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江 黄海松石图轴(局部)
展览现场
渐江(1610—1664),安徽歙县人,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明亡后于福建武夷山出家为僧,字渐江,号梅花古衲。自武夷山返回歙县之后的十余年中,黄山是渐江每年的必至之处,黄山的一松一石皆已贮其胸腹之中,正如渐江诗云“黄山影里是予栖”,可见黄山不啻为渐江的精神家园和灵魂栖息地。在与黄山的心灵交融之中,渐江以独特的笔墨创造性地描绘了黄山。渐江自言“敢言天地是吾师,万壑千岩独杖藜。”其师法造化,荡尽尘浊,画中得黄山之真性即是自身画写性灵的集中体现。渐江 黄海松石图轴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庚子 上海博物馆藏
渐江黄山图轴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辛丑 婺源博物馆藏
正如石涛所说:“公游黄山最久,故得黄山之真性情也。即一木一石,皆黄山本色,丰骨冷(泠)然生活。”查士标亦有云:“渐公画入武彝(夷)而一变,归黄山而益奇。昔人以天地云物为师,况山水能移情于绘事有神合哉?尝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乃足称画师。今观渐公黄山诸作,岂不洵然!”渐江 黄山图册 清 故宫博物院藏
渐江 黄山图册 清 故宫博物院藏
渐江 黄山图册 清 故宫博物院藏
渐江 黄山图册 清 故宫博物院藏
这些天在安徽博物院推出的“家在黄山白岳之间——渐江书画艺术展”今起落幕,展出了多幅所绘黄山图景亦多为极具其代表性的精品之作,诸如《天都峰图轴》《黄海松石图轴》《黄山图册》等。与之一同展出的还有渐江早年带有云林遗意的书画作品,以及渐江师友、学生等部分佳作,呈现渐江的艺术风貌和师友交往。展览现场
渐江书画
渐江书画(局部)
渐江 黄山图册(局部)
渐江绘画初学黄公望,晚法倪瓒,尤崇倪瓒画法。今所见作品如《清溪雨霁》、《秋林图》、《古槎短荻图》等,取景清新,都有云林遗意。就题画诗中,也充分表露了他对倪瓒的崇拜,“迂翁笔墨予家宝,岁岁焚香供作师”。此次在展览中呈现的《仿倪山水图》轴为渐江52岁所画,据作者款题而知,此图是作者应“雄右”(王炜)之嘱托,为“旦先居士”(吕应昉)所绘。该图在设陈布势上取法倪瓒“一河两岸式”构图,中景画一片不着笔墨晕染的水域,水域的两岸分别绘起伏的山峦和空亭、秋木。整幅画面于简约疏旷的格调中表达出作者孤傲清高的情怀,堪称作者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之作。渐江 高桐幽荻图轴 安徽博物院藏
渐江 仿倪山水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虽取法云林,渐江所作的黄山诸景却不受倪瓒画法约束,在构图上洗练简逸,笔墨苍劲整洁,善用折带皴和干笔渴墨,其作品格调不同于倪瓒,少荒凉寂寞之境,而多清新之意。如此次展出的《天都峰图》轴、《黄山图》轴都可见出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其中《天都峰图》轴描绘的是黄山的天都峰,山峰造型处理得简洁凝练,以刚劲笔线勾勒出其空灵峭健的英姿,一山一石似有千山万石之感。该图从画面下方的涧溪潺潺,到悬崖边的虬曲古松,形如盘龙出水,整个近景约占画幅面积的三分之一,形成符合视觉面积对比的构成美感。中景和远景峰峦叠嶂,龙脉迂回,直指霄汉的主峰,其面积比例约占构图的三分之二。画面的空间比例分割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画面景致峰峦起伏,高低错落有致,奇松点缀其中,星星点点;水流顺山体直泻而下,幽静的山路隐现出山体透视空间的走势和幽深的意境,其构图形式简洁又不失苍劲之气,折射出弘仁独特的风骨与气质。渐江 天都峰图轴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庚子 南京博物院藏
此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传席对此画评价道:画面是朴素、简洁,几乎没有皴擦和墨的变化,具有强烈的装饰趣味,具有瘦削、纯静、精细、幽深、峻远的美,而又能于瘦削处见腴润,于精细处见苍劲,于简洁处见伟厚,于纯静处见刚正。层峦耸秀,淡远萧疏,虽淡无可淡,而饶有余韵。渐江 梅花茅屋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枯木竹石图》轴,画家自题:“古木鸣寒鸟,深山闻夜猿。唐句也。余偶抹此,虽无状其意,而空远寥廊,老幹刁调或庶几似其岑寂耳。庚子腊灯下重题于澄观轩中。”渐江 枯木竹石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
作为“新安画派”开宗立派之人,“清初四僧”之一,渐江交友广泛,从者甚众。《山水图》册即呈现了他与查士标等新安画家的诗画合唱。渐江 山水图册 天津博物馆藏
渐江 山水图册 天津博物馆藏
据悉,在安徽博物院二十余万件文物藏品中,书画藏品是其馆藏大宗,而书画藏品中又以明清“新安画派”最为特色。安徽博物院作为国内新安画派作品重要的收藏和研究机构,所收藏画派创始人渐江之《晓江风便图卷》《长林逍遥图》《山水树石梅花图册》等作品,作为中国明清山水画的经典佳作而享誉海内外。《家在黄山白岳之间——渐江书画艺术》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