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身体还很硬朗哦!”“王伯,精气神很好啊!”10月10日,梅县区雁洋镇的一个小村庄——鹧鸪凹的一栋房子里热闹非凡,村民和政商界的友人纷纷过来看望一位刚回乡的99岁老人——王俊宏。
因为低调,王俊宏的名气在梅州可能并不大,但在鹧鸪凹他可是“人气王”,群众心里一直感激王伯的好,出钱出力在村里修桥修路修学校,把村里的年轻人带到自己的厂里工作,帮助他们在深圳安家落户……其实,这些只是王俊宏做的千千万万慈善事业的九牛一毛。几十年来,王俊宏已为家乡教育、文化、医疗、扶贫助学等公益事业捐资近2000万元。
1926年,王俊宏出生在缅甸,父亲是当地的侨领,4岁丧父的他由母亲带回家乡完成学业。22岁时他重返缅甸,经过努力他成为当地华人教育领域的标杆,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他与其他华侨代表一起受到了接见。1979年,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他带着家人到香港创业,随后又在深圳成立百嘉电子有限公司,成为当时深圳最大的钟表出口制造商之一。
“在99岁时回顾我的一生,有苦有甜。越发觉得加快祖国的建设,走强国富民之路是我们华侨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对祖国的经济建设助上一把力,就是我们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爱。”王俊宏动情地说。
从小立下教育救国志向
一头银色的头发,干净的白衬衫搭配黑色的长裤,拄着拐杖出场的王俊宏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了十几二十岁,“我老了,这两年眼睛和耳朵都不太好,希望您不要见怪。”这位99岁高龄的老人身上散发着知识分子的儒雅气质。
王俊宏4岁回国,在村里的民化学校接受了教育,奠定了他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基础。
“那时候我的老师都是具有进步思想的优秀教师,他们是地下党员。白天我认真学习,晚上我变成小老师,给村里的妇女上课,教他们认字。”王俊宏笑着说起小时候的趣事,一些细节他依然记得清清楚楚,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因受到老师先进思想的鼓舞,王俊宏还和老师同学们在田间地头自编、自导、自演小话剧,宣传抗日思想,“看到通过宣传教育产生的巨大的爱国力量,我更加确定了教育救国的宏伟志向”。
随着王俊宏他们抗日宣传活动的深入,影响越来越大,惊动了校长,要求他们离开学校,于是他们自立门户,成立了一间“贫民学校”,给那些没钱上学的孩子们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学生涌入了我们的学校。那个校长没有想到我们这批年轻人有这么大力量,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不得不将学校交还给了我们,这是我第一次在教育救国的理念下取得胜利。”
1948年,王俊宏接到了缅甸兄长的邀请,因缅甸华侨学校缺乏教师,希望他到那里工作。于是他便离开了祖国,回到了出生地缅甸。
“到了缅甸后,我先后在礼低强华学校、直塘逸仙中小学、直塘中华公学、纳不打华侨公学、仰光育侨学校任教,并成为缅甸华侨教师联合会常务工委,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在这段教师生涯中,我经历了风雨和磨难。”王俊宏说起那段日子,眼神里少了讲述青少年经历时的兴奋与光芒,更多的是历经苦难后的释怀。
1952年,王俊宏与当地爱国侨胞一起,创办一间宣传爱国教育的“逸仙中小学校”。在赴任的途中,他遭遇袭击,全列火车中了八枚地雷,死伤惨重,“我死里逃生,行李财物被抢夺一空。为了按时开学,我又继续出发赴任,逸仙中小学终于如期开学,在当地爱国华侨的大力支持下,校务得以慢慢发展。”
1956年,王俊宏又被调到了仰光,在东区39条街创办育侨学校,由于教师教学认真,学生进步很快,得到侨胞们的一致好评,因此家长们纷纷把子女送到该校读书。
