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溶洞图书馆入口处及“鸟窝书店”
2023年12月31日,在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板万村,一座建造于溶洞里的图书馆正式营业。贵州高原神奇的喀斯特地貌、悠久独特的布依族文化、象征着人类知识与智慧的图书馆……融合了这三个元素的溶洞图书馆一面世,就迅速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自开业以来,溶洞图书馆深受当地村民的喜爱,闻讯远道而来打卡的游客也络绎不绝。
溶洞图书馆由青年建筑师曹卿作为设计主创,曹卿、阳威、王文涛三位青年建筑师组成设计团队,民间公益组织“大山小爱”负责运营。作为设计主创,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师、挪威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哲学博士曹卿撰文介绍了这个项目的缘起与设计理念——
溶洞图书馆的缘起
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的建筑设计团队在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教授的带领下在板万村进行整体改造,溶洞图书馆是这个项目的延续和拓展。当时进行的传统村落实践已经确立了一个适应本地发展的框架体系,即延续乡村文化、加强遗产保护、发展乡村教育、激活公共空间以及提升生活质量。因此,无论是2022年的“生态博物馆”(图 1、2)、2023年的“大山市集”(图 3、4)以及2024年元旦正式营业的溶洞图书馆都是在这个思考框架内进行思考和实施的。
图 1:2022年8月,设计团队带领城市年轻人、本地村民、工匠以及本地公益组织在村里搭建了一个充满艺术特色的树屋——生态博物馆。设计及策划团队:曹卿、阳威、王文涛、何愉歆、魏子舜、大山小爱公益组织。(照片:曹卿)
图 2:这个小小的生态树屋能够成为乡村的生态信息索引室,让本村儿童还是游客更加了解聚落,能够让人们带着更多的好奇心和问题去探索整个聚落区域。(照片:曹卿)
图 3:2023年暑假,设计团队与一群志愿者通过在地实践,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建成一个完整的乡村市集项目。设计与搭建团队:曹卿、阳威、张子言、熊子建、何愉歆、魏子舜、周熙佩、朱天一、陈靖霖、何愉欢、李俊熹、张书绮、徐宁轩、黄泓瑜、章芸嘉以及村里的工匠。(照片:阳威)
图 4:“大山市集”是城市年轻人与乡村居民的共建;它是建筑师与乡村工匠的共建;它更是传统与现代的共建。交流、碰撞、启发、融合在这个“乡村市集”设计和搭建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和强化。城市年轻人能够在乡村寻找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路径,而乡村儿童和年轻人也能在艺术的启迪下,重新唤起对自己所居住村寨的兴趣,振兴日渐式微的村寨。(照片:谢羽婷)
建设契机及场地背景
项目最初的契机源于2016-2017年梦想改造家项目的实施,当时我们了解到“赶荒洞”的传说,这个神秘而吸引人的地方成为了项目的原生点(图 5)。从最初偏远难以到达的赶荒洞,到后来修建山路使其更加便捷,村民和游客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也与日俱增。
图 5:设计介入之前的“感荒洞”。(照片:曹卿)
“赶荒洞”这个名字根据当地布依族的发音而得。传说这里曾经住着一位穷苦何姓后生,他从小给当地李财主家当长工,因与李财主家女儿日久生情,便私奔到此洞隐居。根据村里老人回忆,古时遇到土匪侵扰时,全村老少都会躲到感荒洞躲避危险。随着社会的进步,村民不再需要它来躲避战乱。曾经的感荒洞现在已经成为村民口口相传故事中的角色。
作为板万村的制高点,溶洞地理位置优越,视野开阔。初期,我们曾有过多种可能的设想,比如博物馆、艺术馆、展厅、火锅店、特色民宿等。然而,在与运营方多次沟通和碰撞思维后,最终确定了图书馆的构想。这一设想既延续了公益组织在贵州支教核心内容中的图书馆概念,同时也成为了村民和游客的服务中心,可以提供休憩、阅读、就餐等多种功能。
设计概念:书山有路勤为径
在板万村落的核心区,板万梦想家小学的乡村图书馆为村里的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安静的阅读和学习的空间(图 6)。居民非常喜欢,乡村图书馆成为孩子们在周末和假期的学习场所。然而,随着本村居民对自习空间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常住“新村民”(新村民是指进入乡村并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充满活力、创造力的崭新力量。在板万村,包括帮助村落改善数字基础设施的数字码农、投身乡村教育的志愿者、热爱乡村的普通市民、热爱青山绿水的艺术家等)和游客对不同阅读环境的诉求,促使着在村落内新建一个容量更大、业态更丰富,既可以服务本村村民又能满足“新村民”与游客的图书馆。
