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大仓桥上远眺松江仓城临河而建的历史建筑 澎湃新闻记者 李梅 摄
大仓桥 永丰街道老城办 供图
从“雨巷”,走进仓城的历史与新生秀南街小巷
如果说起仓城的缘起,则不能不提及中国漕运。明清时期,流传着“苏松赋税甲天下”的说法,松江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粮仓之一”,而这“仓”就是仓城。仓城因水而兴,由仓而盛,百姓附城而居,市河两岸桥梁、宅第、店铺、庙宇鳞次栉比,成为当时府城西部的市井中心。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积淀,仓城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江南水乡古镇风貌。近现代以来,仓城之地的历史建筑,虽有不少在战乱中被毁,但大量得以幸存。如今,整个仓城的历史建筑主要分布在“一河两街”,一河为市河,两街为中山西路和秀南街。松江历史上的漕运船只
站在松江城区的中山西路入口,老街两侧的一座座历经百年沧桑的建筑一直延伸到公路的尽头。中山路原是古城松江千年以来最繁华的十里长街——郡治大街,“东到华阳西跨塘”,全长4910米,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旧时松江人说到大街上去,就是专指这条街。时过境迁,如今每到春来,墙头的草依然发芽,院里的花兀自盛开,但曾繁极一时的仓城、摩肩擦踵的中山路已不复当年的盛况。走在街道上,粗粗看去,车辆不多,行人更少,一间间的临街而设的店铺大多已闭门谢客,一座座临水而建的宅落早已人去楼空,惟有一堵堵斑驳的墙面、一扇扇褪色的木门在时光的交错中独自伫立在街头巷尾,静默不语。中山西路上尚未修缮的历史建筑
未到松城仓城时,本以为沿途所见都是如此,然而低头转瞬之际,一栋名为“仓城张氏米行”的建筑出现在眼前。进门还未闻人声,绕过一扇画有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屏风,一个以 “寻味仓城·天下永丰”为主题的仓城稻米文化展即把观者带入大米的世界。一升、一斗有多大?古代用来蒸饭的木桶叫什么?通过“米”的称量、加工、炊煮、贮藏器具以及旧时证票的展示,观者或可在其中找到答案。此外,展览中还有各种传统粮食作物的实物展示,以及关于仓城漕运的历史解说。一路看下来,可以说 “米”元素遍布整个展馆。仓城张氏米行
制作米糕的模具
穿过展厅至南面,是面向秀野桥滩的米行门面。虽在街道上少见有人行,但店铺里可没少热闹,只见老人小孩聚集在一起,大约十来人正围着长桌品尝刚出炉的豆腐脑,不时传来一声“还有吗?”“要不要再来一碗?”的问答。视线移动到店铺门外,两位老人一左一右围着石磨,正在打磨豆浆,两人一个放豆子、一个推磨盘,配合得十分默契。而在店铺里侧的桌子上,还摆放着没来得及收拾的筛子、模具及散落在周边的粉面等做米糕所需的工具和食材。仓城张氏米行内两位老人正在磨豆浆
张氏米行工作人员介绍说,“仓城张氏米行”前身张国铨是建于1938年的“同仁米行”,建筑风格为江南传统民居。米行的前门在郡治大街的西段(现在的中山西路),这是经商卖米的店面。米行的屋后是临河的秀野桥滩。当时大船小船将稻谷从船上运往这里,通过碾米机加工,再将大米一麻袋一麻袋地返回船上运往远处;脱壳加工中的所谓“砻糠”又一担担地挑往城内各豆腐坊、茶馆等作“老虎灶”的燃料用。一派热闹的场景颇有“门前连市井,屋后闻橹声”的氛围。“为了重现昔日的风采,仓城张氏米行常态化开放后,除了定期举办与“米”有关的展览、活动外还将进一步围绕“米”元素,打造具有松江特色的传统饮食文化展示平台。”仓城张氏米行临河的秀野桥滩
秀南街成排的优秀历史建筑 澎湃新闻记者 李梅 摄
张氏米行这样的老宅“活化”其实只是松江区仓城历史街区保护的一个个案。仓城内的历史建筑王氏宅
王氏宅占地1200平方米,原为明代朱御史宅基地,后依次易手顾、陆、王三氏。抗战前,王子彝买下该宅,1937年再修仪门,新建了前厅,故王氏宅又称王子彝宅。仪门始建于明代,青石门枕石,东西两侧为明代砖雕,王子彝长子王尚德据《大学》《中庸》拟定、王子彝镌刻匾额“庄敬日强”,意为“要有庄严持重、敬慎严谨的态度,才能进步自强”。修缮前的王氏宅仪门门头 图片来自上海交大建筑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
