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香港“斫琴”技艺传承人:匠心斫制 遗世承美
【解说】雅致古朴,琴音袅袅,在位于香港深水埗的一间乐器制造厂中,记者见到了年过八旬的香港“斫琴”技艺第三代传承人蔡昌寿。
【同期】“斫琴”技艺传承人 蔡昌寿
古琴就是我们中国最古老的乐器。我做的古琴超过200张,一个好的琴要声音靓,要完整。
【解说】蔡昌寿出生于乐器世家,自小与乐器打交道。百年前,他的祖父在广东汕头创立“蔡福记”乐器店,上世纪30年代迁址香港。中学时期,蔡昌寿拜著名浙派琴家徐文镜为师,自此与古琴结下不解之缘。2014年,香港的古琴艺术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延续斫琴古法,蔡昌寿创立“斫琴研究班”,招收学徒。作为蔡昌寿的爱徒之一,关嘉汇学艺多年,对于斫琴的步骤早已熟稔于心。
【同期】蔡昌寿徒弟 关嘉汇
首先就要找到(合适的)木头,我们叫做“寻”。跟着下一个步骤就叫“斫”,就是用斧头削它的形状出来,做一个初形出来,之后就是“挖”,在(木头)里面挖出它的内腔。挖完之后,将琴弦这些配件“镶”下去,之后将底板和面板“合”在一起。之后我们做一次“灰”,就是将鹿角加入漆中,做成它本身底层的汁。之后就到“漆”了,漆就很薄一层很薄一层这样做,做到它好看为止。“漆”之后就是“弦”了。我们都有一个叫做不记名的第十步就叫做“剖”,这支琴稍有小小瑕疵我们就把它拆开重新来过。
【解说】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关嘉汇看来,制一把好琴的关键,就在于先寻到一块合适的制琴木材,这不仅需要运气和机缘,更讲求耐心与眼光。
【同期】蔡昌寿徒弟 关嘉汇
找木材是比较难的,尤其在香港,香港根本都没有什么老木材,我们(找木材)主要的来源都是拆屋。真的就着香港附近的中国南方的这些丁字屋,知道有人拆屋就会赶过去准备捡的。拆了一条桥,我们就拿了(这块木头)回来,你看到这块木头是美洲巨杉,你看到这些花纹很直很透,其实这些美洲巨杉应该(是从)元朝开始种的,很干,而敲出来的(声音)传音的渠道很快的,我们听到很通的。
【解说】找到了适合的材料只是第一步,刮灰胎、上大漆,层层覆盖,待漆干后抛光调整,这一过程步骤细致繁琐,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倾注的是制作者的心血与时光。
【同期】蔡昌寿徒弟 关嘉汇
比如说我想做一只(琴)面,这些漆本身有坑坑洼洼,做了四五层,之后磨一次,这个已经(要花)两个月的了,这个时间。一旦你磨坏了一点点,全部要磨掉重新来过了。因为真的要好完美,因为你整个面都是按弦的位置来的,当你的漆想做到透出来,你看到里面的光泽,这就要做得很仔细了。有时候我们通常心急,有时有两三下大力一点,就要返回去两年前的了。
【解说】半个多世纪前,蔡昌寿与师傅徐文镜曾共制一套十二张古琴。岁月流逝,如今关嘉汇等一众徒弟又在蔡昌寿的指导下,开始制作第二代的“十二张琴”,立志将这一历经千年的古老技艺传承下去。
【同期】蔡昌寿徒弟 关嘉汇
本身琴是一个很老的文化,在中国人的美学来说,它是很重要的,因为除了音乐之外,它也都是一个视觉艺术。儒家、道家、佛家,都用它来(作为)一种修行的途径,是一种中国人特别独有的美学,所以我们保存它是很重要的,不单单只是自己玩,都有传给下一代的责任。
记者 范思忆 香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