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王朝史里,夹杂着一部浩瀚的宫殿史。只不过宫殿一如王朝,都有着各自的命数和劫数。留到今天,完整如初的,只有这一座明清紫禁城。今年6月,作家、文化学者祝勇在新书《故宫建筑之美》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书中试图通过文字重构“故宫”的历史,运用寻觅、追思与想象,借助情感、生命与血肉重建这座城。
《故宫建筑之美》是祝勇微观故宫系列的首部作品,作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日常工作生活就在这座恢弘的宫殿之中。这也令该书的文笔轻盈灵动、如话家常,同时又富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沧桑感,字里行间浸润着一种炽热的文化情怀与历史关怀。书中的配图则出自“故宫摄影第一人”李少白,他从自己数十年拍摄的故宫照片中遴选出来的上乘之作,气象万千、光影鲜丽,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审美愉悦感。
8月4日,作家祝勇与清史专家卜键做客首都图书馆举办的社科讲座,遴选故宫中有代表性的建筑,为读者讲述了其历史渊源、建筑形制和审美功能,并细述了与之相关的人物、故事、历史变迁,以及由此围绕生命、权力、家国等主题做出的深邃而独特的思考。
“整体来讲,中轴线的原始面貌保存得还是不错的”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11时15分,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作为北京中轴线上最为重要的建筑群,故宫的地位自然举足轻重,当天的讲座也由此展开。
祝勇回忆说,自己开始动笔写作《故宫建筑之美》差不多是在20多年前,彼时中轴线申遗尚未提上议程。“紫禁城兴建的过程,工地施工的时间只用了三年半,可以说是神速,要知道前几年大兴机场的工期还用了6年。紫禁城之所以盖得快,得益于模式制。这个比例关系是历朝历代工匠积累起来的,非常符合建筑学和美学的关系。”
“我们今天走进故宫都觉得特别美,美在哪里?美在和谐。紫禁城九千多间房子,放在一起毫不违和,而且这么多大红大绿的色彩放在一起,没有把这里打扮成乡下姑娘翠花,而是显得气象万千,透露出端庄有序的美感,这是个特别了不起的成就。紫禁城的建筑方方面面体现出和谐之美,这不是明朝哪位设计师临时设计的,而是历朝历代的能工巧匠积累下来的经验。”
“同时为了兴建紫禁城,北京城很多地方也由此而兴。台基厂是造台基的所在,琉璃厂造琉璃,大木厂造大木,这些组件造完运到紫禁城一装就完活,这是中华建筑的奥秘所在。今人看到的是物质文化遗产,但背后非物质的是人们头脑里储存下来先祖的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当年我对北京城的历史和建筑特别感兴趣,主要关注的就是中轴线,所以搜集了大量相关的资料。”祝勇说。
而北京的中轴线,从元代到明代其实有过向东150米的位移,清代则完全沿用了下来。祝勇解释说,“忽必烈进京建元大都,蒙古人保留了自己逐水草而居的习俗。体现在宫廷的建筑上,我们都知道紫禁城西边是中南海,当时叫西苑。忽必烈围绕西苑建了三个宫殿,呈品字形排列,一圈围绕着湖水。其中的几个大宫殿,遗址应当是在武英殿到慈宁宫一带,穿过中轴线是元代的中轴线。今天紫禁城还遗留了一些元代遗址,比如十八槐断虹桥,但大多数都灰飞烟灭,因为后来明成祖朱棣建紫禁城时把元大都拆了,要就地取材,就向东迁移了不到几百米的距离,又回到了中轴对称,回到农耕文明下规规矩矩的布局,但蒙古人不是这样。所以这次申遗的中轴线,确切地说是明代中轴线。”
