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名片 紫禁瑰宝——故宫主题邮票特展”展览现场](/uploads/allimg/210519/1233224T6-0.jpg)
“国家名片 紫禁瑰宝——故宫主题邮票特展”展览现场
![“国家名片 紫禁瑰宝——故宫主题邮票特展”展览现场](/uploads/allimg/210519/1233221T4-1.jpg)
“国家名片 紫禁瑰宝——故宫主题邮票特展”展览现场
邮票与故宫的渊源深厚。1953年,体现我国古代工匠高超技艺和卓越才能的故宫角楼第一次出现在邮票上。1982年,明清扇面画成为第一次出现在邮票上的故宫文物。此后,越来越多的故宫古建和馆藏文物成为邮票设计师钟爱的设计主题。1998年,故宫太和殿与法国卢浮宫一起登上中国和法国联合发行的特种邮票,开启了故宫博物院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传播中国文化的新篇章。2003年,故宫邮局在紫禁城里正式开业。故宫博物院和中国邮政一直保持着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共同为提升国家形象助力。![“国家名片 紫禁瑰宝——故宫主题邮票特展”展览现场](/uploads/allimg/210519/12332253a-2.jpg)
“国家名片 紫禁瑰宝——故宫主题邮票特展”展览现场
“国家名片”中的故宫文物![《四景山水图》邮票](/uploads/allimg/210519/1233222P6-3.jpg)
《四景山水图》邮票
![《千里江山图》邮票](/uploads/allimg/210519/1233225O9-4.jpg)
《千里江山图》邮票
![《千里江山图》邮票展出现场](/uploads/allimg/210519/1233223C5-5.jpg)
《千里江山图》邮票展出现场
第二单元“美轮美奂”展现紫禁城主体建筑群,辅以邮票设计原稿、雕刻稿、古建影像,再现紫禁城建筑的魅力。![紫禁城建筑群主题邮票](/uploads/allimg/210519/123322K22-6.jpg)
紫禁城建筑群主题邮票
![紫禁城建筑群主题邮票](/uploads/allimg/210519/1233223120-7.jpg)
紫禁城建筑群主题邮票
第三单元“大有既藏”通过文物和邮票的对照,特别是最新发行的《五牛图》邮票,体现从文物到邮票设计、雕刻、印制等全过程,表现邮票印制的科技水平。![景泰蓝](/uploads/allimg/210519/123322M35-8.jpg)
景泰蓝
今年发行的精品邮票《五牛图》。多色胶印和雕刻工艺凸显了每头牛的细节,可以看到头部与口鼻处的根根细毛、牛身骨骼纹路及筋肉缠裹的形态刻画得细致生动。同时,主办方也展出了邮票的设计、雕刻、制作、生产细节,为大家揭秘雕刻邮票诞生的过程。![精品邮票《五牛图》](/uploads/allimg/210519/1233222c3-9.jpg)
精品邮票《五牛图》
我国发行的第一套多媒体邮票《唐诗三百首》,具有可视、可听、可触、可闻的特点。微缩工艺将313首诗、25000余字镌刻在一版邮票上,每个字仅0.4平方毫米,需用十倍放大镜才能看清字迹,可谓“一套票,一本书”。![多媒体邮票《唐诗三百首》](/uploads/allimg/210519/123322JM-10.jpg)
多媒体邮票《唐诗三百首》
第四单元“邮传万里”以中外联合发行邮票中的故宫题材为主线,展现故宫文物和中国邮票在党和国家外交、文化交流等活动中发挥的文化传播作用,体现中华文明在兼融并蓄中历久弥新。![以故宫题材为主线的中外联合发行的邮票](/uploads/allimg/210519/1233225392-11.jpg)
以故宫题材为主线的中外联合发行的邮票
