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闽东之光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要闻 > 国际 > 正文

曾任两国央行行长,加下任总理能顶住特朗普兼并吗?

2025-03-10 09:45 中国新闻网  -  314021

   当地时间3月9日,加拿大执政党自由党的党领选举结果揭晓,经济学家马克·卡尼当选新党领,不日将接替特鲁多,成为加拿大下一任总理。

  卡尼曾在加拿大和英国都担任过央行行长,堪称金融精英。他如今即将开启主政加拿大的人生新篇章,却面临诸多棘手难题。邻国美国近来姿态强硬,频频施压,加拿大处境堪忧。

  在此困局之下,卡尼能否运筹帷幄,引领加拿大冲破困境,无疑将成为其政治生涯中的严峻考验。

  “学霸中的学霸”

  当过两国央行行长

  马克·卡尼1965年出生于加拿大西北地区的史密斯堡,6岁时随家人搬到阿尔伯塔省埃德蒙顿。他毕业于哈佛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并在牛津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可谓“学霸中的学霸”。

  卡尼的职业生涯始于高盛集团。2004年加入加拿大财政部后,他仅3年后就被任命为加拿大央行行长,带领加拿大渡过全球金融危机,也因此被英国“相中”,在2013年成为英国央行300多年历史上首位外籍行长。

  2020年,卡尼离开英国央行后,被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任命为疫情应对顾问,并在2024年9月成为自由党经济增长工作组负责人。

  卡尼的政策主张聚焦于经济复苏和应对美国贸易压力。

  他计划削减中产阶级税负,取消上调资本利得税,并计划到2030年,将国防支出提升至北约标准。

  卡尼还提出简化建筑审批流程和解决省际贸易壁垒,以推动经济增长。

  在对美政策上,卡尼强调反击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支持通过吸引投资和拓展贸易来应对美国的保护主义。

  内外交困

  卡尼“压力山大”

  按计划,特鲁多将于近期卸任加拿大总理一职,手续交接完成后,卡尼也将正式开启总理生涯。

  对加拿大执政党自由党而言,当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自2015年上台以来,特鲁多政府长期受到新冠疫情应对不力、房价飞涨和生活成本危机等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导致自由党在民调中一度落后于保守党。

  不过,自由党近期支持率有所回升,英国广播公司(BBC)分析认为,这与卡尼的参选不无关系。卡尼的加入让自由党“看到了新的希望”,他的专业背景和领导能力,被认为是自由党摆脱困境的关键。

  而更大的挑战,则来自南部强邻美国,特别是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

  特朗普政府近期将“关税大棒”挥向加拿大,甚至还多次声称,要将加拿大“变成美国的第51个州”,一系列举动让加拿大神经紧绷。

  加拿大《环球邮报》3月5日在社论中指出:美国正在将自身与其他国家割裂开来,特朗普“正在把美国变成一个孤立的国家”。

  加拿大媒体“环球新闻”也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激发了加拿大人的爱国主义热情,导致加拿大人集体抵制美国商品。卡尼在竞选中明确表示,他将采取更积极的策略应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等媒体分析认为,卡尼的经济背景和国际经验使他成为应对特朗普政策的理想人选。他强调,加拿大需要在经济政策上保持独立性,避免过度依赖美国市场。

  卡尼还计划通过吸引国际投资和拓展贸易,来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此外,他提出,加拿大可以利用其在能源、木材和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优势,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例如“切断向美国出口魁北克电力”,以应对美国的关税威胁。

  有分析认为,卡尼为自由党以及加拿大带来了新的希望,但能否抓住这一机会,还需看其能否在短时间内凝聚党内力量,并提出有说服力的政策。加拿大政坛的走向,将逐渐明朗。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加拿大新总理会是“政治素人”马克·卡尼?能否带领加渡过危机?
下一篇:火势猛烈!俄罗斯阿尔泰边疆区一行政办公楼发生火灾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