“明清以来,中轴线的建筑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地安门没了,只剩下一个地名。而天安门广场变化也比较大,作为皇城和市井的分界,明代这里叫大明门,清代叫大清门,中华民国叫中华门,现在这里是毛主席纪念堂的位置所在。关于大明门,清朝进京后要把它改成大清门,情急之下找不到足够的木料,索性把大明门翻了一个面,刻上“大清门”。民国建立后,大清门要改中华门,也想把大清门翻过来刻成“中华门”,结果翻过来一看是大明门。大明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还有,1958年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时,当时人们留下的一张照片里还能看到纪念碑和大明门在一起。之后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国庆前,北京十大建筑起来,这座门就拆掉了。但整体来讲,中轴线的原始面貌保存得还是不错的。”
王朝更迭,建筑也要改弦更张。卜键在发言时提到,清朝灭亡以后,紫禁城也就变成了故宫。“当时围绕这座紫禁城有很多争论,比如是叫故宫还是叫废宫?是把这里作为文化遗产保留,办成博物馆还是干脆拆掉?我们知道上个世纪革命浪潮势不可当,但还是有一批人站出来说话,这才给保留了下来。”
就此祝勇表示故宫的历史几经劫难,建筑本身能保留到今天殊为不易。“紫禁城的气势宏伟,绝不是看看照片和电视剧就可以领略到的。为什么历代帝王建功立业后都要建宫殿,汉代的萧何曾经对刘邦说过这么一句话,‘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宫殿必须特别雄伟壮丽才可以体现帝王的威严,中国历朝历代的宫殿都有这样的政治功能。”
“李自成打进北京后,为什么会选择紫禁城的武英殿这样一个偏殿作为居留之所和办朝政的地方?我个人分析,他这样一位农民起义的领袖可能在进入紫禁城的一瞬间,感到自己未必有把握驾驭这样一个庞大的场域,所以才选择了一个体量较小的建筑。撤出紫禁城前,李自成还效法项羽一把火烧掉了太和殿,他是走得匆忙,来不及烧掉整座紫禁城。清朝成立后,一直到康熙年间,才复建太和殿。今天我们到太和殿参观都觉得它已经足够宏大了,但比照朱棣建的太和殿,规模上其实已经有所缩小。我曾经无数次站在太和殿前,每一次看依然觉得十分震撼。”
“这份情感该怎么表达?有些游客的做法明显出格了,他们到了太和殿前下跪,甚至还拍成短视频发布,影响特别不好。皇帝早就被推翻了,我们不能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脑袋后面的辫子还没有剪掉。刚才卜键老师提到民国时对紫禁城的存废有很大争议,因为不拆的话,永远有遗老遗少围着宫墙打转。当时的民国政府对紫禁城的处理有几派意见,一派是主张坚决拆除,认为这里是封建的堡垒,虽然推翻了清廷,可之后又经历了张勋和袁世凯的两次复辟,可见只有把紫禁城拆了,才能把人们心里封建的根子挖掉。宫殿拆了之后可以建象征民主的议院和国会。”
“好在这场争论的最后还是建成博物院的动议占了上风,如此又涉及到博物院叫什么名字?想来想去,还是叫‘故宫’这个名字好。其实在明清两代,人们称呼紫禁城往往就是说‘宫里’,这个‘宫’字先就站得住。而‘故宫’二字在历史上早已有之,唐诗宋词里经常出现这两个字。1925年,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博物院第一任理事长李煜瀛先生写了‘故宫博物院’五个大字挂在了神武门,算是一锤定音。”在祝勇看来,“故宫”二字也体现出汉字的微妙,“它在英文中没法翻译,今天我们翻译成英文还是叫‘紫禁城’。”
“遥想宫殿中那些非同寻常的主人”太和门
过往书写清史和故宫的学者,多是埋头于浩如烟海的文献,从字里行间去抚摸历史的温度,祝勇则是透过建筑来感受历史的温度,这一点无疑令人艳羡。在祝勇的眼中和笔下,既有故宫的四季轮转、日月星移和世事沧桑,也有个人在某个春日的清晨驻足于文华殿的海棠花树下,听小鸟啾啾的意趣盎然。
祝勇探察到了宫殿的某种隐喻,“太和殿和它前面的巨型广场,从空中俯瞰,酷似一个放大的宝座——雕花彩绘的太和殿,是龙椅的靠背;三大殿的汉白玉大台基,是它的坐垫;两侧的廊庑,则是它的扶手。也就是说,整个宫殿、整座城池,乃至整个天下,都是太和殿中间须弥座台上那把金漆宝座的放大。”
他也感受到了故宫的鲜活,“有一天,我去冰窖餐厅参加晚宴。从厨师那里得知,他们每年冬天还会在内金水河上采冰,存入冰窖,在夏季用于冰镇餐饮。此后,每当我在凛冽的寒风中走过太和门广场,听到冰镐的声音在浩大的广场上发出空旷的回声,都会清晰地意识到,内金水河是一条历史的河,但它不是死掉的河、只能用来瞻仰和凭吊的河,它也是一条现实的、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河。它仍然有它的生命律动,仍然以一种秘而不宣的方式,介入我们的生活。”
