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作品 《珍珠海》
在中国第十六个自然和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第十一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拉开帷幕,展览也是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十周年。“第十一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展览现场
举办至今的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是一场年度盛会,也是梅雨季中的清新之风,各国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艺术在此融合,以亲民的方式展示和交流,其意义正如阿根廷外交部文化司司长胡安·法鲁在贺信中所表示的:“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共同的努力,令人欣慰的是,上海市一直在提供这样的对话空间,让该领域的专家和权威人士集聚一堂,分享保护各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咨询和经验。”展出作品 《消逝与永恒》
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见到,展出的国内部分汇集了一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及艺术新锐的作品参展,地域涉及上海、江苏、河南、广东、福建、云南等众多省份,内容涵盖雕刻、瓷器、漆艺、刺绣、水晶等众多艺术门类。展出作品 《虫书-蝉图》
海外部分,日本方面,国家文化勋章获得者今井政之、人间国宝吉田美统、十四代今泉今右卫门、十五代酒井田柿右卫门和来自日本京都、石川、大阪、佐贺、广岛、爱知、兵库等地的无形文化财(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艺术家以及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官邸馆藏的陶瓷、书法、漆艺、绘画作品让人耳目一新;同时还有一批由韩国国际文化交流振兴院和全罗南道(省)政府组织的五彩斑斓、做工精细的陶瓷、雕塑、首饰、漆画、水墨作品等。韩国全罗南道(省)政府为庆祝全罗南道与上海缔结友城关系25周年专程从省内组织了一批艺术品参展。展出作品
此外,美轮美奂的伊朗细密画、创意无限的奥地利珠宝艺术品、晶莹剔透的匈牙利玻璃雕刻、别有趣味的土耳其书法、民族风情浓厚的印尼绘画、充满异域风格的挪威布纳德服饰和委内瑞拉魔鬼舞面具……带领观众不出上海遍赏世界艺术。奥地利驻沪总领事馆为庆祝中奥建交50周年专程从国内组织了一批艺术品参展。以色列展出作品
展厅中,观众还可见到更多来自罗马尼亚、哥伦比亚、以色列、乌克兰、斯洛伐克等国家的装置、绘画、3D打印等艺术作品,将现代与传统元素优雅结合。波兰艺术家白尾带来的融合科技元素、极富创意的VR视频则带领观众走进艺术家的想象世界。波兰展出作品
此次展览被列入上海市“文化品牌”建设内容和《上海市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项目,同时还是上海市政府推进“一带一路”友城建设的重点文化交流项目。展览由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主办,上海艺术品博物馆和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承办。展出作品 《玛瑙项链》
与展览配套举办的第九届国际(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则邀请了中国、日本、奥地利、挪威、阿根廷、埃及、匈牙利、哥伦比亚等十余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对非遗保护的社会分工与角色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印度尼西亚展出作品
英国皇家官佐勋衔、维多利亚勋章获得者、英国伦敦国际手工艺协会主席盖伊·索特在贺信中表示:“在伦敦,我们多年来一直在尽我们所能保护和促进英国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我想大家也知道,我对中国的工艺和中国的文化和艺术有着很深的感情。如果不是新冠疫情的话,我们现在已经在中国的某个地方举办了一个大型的以手工艺品为主题的活动。我希望很快这一天能到来!”展出作品 《春花》
据悉,在6月10日下午的论坛中,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原主任朱兵将以《中国非遗立法对非遗保护事业的推动成效回顾》为题发表演讲,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巡视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马盛德将介绍中国非遗保护20年情况,部分因为疫情无法亲临现场的论坛嘉宾则以书面方式分享各自领域的经验,埃及古物学者莎拉·姆斯塔法的内容为《说“纸”:保存在纸莎草纸上的埃及古代文化》,阿根廷图库曼省文化部工艺领域负责人露西拉·加林兹的演讲主题是《图库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埃尔塞尔卡多(蒙特罗斯)的兰达纺织艺术》。“第十一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展览现场
马盛德在介绍中国非遗保护20年情况后总结,对于非遗保护工作,有一套“十六字方针”,这是2005年首次提出的,即“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在实际运用层面,也有四种方式非遗保护方式,分别是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立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