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移民 > 投资 > 正文

美债收益率再刷新高,分析师预计年中前还有一轮抛售潮

2021-03-31 18:50  第一财经   - 

3月30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再度刷新了一年多以来新高,这或使得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今年一季度录得自2016年第四季度以来最大季度升幅。

路透社对70位固收策略分析师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分析师预计美债在今年年中前还会遭受一轮抛售,美债收益率仍偏向上行风险,不过涨幅料将有限。

美债收益率不断攀升

本周二,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升至1.77%上方,刷新2020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美国5年期国债收益率当日也创下2020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一度触及0.94%。

今年伊始,10年期美债收益率约为0.90%左右,但今年前三个月内就几乎翻了一番。收益率上涨的背后是全球主要发达市场国债的“牛市终结”。涵盖全球发达市场政府债券的彭博巴克莱债务指数今年以来按总回报率计算也已下跌5%,终结了此前连续四个季度的上涨趋势。

美国政府即将宣布新一轮基建方案的消息,或进一步提升通胀预期,并令美债市场继续承压。

美媒报道称,拜登将于当地时间3月31日披露基建计划的细节,预计大约6500亿美元用于道路、桥梁、高速公路和港口的建设及翻修;4000亿美元用于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家庭护理,3000亿美元用作住房资金,3000亿美元用于美国制造业,还有数千亿美元的资金支持电网、实施全美范围内的高速宽带以及改造供水系统。

年中前或还将面临一轮抛售

在路透社3月18~25日对70位固收策略师的调研中,被问及的35位策略师中有34位都认为未来3个月美债市场可能面临新一轮抛售,其中4位更预计这是“非常可能”的。

同时,回答了关于美债收益率走势问题的46位策略师中的39位都指出,虽然近期出现上涨,美债收益率依旧处于历史低位,而接下来仍偏向上行风险。

不过,大部分受访者均预计美债收益率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并不大,在2021年内预计将上涨至最高1.9%左右。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的宏观策略主管格鲁特(Elwin de Groot)称:“美国经济增长前景的改善和通胀加剧暂时推高了美债收益率,但通胀压力可能只是短期的。”

东吴证券的研报分析称:“美元和美债同时上涨与全球经济复苏的逻辑并不相符。”近期,美元指数也不断走强,周二升破93,创下4个多月新高。

“美元是全球经济和市场的风险因子。从历史上看,美债、美元的同步显著上涨往往会造成新兴市场经济体和风险资产的压力上升,比较典型的是1980年初和1998至2002年的拉美债务危机,2018年全球经济放缓、风险资产下挫,最近土耳其和巴西被迫加息也是这一压力的体现。”东吴证券认为,“当美元和美债收益率一齐上涨时,往往美债收益率会先见顶回落。”基于此,其认为第二季度,美债收益率上涨动力将阶段性减弱,大概率陷入震荡,等待美联储6月进一步释放货币政策的明确信号。

正如其提及的,美联储后续会否干预以及如何干预,也是影响美债市场的其中一项关键因素。

在受访的策略师们看来,当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至2.25~2.50%时,也就是比目前点位再高50~75个基点时,美联储将干预债市,采取收益率曲线控制(YCC)这项政策工具。

“可能不一定是美债上升到某个特定水平会让美联储感到警觉,更重要的是美债收益率走势的步调。”荷兰国际集团(ING)的首席国际经济学家奈特利(James Knightley)表示,“如果美债收益率反映了经济基本面,那么美联储会很高兴,但如果他们觉得形势发展太快,则可能会促使他们采取行动控制收益率。”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俄土巴“被迫”加息,美国“执意”过热,新一轮资本暗战开打!
下一篇:苏伊士运河堵塞提振国际油价,但为何暴涨只是“昙花一现”?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