在上海交大建筑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对王氏宅进行形制考查、病害分析等相关工作之后,现场开始进入施工环节。整个修缮工程由专业的施工单位“操刀”,工作人员根据史料记载和原有的结构痕迹,在不改变房屋主体结构的前提下,细细推敲还原老宅面貌。“修缮后的老宅中,超过70%的建材都是原始保存下来的,新做的部分也都遵循‘修旧如旧’原则,纯手工模仿明清工艺打造。有时,‘剥离’过程中遇到先前未曾料想到的建筑结构,便请文物专家‘会诊’,重新更改设计方案。”包飞虹说。杜氏雕花楼局部 永丰街道老城办 供图
“对于修缮后的文保建筑,我们会植入一些非遗类、民俗类、艺术类等文化业态,让文保建筑重获生机。2019年,我们也开始探索以行走仓城,参观老宅的旅游路线。并不间断地举办老宅艺术主题展览活动,让建筑空间里的艺术形态,赋予老宅新的生命力,让文化唤醒仓城。”包飞虹对澎湃新闻说,“目前在中山西路上已修缮好并完成业态更新的除了仓城张氏米行、艺云阁之外,还有松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松江布展示馆等。松江布展示馆
松江布展示馆前身是凯氏宅和康氏宅,分别建于清代晚期和民国时期。其中凯氏宅临街楼已改建,现存前后宅楼。修缮前的凯氏宅是一个小商铺,斑驳不堪的水泥外墙、裸露在墙表的房屋电线、经久失修的窗户以及露天蓬上黑的发油的灰尘……让人一眼看过去完全不会想到这是一栋清代老宅,而与现下乡镇中的许多杂货店别无二致。凯氏宅修缮前面貌 朱顺华 摄
2016年1月,凯氏宅被公布为松江区文物保护点。2020年,经过一年多的修缮之后,凯氏宅剥去了水泥的外衣,还原了本来的古朴面貌,门窗也按照清代老宅的风格样式恢复了其木质本色。为了进一步让老宅焕发生机,凯氏宅与旁边的康氏宅还牵手纺纱织布文化,引进了松江布的展示内容。目前凯氏宅前楼二开间是文创展示空间,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所看到的旗袍、外套、背包等服饰以及各种形式的布偶均是以松江布制作而成,尤其是木架上摆放的布偶让人眼前一亮,心中欢喜。松江产的紫花布
从前楼的一侧穿过天井的走廊,即来到凯氏宅后楼二开间即来到“紫花格子布之矩阵世界”。这是一个以紫花布为主题的展览。“这些紫花布大都收集于松江、江苏、河南等地,织造年代在晚清、民国、或新中国初期,纹样呈现主要以大格子为主,这种大格子的表现形式与苏格兰格子相近,而英国又是现代纺织的起源地,这些大格子的纹样形式或许也是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影响后所体现的服饰美学之一。”松江布衣展示馆负责人在现场如数家珍地介绍着这些紫花布的历史背景及其收藏的历程。松江布展示馆内的纺织工具
虽然松江布在今天确实已经褪去了往日的光芒,素色的清代紫花布、各式各样的民国紫花格子布、上世纪六七世年代的条纹布等已不再是日常流行的穿衣布料。但不可否认的是,松江布确实承载着松江人记忆中的乡愁。如何留住这样一份乡愁,澎湃新闻记者在走访中感受到,在活化的过程中多一分设计与巧思,或许会更能体现在今天的人文价值。远远望去的徐氏当铺
清代建筑徐氏当铺修缮时内部
浓郁古韵的大仓桥,夜色中被点亮隐藏在小巷尽头的大仓桥
雪中大仓桥 永丰街道老城办 供图
大仓桥,原名永丰桥,因为桥南为明清时期松江府漕运仓城,故俗称大仓桥。据松江博物馆副研究员杨坤此前撰文介绍,当时松江府为了存储漕粮,就在现在大仓桥南侧的位置,在明代中期建了一个仓城,作为漕粮存储和转运的非常重要的点,可以说是物流基地。为了考虑背面是松江府的十里长街,要跨过这条市河,在天启六年的时候,在华亭知县章允儒的倡议下,兴建了目前所能看到的这座大仓桥。这是目前松江现存体量最大的石桥,也是上海地区明代比较大型的石拱桥之一白日的大仓桥
夜色中的大仓桥 永丰街道老城办 供图
让人感到幸运的是,大仓桥其实并不孤独,就在大仓桥相距不过五六百米处的三汊河湾处,中山西路玉树路西,依然跨立着著名的云间第一桥。此桥始建于宋代,后坍塌,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知府王衡在旧址上重建石桥,是当时松江最大的一座桥。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曾再度重修,东面桥拱上有同治年间镌刻的一条“云间第一桥”额,桥柱刻有“南无阿弥陀佛”之句。桥顶和桥薄墩十分纤秀。500余年来,该桥保留着原由端庄雄伟、古朴典雅的风貌,极为可贵,更体现出江南古桥的特色。云间第一桥
据文献记载,清代康熙南巡至松江,曾在云间第一桥北滩的祭江亭停舟泊岸,登上桥头,望一城内外名园错综、甲第入云,市河两岸民屋依水、鳞次栉比,三滩地界店肆林立、百业杂陈,四方城内寺观如烟、香火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