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旗袍美探》海报
这几年以民国为背景的探案剧不少,但几乎都是拍着拍着就变成了民国华丽舞台剧+民国时装剧,凸显出的是“民国范儿”,“一种趣味、一种风尚和一种美学”。它们几乎都是以上海租界为背景,男主角西装革履、女主角洋装旗袍,住的是独门独户的欧式别墅,开的是进口的高档车辆……丝毫看不出民国是一个政府混乱、军阀混战、外国入侵的“乱世”。开篇呈现的是民国上海繁华的那一面
细心的观众也会注意到,民国探案剧男女主角的身份常常是“巡捕”。为什么是叫做“巡捕”而不是“警察”?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开始在通商口岸划定居留区,设立租界。1845年,英国人在上海建立第一个租界。1854年,上海英租界成立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警政机构——上海英租界巡捕房,其职责主要是维护租界的治安,保护西方人利益。
男主角是中央巡捕房探长,暗示故事发生在租界
影视编剧把主人公的身份设为巡捕,也就意味着故事的发生地是在租界,民国的“乱世”与租界无关,就像《八佰》中一河之隔的战争与租界无关,凸显民国风情也就理所应当了。这是讨巧的写法,也是避重就轻的写法。但这一点不仅仅是《旗袍美探》的问题,我们也不必苛责。
澳版的费雪小姐

马伊琍饰演苏雯丽
破案效率大大提升,剧集的节奏很快,这是优点。但也因为节奏太快了,所以对案件的刻画基本都是粗线条和梗概式的,没有太多复杂的本格推理的内容。悬念的揭晓基本都在最后关头,要么是人物愚蠢地自己露出马脚,比如第一个案件杀人凶手竟然把掺了砒霜的糖包放办公室;要么是经由美探之口,通过台词揭晓一些关键细节,比如第二个案件。很多关键信息都是靠台词交代
观众的推理参与感不强,基本就是看个热闹。好在《旗袍美探》也有热闹可看。案件虽然不够缜密,但也不至于漏洞百出,并且得益于制作上的投入和用心,还是营造出了不错的悬疑感。女主角有钱到让男主角咋舌
她又嗲又作。讲话嗲嗲的,姿态娇滴滴的,很会撒娇。

旗袍之美
可以说,《旗袍美探》的气质和质感,都靠苏雯丽烘托。虽然是新式女性,但也不影响苏雯丽娇滴滴;虽然妹妹的命案一直是苏雯丽的心结,但《旗袍美探》不暗黑沉重,也没太多理会那个时代的苦大仇深。它的整体基调轻松俏皮。二人有不错的CP感
高伟光饰演的探长罗秋恒又高又帅又聪明,外冷内热,每次苏雯丽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他总会出现。他很快也对苏雯丽产生好感,变成了深情的罗秋恒。几集过后,罗秋恒和情感互动戏,都可以察觉到爱意在流动,马伊琍和高伟光的CP感出乎意料的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