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艺术 > 正文

“百年百艺”在闵行:看陶瓷、髹漆与雕刻之美

2021-06-13 13:02  澎湃新闻   - 

6月12日,正值“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在上海共设6大场馆,采取“1个主场馆+5个分场馆”形式。当天下午,“华彩之美——陶瓷·髹漆·雕刻工艺专题展”在闵行分场馆上海海派艺术馆开幕,展现传统陶瓷、漆器和雕刻塑造的工艺之美。在展厅中,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来自沿海地区越窑青瓷、鸡血石雕、金银镶嵌等技艺之精工,还能一睹大西北剔犀推光、夜光杯雕、冠窑砂器等奇绝技艺。
 
澎湃新闻了解到,闵行分会场“华彩之美——陶瓷·髹漆·雕刻工艺专题展”呈现了140件传统陶瓷、漆器和雕刻塑造作品。展览以百年精神为核心,共设三大板块,“百年峥嵘,华彩之雅”展示陶瓷烧造之雅致,“百年乐章,华彩之韵”展示髹漆之灵韵、“百年辉煌,华彩之艺”展示雕刻之精巧,三大板块共谱传统技艺的百年发展乐章。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陶瓷和琉璃的烧造工艺,是人类劳动实践的成果,而中国是最早发明陶瓷和琉璃烧造工艺的国家之一。自新石器时代起,中国便开始拥有了陶器,而商周时代便出现了琉璃工艺。陶瓷和琉璃,同为泥土与火焰的艺术,它们运用造型、窑烧或吹烧、脱腊等烧造工艺,制成称誉世界的艺术品。展览的第一部分是关于陶瓷的烧造。张文亮《三和莲花盘》

张文亮《三和莲花盘》

吴瑞深《迎春壶》

吴瑞深《迎春壶》

进入展厅,首先能看到的是山西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技艺的展示。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工艺是山西省阳泉市的传统手工技艺,刻花瓷是北方陶瓷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装饰品种之一,再现了北方民俗、民风、地域文化的独特内涵。传承人张文亮的作品《三和莲花盘》纹饰由莲花组成,具有丰润、饱满、立体感强的工艺特点。边上则介绍了广东省的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枫溪手拉朱泥壶选用陶矿红泥,采用手工拉胚成型的制陶技法,是一种依靠辘轳旋转成形的传统制陶方法,制作过程要经过拉、修、批、上水、上桨、烧等近60道工序,其题材广泛,以山水、瓜果和水族飞禽为主,造型有梨形壶、水平壶、扁灯壶、扁鼓壶等。展厅现场,三件建窑建盏制作技艺作品

展厅现场,三件建窑建盏制作技艺作品

蔡炳盛《漫天流萤油滴建盏》

蔡炳盛《漫天流萤油滴建盏》

展厅中央的展柜中,呈现了三件来自福建省的建窑建盏制作技艺作品。建窑遗址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建窑建盏的烧制前期的原料也极其关键,选用当地铁含量高的泥土塑坯以及附近一带的原矿石作为釉水原料,铁系结晶的变幻莫测,使其拥有独特的艺术美感和不可复制性。宋代点茶斗盏盛行,建窑建盏深受喜爱,成为供御圣品。后因饮茶方式改变,逐渐退出人们视野。展柜中三件具有宋代建盏古朴雅致的特点。刘健芬,《惜春作画陶器》(石湾陶塑技艺)

刘健芬,《惜春作画陶器》(石湾陶塑技艺)

石湾陶塑技艺是在日用陶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按作品形态分为人物陶塑、动物陶塑、器皿、微塑、瓦脊陶塑5大类,其中以人物造型为代表的“石湾公仔”最具特色。制作工艺分为构思创作、泥料炼制、成形、装饰、上釉、龙窑煅烧6个环节,其中煅烧的火候全凭师傅的心得体会。广东省石湾陶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健芬的作品《惜春作画陶器》以《红楼梦》中的故事情节惜春作画为题材,表现出惜春聚精会神地运笔作画,而迎春和探春则在一旁会心地欣赏惜春传神妙笔的场景。展厅现场,孙云浩,《凤凰花瓶》(山东省琉璃烧制技艺传承人)

