许需要几个月的数据沉淀。对于明年的政策前景,他预计美联储大概率将降息3次累计75个基点。
华尔街再现警告声
上周四起美股开始了新一轮动荡,部分原因是市场对美联储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有所降温,估值担忧进一步冲击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权重科技板块。
普兰特莫兰财务顾问公司(Plante Moran Financial Advisors)首席投资官贝尔德(Jim Baird)表示,“关键问题在于这是一次性事件,还是市场情绪的转折点。目前,我们无法得出答案。此前,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催生了一种乐观情绪,我们也度过了一个总体积极的财报季,”贝尔德说,“现在投资者对短期前景以及推动市场走向的下一个催化剂充满疑问。与此同时,我们目前获取的经济数据十分有限,未来几周政府将发布的额外数据也存在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华尔街再次出现警告声。斯蒂菲尔(Stifel)首席市场策略师班尼斯特(Barry Bannister)周一表示,受美联储政策、估值过高等因素影响,标普500指数未来数月可能面临额外下行压力,预计将下跌5%左右,跌至约6350点。
班尼斯特表示,尽管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最终力度低于4月初初步公布时的预期,市场已不再将衰退风险纳入定价,但随着央行 “免费午餐式”的政策支持走向终结,当前市场预计将出现回调。“估值压力可能先于盈利预期下调出现。我们认为,经济风险持续存在,同时通胀率仍徘徊在3%附近,这些因素将成为政策转向的催化剂,进而导致美国市场流动性略有收紧。”
此外,尽管班尼斯特认为美联储将在明年经济放缓时采取应对措施,但他也指出,被动应对式政策的看涨效应远不及主动前瞻性政策,且要等到2026年6月的美联储会议,新一届美联储理事会成员才基本到位。
9月以来,市场频频出现对美股走势的警告声。摩根大通CEO戴蒙指出未来6至24个月内美国股市可能出现“显著回调”,主要风险包括地缘政治紧张、政策不确定性及AI估值泡沫。他特别提到人工智能相关股票的高估值可能引发类似19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的调整 。
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所罗门也表示,在人工智能热潮推动股市创下历史新高数年后,未来一两年内美股或将迎来一轮调整。“市场运行具有周期性。从历史来看,每当某项新技术出现显著突破、推动大量资本形成并催生众多新兴企业时,市场往往会先于其实际潜力走高……最终必然会有赢家和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