讲座现场,祝勇表示自己经常会遥想故宫宫殿中那些非同寻常的主人,讲述宫殿中上演过的无数与皇权、与生命息息相关的故事……“比如说到乾隆皇帝,他5岁开蒙,请了最好的汉人老师教授他儒家经典,所以他这一生对于传统的文学、史学是真心喜爱的,可以说一辈子都在读书,也由此成了一位专家。”
“大家可以想一想,发起、组织、兴修《四库全书》的不是别人,正是乾隆自己。这套大型丛书是在乾隆帝的亲自主持下,由纪晓岚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专贮《四库全书》而修建的皇家藏书楼文津阁是在承德避暑山庄,乾隆每年要有四五个月住在避暑山庄,没事就到文津阁拿书看,他发现了一些错误后就会对编纂者罚钱、罚工资。这里面尤其可怜的是纪晓岚,大冬天罚他自带伙食费、自带行李,带着一帮人到避暑山庄修订丛书。避暑山庄夏天自然怡人,到了冬天就惨了,有一年春节纪晓岚就被圈在山庄里。可以说这套丛书是这么改出来的。”
《甄嬛传》《延禧攻略》的热播,足以见证世人对皇帝爱情世界的好奇与兴致。在祝勇看来,同电视剧里的戏说不同,乾隆对富察氏的情意绝对可以称之为爱情。“在书中,我将故宫里的重华宫、长春宫都称作是‘记忆的宫殿’,它们也是乾隆对富察氏怀念的见证。富察氏死后,乾隆先是命人把登基前的‘潜邸’重华宫,按照从前自己和富察氏一起生活居住时的样貌复原。之后又把富察氏当上皇后之后居住的长春宫也照此办理,要求皇后生前的一切摆设都必须‘原状陈列,不得半分改动’。每逢皇后忌日,乾隆都会走进长春宫,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地瞻望皇后的遗物。”
“当然了,皇帝可以有三宫六院,他不可能像贾宝玉那般‘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可后宫的如花美眷,掩盖不了乾隆内心的凄清。自打孝贤皇后去世,他就养成了独眠的习惯。即使有妃子陪他过夜,当妃子被裹在被子里抱走后,留给皇帝的依然是无边的寂寞。乾隆和富察氏是同龄人,他在74岁时想到已经去世36年的皇后,曾经写诗一首并自注:‘孝贤皇后与予齐年,亦当古稀有四,视玄孙矣。’意为富察氏和自己同岁,如果活到现在也可以看到玄孙了。”祝勇说。
紫禁城虽好,但历史上明清两代帝王之中,不少皇帝却都不愿意在宫中居住。明朝的嘉靖帝喜欢住在西苑;清朝的康熙帝喜欢出巡,一年中将近三个多月的时间不在北京;而雍正、乾隆二帝,在京城期间喜欢住在圆明园,除非庆典、仪式、听政之外,就是不喜欢住在紫禁城。既然故宫这么美,这又当如何解释?
祝勇就此作答,“提到嘉靖帝,按照规制他必须住在龙脉中轴线上的乾清宫,别人也不允许住在这儿。乾清宫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卧室及其处理日常政务之所在,但嘉靖帝当年在乾清宫休息时,差点在睡眠中被宫女用绳子勒死,史称‘壬寅宫变’。经此一难,嘉靖帝之后自然不愿意再在这里居住。而雍正帝不喜欢住在乾清宫,他给出的理由是父皇康熙帝在这里去世,我在这里守灵,思念父皇情难自已。我只要呆在乾清宫就会想到父亲,哭得不行,必须找别的地方住,后来他就选择住在了养心殿。从他之后,这成了新的‘祖制’,清朝后面的皇帝也都住在养心殿。”
“紫禁城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显示皇权的威严,从人居角度讲的确并不适合居住。尤其是夏天,暑期是故宫最‘热’的时候,一来天热,又加上旅游旺季一票难求。这时候来的游人体验感是最差的了,经常看到有人被120抬出去。另外,这里白天看着挺威武,晚上你呆在里面试试?其实人安眠睡卧的空间越小越好,太大了反而没有安全感。乾隆没有登基前,和富察氏住在重华宫的空间也非常小,之所以现在不开放,也是因为十个人都站不下脚。养心殿中皇帝的寝床是典型的东北大炕,尽管冬天有取暖设备,夏天也有冰窖,依然做不到真正的冬暖夏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