图 6:公益机构在暑假招募志愿者在村里给乡村小学生传授知识。志愿者教师会经常组织小组活动,帮助孩子探索爱好和兴趣。照片摄于2021年8月2日。(照片:曹卿)
以“带着乡村的孩子们,一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宗旨,对图书馆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挖掘,对图书馆的社会空间与物理空间之间关联的探索,无疑为溶洞图书馆拓展了设计和运营的视野。喀斯特溶洞作为最重要的空间环境要素,能让阅读者在心理上产生进入“内部”的感受,可以让访客感受显著的内外差异。导致这种差异性的根源不仅在于溶洞的自然环境还在于“阅读文化”的内生性特质。
溶洞图书馆作为聚落“人文景观的最高处”,其场地的选择兼具“形胜与意胜”的特点。形胜,指溶洞图书馆选择“宁静致远”的峰峦叠翠之内,让人欣赏到心旷神怡的风景,以实现自然恬淡的心境。意胜,指溶洞图书馆是“书山有路勤为径”的文化之处。感荒洞开始作为教育场所重新进入村民的日常生活,由此成为聚落的文化中心之一。
设计主导与运营前置的结合
乡村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溶洞图书馆项目的构思、设计、施工和运营都是在这个思路下产生出来的。板万村现在有一批支援乡村教育的公益组织(“大山小爱”是专注于贵州山区教育服务的公益组织)以及从事乡村文旅的运营方。要确保项目的成功,设计团队必须与村委会、公益组织和运营方建立起有效的协调和合作机制。只有这样,项目才能推进,真正实现设计的愿景,帮助和促进图书馆在设计完工后能够顺利投入使用。
图 7:在推进设计和施工时,设计团队广谋从众,集思广益。图为设计团队与村委会、施工方和运营商在现场针对方案进行现场会议。从某种意义上讲,溶洞图书馆是不同参与者的共谋之果。(摄影:阳威)
建筑师的多种角色
在溶洞图书馆项目中,建筑师扮演了多重角色,既是设计方案的创作者,又是专业、高效的顾问,也充当着推动者、协商者,以满足本地居民和运营者的多样需求(图 7)。在乡村环境中,建筑师必须灵活调整工作方式,以适应聚落内生发展的能力,同时考虑乡村社区的具体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在乡村建设项目中建筑师需要在角色和方法上保持高度灵活性,确保能够最佳地满足当地需求和期望,促使社区真正受益于建筑的创新,而非仅仅是实施一项规划。这种以社区为中心的方法是溶洞图书馆建成以及未来运营成功的关键,也为未来类似项目提供了宝贵经验。
图 8:共识有时是在村中会餐时确定的。(照片:李笑笑)
考虑到项目的独特性和多方面的限制,设计团队在策划阶段就与运营方达成了共识(图 8)。设计团队采取分阶段分人次驻村的方式,每段时间为一周起,实行就地陪伴式的设计和建造。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解决了线上沟通的种种限制。在施工现场,设计师、运营方、建设方、监理等多方共同参与,共同协商解决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主要原则,由设计方主导来把控效果和设计的方向,建设方则优化施工的方法,而运营方和监理则合理控制造价和工程时间。这种协同合作的方式使得各方能够高效而顺畅地进行沟通,确保了项目的进展和质量(图 9)。现场的不确定性以及现场的感悟和启发成为设计很重要的一个决策来源,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非常感性的东西,设计才会变得生动、自然,比如稻田取景框、崖壁下的树下读书平台及关键平台。
图 9:设计师在与运营方在现场沟通。(照片:王文涛)
溶洞图书馆的空间规划与设计理念
板万溶洞图书馆项目包括洞内图书馆、室外无边水池、“鸟窝书店”(溶洞图书馆功能的延伸,兼具水吧、休憩、观景和打卡的功能)、崖壁观景平台以及岩石书屋。落成的建筑与景观具有围合向心的凝聚力,又和谐地融入在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喀斯特地貌山地静谧而又神秘的气质不容忽视,沉默地向访问者展示着它壮美的景色(图 10)。通过无界的方式自然联系起溶洞、开放式平台和书屋的场域,融合阅读、观景、休憩的一个文化场。
图 10:村民在建筑周围的耕地种植玉米、土豆、花生等农作物。整个场地充满村野之美及乡野之气。溶洞图书馆成为融于当地生态景观的文化构筑物。(照片:曹卿)
