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移民 > 投资 > 正文

量价齐飞?3月亚洲制造业持续扩张却暗藏风险!成本攀升使业界为难

2021-04-03 17:40  国际金融报社   - 

亚洲制造业正在呈扩张态势。这一趋势通过近期亚洲多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已有呈现。

不过,在制造业回暖的同时,亚洲正在遭遇成本逐渐攀升的挑战。

多国PMI数据向好

中国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3月制造业PMI为51.9,较2月增长1.3个百分点。而调查样本更偏向于中小型出口企业的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在3月录得50.6,虽较2月有所放缓,但仍连续第11个月处于扩张态势。

IHS Markit数据显示,日本3月制造业PMI录得52.7,为2018年10月以来的最高位;韩国制造业PMI维持上月55.3的水平,依旧是近10年最高;印尼3月制造业PMI为53.2,比2月增加2.3。

伊斯坦布尔工业协会和IHSMarkit的调查数据显示,3月土耳其制造业PMI从51.7上涨至52.6,连续第10个月维持在50的门槛之上。

市场通常将PMI 50视为制造业的扩张和衰退的界限。而亚洲多国的PMI显示,亚洲制造业持续扩张。这样的扩张受益于国内需求的增强和国际出口升温。

据土耳其《每日早报》报道,由于新订单大量产生,3月土耳其的制造业生产活动增加,产量和就业也随之增长。

评级机构惠誉国际称,全球制造业的需求正在强劲复苏,反映了消费者对电子产品和其他耐用品的旺盛需求、私营部门投资的坚韧以及中国经济的恢复。

企业面临成本攀升风险

在制造业的旺盛需求和景气之下,一些风险也渐渐浮现。亚洲制造业供应链问题刚有所缓和,成本攀升又给相关生产企业带去巨大压力。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3月马来西亚制造业投入成本连续第10个月增加,主要原因是制造业所需原材料的普涨和运输费用的增长。

中国国家统计局3月发布数据显示,中国2月份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继续上涨,环比涨幅为0.8%,涨幅比1月回落0.2个百分点,同比涨幅为2.3%,比1月份扩大1.8个百分点。

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中,价格上涨的达25个,变化情况同1月份一致。

其中,受国际油价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最多,燃料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上涨合计影响PPI上涨约0.45个百分点。随着国内需求上升,加之国际金属类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涨,国内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价格上涨合计影响PPI上涨约0.24个百分点。

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游制造业者正承受原材料涨价压力,原材料涨价已经引发了一些连锁反应。

首先是制造业产出价格升高,这是由于生产商向客户转嫁了原材料的价格上涨。

其次,原料短缺和收货延迟导致制造业企业供应延迟,也使得产量得到抑制,订单积压。惠誉国际称,供应延迟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

据了解,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可能受国际需求拉动、价格刚性因素、上中下游原材料价格联动以及跟风炒作情绪等因素的叠加影响。

航运供需错位

据惠誉国际分析,全球航运和半导体市场的供应链瓶颈加剧了近期的通胀压力,放大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国际航运费用的上涨也给亚洲制造业企业带去了成本压力。

自去年11月以来,全球贸易加速恢复,加上受全球大流行影响的集装箱运输行业缺位,运输费用成本飙升,部分航线的集装箱船的租船费甚至涨了四倍。

尽管许多国家面对疫情时纷纷宣称要“优化”它们国际化的供应链,但是近期世界各地的集装箱码头和国际航线仍旧一片“繁忙”景象。这些繁忙的场景除了体现了真正旺盛的航运需求,还有不少因为供需不匹配导致的混乱。《纽约时报》甚至形容国际集装箱航运为“紊乱”“处于疫情风暴中心”。

无论是韩国、日本、印度,还是中国的电子产品,成规模地跨洋运输至美国靠的都是集装箱。《纽约时报》表示,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的港口堆满了空集装箱,而亚洲却呈现不一样的景象。

全球新冠病毒大流行导致的航运供需错位在多个方面影响了制造业的运输成本。

首先是托运人交货延迟风险增大。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刊文指出,在疫情之前,运输货物只需要提前10天预订,而如今的期限是之前的五倍,企业需要在50天之前预订。

其次是亚洲集装箱的紧俏限制了航运公司的业务量,抬升了运费。许多集装箱船被困在港口,无法卸货,也无法重新起航,其他大洲的空集装箱也难以运送回亚洲。

据全球集装箱龙头企业中集集团称,2020年1月至12月,20尺干货标准箱价格由1656美元上涨至2322美元。

据悉,中国占据了全球95%以上的集装箱产量。为了解决集装箱短缺问题,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已敦促相关生产企业提高集装箱产量。

与此同时,一些偶发因素更是使制造业原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雪上加霜”。此前苏伊士运河的堵塞引发连锁反应,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更是延续到运河复航后。

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承运公司马士基3月30日发布通知,决定数个市场将在近期内暂停接受透过网站下达的短期订单与短期合约。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空集装箱货柜的短缺。(记者 袁源 实习生 井立琛)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环球市场前瞻:假期后市场再迎通胀考验 美联储会议纪要即将来袭
下一篇:谁“杀死”了比尔?华尔街“史上最惨爆仓”冲击波影响几何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