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移民 > 投资 > 正文

IMF: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5.9%,警惕通胀上行风险

2021-10-13 08:48  第一财经   - 

10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下称报告)中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小幅下调0.1个百分点至5.9%,维持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4.9%不变。

在更新的全球经济展望预测中,IMF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8%,较7月预测值微幅下调0.1个百分点;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6%,较前预测值下调0.1个百分点。

IMF认为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但受疫情拖累复苏动力正在减弱,下行风险加剧。德尔塔病毒肆虐,新冠病例死亡总人数逼近500万,成为横在全面复苏道路上最大的障碍。与此同时,疫情多点暴发,殃及处于全球供应链关键环节的国家和地区,致使供应链紊乱长于此前预期,进一步抬高部分国家的通胀。

数据显示,目前发达经济体中完全接种疫苗者占总人口比例已达60%,部分人群甚至已开始接受加强剂注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低收入国家中仍有96%的人口没有接种疫苗。

IMF预计,发达国家经济体的总产出有望在2022年回归到疫情前水平,到2024年较疫情前水平高出0.9个百分点。与此相比,除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总产值到2024年或仍旧较疫情前水平低出5.5个百分点,并将严重影响上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IMF警告称,疫苗普及和政策支持上的巨大差距,导致各国间的经济增长前景呈现“危险背离”(dangerous divergence),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受创最重。与此同时,金融环境收紧、通胀预期锚定脱钩风险加剧,迫使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国家不得不在经济产出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仍继续加快回撤政策支持。

IMF大幅下调美经济增速预测

IMF全球经济增速预测(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受供应链紊乱影响,短期内发达经济体复苏增速受阻。IMF预计,2021年美国经济增速为6%,较前预测值大幅下调1个百分点;预计2022年美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2%,较前预测值上调0.3个百分点。

IMF预计,今明两年,欧元区经济体经济增速有望分别达到5.0%和4.3%;预计日本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有望分别达到2.4%和3.2%;预计英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6.8%和5.0%。

受德尔塔病毒肆虐的影响,IMF大幅下调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速预测,预计东盟五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2021年经济增速为2.9%,较7月预测值下修1.4个百分点,预计其2022年经济增速为5.8%,较前预测值下调0.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能源出口国经济复苏步伐。IMF预计,沙特阿拉伯今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2.8%,较前预测值上调0.4个百分点;预计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今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6.3%,较前预测值上调0.5个百分点。

通胀风险上行致货币政策谨慎

报告认为,一方面,疫情和气候等干扰因素对部分国家的制造业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积压需求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弹导致美国和德国等发达经济体通胀增速加快。

IMF预计,2021年发达经济体通胀率有望上升至2.8%,到2022年通胀率有望回落至2.3%。其中,预测美国通胀率在今明两年有望分别升至4.3%和3.5%。

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IMF预计,上述经济体2021年通胀恐上升至5.5%。

现阶段而言,通胀高企仍主要反映在疫情导致的供需错配和大宗商品价格的触底反弹,并有望在2022年逐渐消退。诚然,新冠疫情前途未卜、供应链紊乱持续时间未知,且通胀预期恐出现变化,导致通胀前景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在此情况下,货币政策制定可谓如履薄冰,在控制通胀和金融风险过剩的同时,仍继续支持经济复苏。IMF警告,虽然货币政策不应受到短期内暂时的通胀高企影响,但央行需要为通胀预期上涨的风险做好准备,与市场保持清晰沟通并迅速行动。

IMF警告,一旦疫情导致的供需错配持续时间过长,或疫情对供给产能造成打击坏于预期,都将导致更为持久的通胀高企,并迫使发达经济体不得不加快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

同时,受制于疫情导致的供应链短缺和服务业复苏较慢,在绝大多数国家中劳动力市场的复苏要远远落后于整体经济复苏。

IMF建议,政策制定者需要因应当地的疫情和经济形势量体裁衣,在争取达成可持续的充分就业目标的同时,确保政策框架的信誉度。

就货币政策而言,IMF建议,一旦出现通胀高企持续、就业率虽未达目标而通胀预期锚定脱钩风险加剧的情况,需加快收紧货币政策。上述情况下,为支持就业而等待过久,将动摇货币政策的信誉度。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美联储主席,危险了
下一篇:芯片荒搅动全球PC市场,Windows11能成为微软的大招吗?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