![以故宫题材为主线的中外联合发行的邮票](/uploads/allimg/210519/1233222B2-12.jpg)
以故宫题材为主线的中外联合发行的邮票
邮票与文物同框![邮票与文物同框展示现场](/uploads/allimg/210519/1233221K4-13.jpg)
邮票与文物同框展示现场
现场展出的白玉镂雕龙凤璧,玉璧表面刻出略微凸起的勾云纹;孔内透雕一条螭龙,兽身,独角,长尾,身侧似有翼;两侧各透雕一凤。玉璧的制作工艺十分精致,从样式上判断,此器应是佩挂于人身的大型组佩中部的主要饰件,佩戴者应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白玉镂雕龙凤璧](/uploads/allimg/210519/1233224293-14.jpg)
白玉镂雕龙凤璧
![出现在邮票上的白玉镂雕龙凤璧](/uploads/allimg/210519/123322C18-15.jpg)
出现在邮票上的白玉镂雕龙凤璧
现场展出的一件钧窑玫瑰紫釉渣斗式花盆是北宋时期的文物。渣斗是古时的唾盂,这个花盆采用了渣斗的样式,盆底有五个渗水孔,并刻有数目字“六”。“六”表示在一套十个花盆中的大小,数字越大,花盆越小。这件钧窑花盆最艳丽之处在于其釉色,玫瑰紫釉是宋代钧窑创烧的一种窑变釉,釉料中含有氧化铜、铁、钴、锰等呈色元素,经1300℃左右高温烧制而成,呈色绚丽多彩,斑驳瑰丽。![钧窑玫瑰紫釉渣斗式花盆](/uploads/allimg/210519/1233225X7-16.jpg)
钧窑玫瑰紫釉渣斗式花盆
![出现在邮票上的钧窑玫瑰紫釉渣斗式花盆](/uploads/allimg/210519/1233223200-17.jpg)
出现在邮票上的钧窑玫瑰紫釉渣斗式花盆
下图是一件乾隆款掐丝珐琅天鸡尊,天鸡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乾隆时期的内务府造办处曾以多种工艺制造天鸡形象。这件天鸡尊体态优美,形象生动,有着神异和吉祥之感,是陈设观赏的佳品。![乾隆款掐丝珐琅天鸡尊](/uploads/allimg/210519/1233223543-18.jpg)
乾隆款掐丝珐琅天鸡尊
![出现在邮票上的乾隆款掐丝珐琅天鸡尊](/uploads/allimg/210519/1233221136-19.jpg)
出现在邮票上的乾隆款掐丝珐琅天鸡尊
下面的一件菊瓣形朱漆盒,呈菊花瓣形,通体髹朱漆,外底髹黑漆,刀刻填金隶书乾隆皇帝御制的《咏朱漆菊花盒》诗一首:“髹作法前明,踵增制越精。攒英如菊秀,一朵比花轻。把手初无觉,映心似有情。设云十人谏,惭愧不期生。”末署“乾隆丙申仲春月御题”及“比德”印章款。底中部有“乾隆年制”篆书款。“丙申”是乾隆四十一年。盒壁厚约一毫米,胎薄体轻,采用夹纻胎技法制成。此种技法是用漆或漆灰将若干层布糊裱在一起,又称“脱胎”,具有坚实轻巧的特点。![菊瓣形朱漆盒](/uploads/allimg/210519/12332231Y-20.jpg)
菊瓣形朱漆盒
![出现在邮票上的菊瓣形朱漆盒](/uploads/allimg/210519/1233223400-21.jpg)
出现在邮票上的菊瓣形朱漆盒
金瓯永固杯,口沿中部錾篆书“金瓯永固”,另一面錾“乾隆年制”四字款。外壁满錾宝相花,花蕊以珍珠及红、蓝宝石为主。两侧各有一变形龙耳,龙头上有珠。三足皆为象首式,额顶及双目间亦嵌珠宝。金瓯永固杯是乾隆皇帝在每年新年明窗开笔时饮屠苏酒所用。![金瓯永固杯](/uploads/allimg/210519/1233222233-22.jpg)
金瓯永固杯
![出现在邮票上的金瓯永固杯](/uploads/allimg/210519/123322K51-23.jpg)
出现在邮票上的金瓯永固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