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查普曼(右二)与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左二)和主演罗伯特·德尼罗(左一)在《愤怒的公牛》拍摄现场。
迈克尔·查普曼1935年11月21日出生在纽约市,由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靠着岳父约瑟夫·布朗(Joseph Brun)的关系,原本对电影并无多少兴趣的他,迈入了电影行业。约瑟夫·布朗是出生在法国的电影摄影师,曾在1954年拿到过一次奥斯卡最佳摄影提名(《马丁·路德》)。1965年,约瑟夫·布朗为电影《谁杀了泰迪熊》(Who Killed Teddy Bear)担任摄影指导,并找来自己的乘龙快婿迈克尔·查普曼担任摄影助理。迈克尔·查普曼
虽非个人本意,查普曼慢慢也由摄影助理一路做到了摄影师,在此期间,他参与过《教父》、《大白鲨》等经典影片的拍摄,跟随哥顿·威利斯(Gordon Willis)等知名摄影指导,积累下大量拍摄经验。迈克尔·查普曼为《出租汽车司机》设计了大量色彩讲究的电影镜头。
不过,查普曼首次拿到奥斯卡提名,却还要等到四年后上映的《愤怒的公牛》。该片大量利用手持摄影,时动时静,配合着演员在拳击台上的闪转腾挪,制造出强烈的光影效果。尽管如此,那年的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最终还是旁落于电影《苔丝》。如今回看,两部电影的摄影风格自然各有千秋,但若论技术上的突破性和对于好莱坞新电影运动的贡献,恐怕还是《愤怒的公牛》更胜一筹。《愤怒的公牛》以黑白胶片拍摄而成,采用大量手持摄影。
想当初拍摄《愤怒的公牛》时,斯科塞斯和查普曼原本也试过用彩色胶片拍摄,结果发现效果无法十分满意。那时候,斯科塞斯已开始对电影修复和胶片保护产生兴趣,看着那些色彩斑驳的旧胶片,他和查普曼决定还是改用黑白胶片来拍,“那样的话,它就永远都不会褪色了”。如今重看《愤怒的公牛》(该片在1980年11月13日首映,今年正逢四十周年),《乡村骑士》的曼妙旋律和查普曼的黑白摄影,依然让人沉醉其中。查普曼曾凭借《亡命天涯》入围奥斯卡最佳摄影奖,但最终败给《辛德勒的名单》的摄影指导雅努什·卡明斯基。
除了以上作品外,在担任摄影指导的三十多年里,查普曼参与的电影还包括惊悚片《天外魔花》(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1978)、吸血鬼片《捉鬼小灵精》(The Lost Boys,1987)、喜剧动作片《幼儿园警探》(Kindergarten Cop,1991)、篮球片《空中大灌篮》(Space Jam,1996)、惊悚片《一级恐惧》(Primal Fear)和爱情片《六天七夜》(Six Days Seven Nights,1998)等。1987年迈克尔·杰克逊为歌曲《飙》(Bad)拍摄MV,邀请到马丁·斯科塞斯执导,而摄影指导一职自然也由迈克尔·查普曼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