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腕》海报
冯小刚导演此时面临着艺术创作上的转型。他刚从《甲方乙方》(1997)、《不见不散》(1998)、《没完没了》(1999)三部类似的爱情喜剧片中抽身,创作出了《一声叹息》(2000)这样在国际电影节中获奖,也颇有严肃和自我审视意味的小成本现实主义影片。这部《大腕》作为黑色喜剧题材,一方面延续了冯导善于写京味小品段子的特征,另一方面却颇有大片气象和国际化野心,不仅继续延用票房保证葛优老师,又从香港找来了关之琳合作,更有好莱坞不俗的演员唐纳德·萨瑟兰作为助演——他于2018年获得了奥斯卡的终身成就奖,可见是美国同行眼中当之无愧的老戏骨。顺便一提,影片还邀请到此时已半退休的歌坛超巨星王菲,和三宝等人一同创作了《白痴》,作为影片的推广曲。这些算广告营销策略也罢,或是实力创作的工业保证,都让《大腕》这部影片集合了不少真正的“大腕”,共同完善了影片的艺术质量。
而影片也从上映时豆瓣6点多的评分,在20年后悄然上升到了7.9,成了冯小刚导演作品中排名前列的佳作。也许当时的观众对于这样尖锐讽刺的电影,还有些不适应,但今天再看,原来光怪陆离的不止影片本身,甚至我们的周遭生活也充满了形形色色的黑色喜剧,有的甚至夸张程度还要超过影片的想象。当这个世界比艺术作品变得还要离谱的时候,观众也对影片略带前卫的喜剧风格有了更多的适应和好评。
《大腕》当日的创作环境,主要在于讽刺无处不在的广告植入、商业因素和过度营销对于本不该涉及的文化领域都在大肆入侵,终于把一个“国际大腕导演”的葬礼办成了广告招标会。放到今天再看,即使“广告植入”的商业环境已经不是主流,观众仍然能从无孔不入的网络直播中看到各种商业因子和带货逻辑,无论是正常的还是超过想象的作秀,吸引眼球的方式竟然真的可以像20年前的影片中所展示的那样离谱,明星婚礼或普通人葬礼上的表演竟然也成了家常便饭,原因无非都是背后经济利益的支撑。
影片主题和时代变化的暗中呼应,最集中的就是疯人院那段“关于房价”的台词。这个一气呵成的长镜头,是演员李诚儒老师的封神之作,而这个龙套甚至变成了李老师最被广大观众所熟知的“银幕形象”。这一段中甚至还有刚刚被冯小刚导演挖掘提拔的青年演员张涵予打了个酱油。关于台词内容,不再赘述,大家都耳熟能详,就当一个“疯人院”的笑话看最好。面对有些无从改变的事实,有时我们也只能笑一笑就过去了。因为即使认真,也没有解决之道。
《大腕》这部影片的可爱之处,就在于类似这样华彩的篇章似乎毫不费力,全似编导演们信手拈来。比如已仙逝16年的傅彪老师,当时在影片中一段“还没来得及给你们美国演员集体补钙”的表演,声情并茂催人泪下,获得葛优老师反手就是一个赞,“好演员,亲爸爸死了也就这样了”。这本是绝佳的讽刺,但也因为两位演员特别投入角色的表演,而成了一种纯粹演技的炫技之作,让观众觉得既新奇,又有点震动——原来好演员确实是可以把菜谱也念成悼词。
其实相较于主题的超前、若干段落的高光,作为一部影片,《大腕》似乎还有不少不够完美的地方。部分喜剧段落,和有些导演使力过度的表达——比如硬是要“打击盗版”那段,把影片分割成了一段一段的小品综艺,而欠缺了故事上的连贯性。同时影片主角尤优并不是一个全然黑心的葬礼策划人,也降低了整体的讽刺观感,在人物逻辑上也暴露出“试图左右逢源却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这些据后来导演冯小刚的采访所说,有不少设置是出于保护“观众喜爱的喜剧演员葛优”形象的考虑,以及“贺岁喜剧”这样的品牌,而无法在黑色风格上做到淋漓尽致。
但另一方面,冯小刚导演又是一个容易被大众低估的影视导演。就像《大腕》中极易被观众忽视的一面,是作为商业喜剧来说,所有人物在影片中展现出的夸张与写实的分寸感拿捏是非常准确的,展现出一个导演圆熟的讽刺喜剧功力,又有对于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深刻理解。
这些人物是无比鲜活的。仔细看那些不算喜剧的文戏,可以看到人物最真实的那面。这都说明冯小刚导演是个非常懂表演,没有刻意去压制演员,又能让演员呈现出自然表演的好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