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海报
《大秦赋》是《大秦帝国》系列的终结篇,此前2009年的《大秦帝国之裂变》、2013年的《大秦帝国之纵横》、2017年的《大秦帝国之崛起》,都是有口皆碑的佳作,它们或许不是历史正剧的巅峰,但《大秦帝国》系列绝对是历史正剧系列的巅峰。《大秦赋》由《大秦帝国之纵横》的编剧李梦执笔,联合执导《大秦帝国之裂变》的延艺执掌导筒。
此前三部《大秦帝国》,评价很高
《大秦帝国之裂变》主要以商鞅变法为核心,描写秦国由弱到强的经历;《大秦帝国之纵横》,秦国以张仪为相,连横破纵,在反击中寻求发展;《大秦帝国之崛起》,秦国以范雎为相,起用战神白起,逐渐确立了超级大国的地位。这一次《大秦赋》,分为《大秦赋之东出》和《大秦赋之天下》,主要讲述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等人辅佐下,通过铁腕政治,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故事。
嬴政(张鲁一 饰)
作为一部78集的长剧,《大秦赋》有得追。就目前播出的篇幅来说,《大秦赋》依旧保持着这部历史系列剧一贯的高水准。
嬴政的政治理想是“大一统”
段奕宏饰演的吕不韦政治理想是“大一统”
李乃文饰演的李斯政治理想是“大一统”
“大事不虚”也体现在整体历史氛围的真实上。虽然有观众认为《大秦赋》似乎不如之前三部那样“古朴”了,事实上,以前古朴的画风与拍摄条件和制作条件较差有关。《大秦赋》虽然更清晰更精致,但从城墙、兵器到场景的布置、服饰的色彩与版式、器物的形式与材质,都有细致考量。
更不用说实景拍摄的战争场面,不仅有着其他古装剧都没有的雄浑壮阔,更有着依据于古代兵书的排兵布阵。像秦军攻邯郸,战车、步兵、攻城兵各自列阵,骑兵传令,投掷兵种打头阵,之后战车和步兵压境。
所谓“比”,即历史精神的传达。正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立足历史、呈现历史、以史为鉴的同时,历史正剧也应观照现实,体现时代精神,找到时代的共鸣点。此前三部《大秦帝国》所讴歌的秦文明,是一种“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文明,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文明,是一种为了国家富强和统一上下一心、奋发图强、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文明。
这样的使命意识渗透到每一个秦人的生命中,他们意志坚定,心如磐石。剧中有一个冲突性桥段很直观地体现了这一点。平原君以嬴异人的妻儿为人质要求嬴异人在谈判中妥协,放弃城池的索取以换取妻儿性命。但嬴异人拒绝了,他含泪但铿锵地说道,“我王知我为救妻儿性命,是不会责怪我的,可是我姓嬴,大秦太子的嫡子,今代秦王行事,岂能置国置王于不顾……王命不可违,将士不可负,国事更不可误……今日你若杀我妻儿,来日我一定亲率秦军,攻破邯郸,毁你宗庙,你赵氏全族上下一个也休想活,凡天下赵氏之人,皆要为我今日死去的妻儿偿命。”
辛柏青饰演嬴异人,演技极好
这里稍稍离谱的是,嬴异人本也是赵氏,所以杀光天下赵氏之人说法显然有点不合逻辑。但剧集对人物、事件的把握都围绕着“六合同风,九州共贯”这一历史精神,是很准确的。
这一版吕不韦有更丰富的层次
总的来说,在当下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下,出现《大秦赋》这样的历史正剧,很不容易。且看且珍惜,也不妨多给一些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