展厅现场,孙云浩,《凤凰花瓶》(山东省琉璃烧制技艺传承人)

展厅的第二部分“漆器髹饰——百年乐章,华彩之韵”呈现的是漆器制作中最为“精彩”的部分——髹饰。给器物髹漆、装饰犹如人们穿衣戴帽,漆器锃亮的漆膜,五彩缤纷的纹饰,全依赖漆工高超的髹漆和装饰技艺。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进去展区,首先能看到的是两件体量较大的漆器:江苏省扬州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张宇的《千里共婵娟地屏》和湖北省楚式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刘比建的《九头鸟新说屏风》。前者工匠运用了平磨螺钿手法,表现苏轼把酒问青天、兄弟惜别、三人游赤壁等场景;后者采用的是有2000多年不断传承的楚式漆器技艺,作者刘比建用楚式漆艺重塑九头鸟新作,从抽象到具象,从平面到立体,通过这种表现形式,展开对楚式漆艺的新思考。展厅现场,刘比建《九头鸟新说屏风》

展厅现场,刘比建《九头鸟新说屏风》

转角处,则是山西绛州剔犀髹饰技艺传承人何俊明的作品《剔犀花觚》。“绛州剔犀”始于汉,兴于元,盛于明。剔犀髹饰技艺属于漆器中的雕漆工艺。此种工艺是用黑、红两色的特制天然漆在特定的胎体上有规律、有层次的漆涂,再用刀加以剔刻。何俊明作品《剔犀花觚》通体乌间朱线,雕满如意云纹,腹部有四个团寿字,内口沿雕回纹,漆制光润,刀法流畅。何俊明《剔犀花觚》

何俊明《剔犀花觚》

在这一展区,除了展示了拥有悠久的楚式漆艺、绛州剔犀髹饰技艺外,还展现了起始于较晚的阳江漆器髹饰技艺作品。阳江漆器髹饰技艺始于明末清初,20世纪30年代最为兴盛,制品远销东南亚、欧美国家。广东省阳江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傅以周的作品《水云·陆号漆器》以实木、合板、阳江腰果漆、金银粉箔等为材料,选用“变涂”漆艺,经裱布、上灰、髹漆饰纹而成。傅以周《水云·陆号漆器》

傅以周《水云·陆号漆器》

展览的最后部分为“雕刻塑造——百年辉煌,华彩之艺”,呈现了雕刻艺术。雕刻艺术从清代开始盛行,题材丰富,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包罗万象。技法多样,推陈出新,表现方式也是丰富多彩。其中,岫岩玉雕技艺作品《母子炉玉雕摆件》。岫岩玉雕以仿制秦汉以前的炉、瓶、鼎、薰等古器物。作者王运岫以现代工艺制作手法,呈现出古朴的玉雕造型。展厅现场,王运岫《母子炉玉雕摆件》

展厅现场,王运岫《母子炉玉雕摆件》

此外,在展厅旁,闵行区特别在海派艺术馆开辟了“非遗购物节”线下展区,对22个非遗项目、150余件非遗产品及相关文创产品进行集中推介。其中,“和平享厚福香囊”则融合了闵行区两项非遗项目——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沪谚和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香囊制作技艺,寓意吉祥。而礼品版民族乐器则是参观者最常问及的非遗产品。当天,现场还有浦江文创、七宝文创、漆艺文创一同亮相,展示闵行非遗创造性转化成果。“非遗购物节”线下展区

“非遗购物节”线下展区

“非遗购物节”线下展区

“非遗购物节”线下展区

展览将展至7月3日。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追忆钱绍武先生:他够得上中国现代雕塑的根基之石
下一篇:从重庆到甘肃:共享非遗,寻找“最美文物守护人”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