洞内图书馆:贵州自古有在溶洞内建民居的传统存在。喀斯特溶洞庇护了古时居民免遭自然灾害以及土匪侵扰,是板万原住民的栖息居所之一。某些岩洞成为绘画的殿堂、修行的道场、庇护的场所,洞穴的形象仿佛刻入了人类DNA。试想象,在一个自然溶洞腔体内嵌入一座图书馆,它会有何种乐趣以及神秘感?正如勒内·德勒兹所言人生就是一场遇见,人们在脱离非常现代化的都市,在偏远的山地聚落遇见一处原始的空间,会暂时抽离于周边环境;在溶洞空间中穿梭、遇见、互动、阅读,尽情体验这种既原始又现代的氛围空间(图 11)。板万溶洞图书馆不被定义一个传统的图书馆,而是一个可以让村民和游客可以阅读、交流、休憩和冥想的地方(图 12)。
图11:溶洞入口处曲线阅读台。(照片:曹卿)
图 12:村民在溶洞图书馆内阅读。(照片:曹卿)
设计师关注发生于乡村场景下的多样化的活动与节日,结合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并通过公共节日的再策划,吸引更多游客、创意人和建设者与在地居民良性互动,从而形成共创共生的局面。以文化创意和事件营造做引爆点,把现代元素注入乡村,这样就会裂变出一种全新的乡村享玩方式的样本。溶洞图书室就是一个发生器,它是一个腔体,它可以为很多有趣的事件服务,因此,它是多面的。它可以是真人图书馆的分享空间,可以是布依族时装秀的展场,可以是板万村民俗表演的场所,也可以是乡村图书节的举办之地,还可以是乡村艺术展的展示空间。它是一个展示空间也是分享空间(图 13)。
图 13:溶洞图书馆内部举办的跨年音乐会。(照片:曹卿)
已有的墙壁和岩石共同围合形成宽敞且机理丰富的空间,因此,建筑师团队将设计重点放在了在新建筑和原有条件之间建立起连续的对话上,尊重原始自然环境,尽量不对其进行直接的改变甚至破坏。基于以上认知,建筑师以简洁的结构和清晰的流线创造一个阅读和分享的空间(图 14、15、16、17)。创造出一个与山体融为一体的空间。读者在溶洞的不同高度里面或行、或坐、或观。溶洞内部没有那种人为的光滑,它充满着大自然的粗犷。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图书馆,这是被自然生态所赋予的(图 18)。
图 14:溶洞图书馆内多层书塔。(照片:曹卿)
图 15:多层书塔内的阅读空间。(照片:曹卿)
图 16:多层书塔内的听书空间。(照片:曹卿)
图17:溶洞图书馆内的多层圆形书塔。(照片:曹卿)
图 18:溶洞图书馆的冥想区,阅读者或游客可以在里面听到分享者的故事音频。(照片:曹卿)
溶洞入口处的水面景观:水体景观位于溶洞入口处。位于洞口的游客可以尽享270度的无敌山景,而室外的山景倒映在水面上,能给游客带来有趣的视觉体验。水体将建筑、景观以及室内设计串联结合起来,并贯穿了空间及产品服务的每个细节。池水从外侧溢出,落在下方的叠水景观中,给位于平台内部放松的游客带来了愉悦之感(图19、20)。
图19:洞口的水池景观——白天。(照片:曹卿)
图20:洞口的水池景观——夜晚。(照片:曹卿)
“鸟窝书店”:当地政府在2021年在溶洞外修建了一座圆形钢构平台,这个平台顺着山势向北侧坡地方向探出。这个原有的平台本是一个观景台,考虑溶洞面积不大容纳能力有限在这里做了拓展,可以视为溶洞功能的延申。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建筑师团队首先对这个平台进行结构加固的设计工作。之后经过精心设计,使之成为眺望远方村寨和山脉、轻松阅读和饮水以及满足户外露营的开放式平台(图 21)。作为溶洞外体量最大的建筑体,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通过竹子立面的选择和设计来弱化建筑的体量感,使其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立面部分镂空,开洞位置跟随平台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像是一面别致的取景框。这个横向足有10米的开窗,让内部休息的游客毫无阻拦地欣赏美景,享受不时吹来的清风(图 22)。平台内部空间由三个不同标高的平台构成,饮水区、休息区和吧台依次从低往高展开(图 23)。
图21 :“鸟窝书店”上的露天平台。(照片:曹卿)
图 22:“鸟窝书店”外部立面。(照片:曹卿)
图 23:“鸟窝书店”内部阅读和休憩空间。(照片:曹卿)
岩石书屋:作为溶洞图书馆项目重要的室外空间设计。书屋提供一个不同于溶洞的独特阅读环境及体验,它旨在为人们提供一个专门用于阅读、思考、充电与放松的空间,追求自己内心的平静。书屋布置在紧靠一棵枫香树的巨石之上。书屋是“悬浮”在岩石上的体量,通过木构平台又将枫香树收纳进它的功能范围内。一石、一树和一屋的空间连结反映了独特的场地属性(图 24、25)。书屋的整体建筑占地面积不到20平方米。一层作为阅读区,读者沿窗户而坐;二层作为一个更加私密的阅读分享区,可以通过一扇活动木板在楼梯处将首层和二层隔绝开来。屋顶有一处凸起的天窗空间,人们可以通过软梯攀爬到此处,方便一个人在这里静心阅读与观景。(文/曹卿 图片由作者提供)
图24:图为岩石书屋。(照片:曹卿)
图 25:从岩石书屋眺望“鸟巢”。(照片:曹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