令王俊宏感到骄傲的不仅是教出了许多出色的学生,还有当时国家领导人对他教育成绩的肯定,“我在缅甸从事教育的生涯中,多次受到来缅甸访问的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4年还和周恩来总理一起合影。”王俊宏骄傲地说。
回国生活几经辗转
正当王俊宏在缅甸华侨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1965年缅甸进行排华,他人生的转折开始了。
“我们的学校被查封了,孩子没有书读,这对极其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缅甸华侨来说打击是非常大的。我们就以住家为教室,继续教授华文,这样就产生了数百个华文教学点。”王俊宏说,但由于形势严峻,已经威胁到他们的人身安全了,于是,在国家的安排下,他全家五口人分为四次,分别在1965年、1967年春、1967年冬和1968年秋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王俊宏回忆,1968年冬天,他们全家终于团聚了,但却不得不与当时1000多名归侨奔赴惠阳潼湖华侨农场。“我的人生第二阶段开始了。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
农场建立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场内除了一排排低矮的土屋外,就是坑坑洼洼的土地,这里就是王俊宏一家的生活环境。当时条件极差,连夏天要挂蚊帐的绳子、竹枝、铁线、铁锤都没有,要买日常用品,都得到二十里外的集镇去买,生病看医生就得到十里外的场部医院去。
王俊宏的妻子朱婷芬与他一样都是教师出身,从未干过农活,但为了一家人不分离,也跟着他一起到了这里,“日子虽然艰苦,但能团聚我就很知足了,他走到哪,我和孩子就跟到哪。我很爱很爱他。”说到这里,朱婷芬老人深情地望着王俊宏,眼里闪着泪花。生活给了他们一家人重重考验,也让他们更加相爱和团结。
1978年,党的华侨政策让王俊宏一家的生活再次发生了改变。“上级批准我一家定居香港。”就这样,52岁的王俊宏携妻带子跨上罗湖桥,开启了他另一段奋斗史。
最初王俊宏在一个表厂里做搬运工,从事打包工作。“打包对于我这个五十多岁的人来说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每天要把几十斤重的箱子搬上搬下,非常吃力,这样的苦力工作我干了一年多。”
后来在别人的帮助下他转为从事测表工作。“但是因为我年龄大,眼睛吃不消,经常充血,在妻子和儿子的劝阻下,我离开了那家公司,来到一个大厦做管理员,但由于每天要在23层楼中爬上爬下,逐层检查,同样非常辛苦”,王俊宏初到香港便陷入了窘境。
虽然日子过得辛苦,但朱婷芬却表示那段日子非常开心,“我每天做好热腾腾的饭菜等着他下班回家,感觉到非常幸福。”
随着王俊宏的孩子长大开始工作,成了他的得力助手,他们一家的生活开始有了好转。
王海、王炜、王节进入钟表厂工作,熟练掌握了装配钟表的技术,并将手表装配带回家做,他们全家开始了加工手表的工作。“我经常鼓励他们,不要怕吃苦,要抓住机遇,发展创业。”王俊宏说,不论身在何处,他都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因为王俊宏一家做的手表走时准确,质量好,交货及时,深得老板的信任。为了加工出更多的手表,他们将家中的床当作工作台,做起了家庭加工场。“而我的妻子则负责全家的后勤,一家人齐心协力,日子虽然清苦,但非常充实和快乐。”王俊宏说。
在短短的几年中,王俊宏一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此时大陆已经改革开放,“前半生我走的是教育报国,我想,我的后半生能不能实业报国?这种愿望强烈地催促着我。”
坚定走上实业报国之路
怀着对祖国深深的爱,王俊宏再次将目光投回那个养育他的土地,他决定到深圳投资办厂。“当我再次走过罗湖桥时,望着罗湖海关的五星红旗,我的内心很激动。”
1986年6月,王俊宏与儿子王海、王节带着50万元资金,在深圳上步燕南路402栋与深圳南洋电子接插件公司合作创办了百嘉电子厂。这家厂很快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不久,香港时运达电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苏永强先生要求和王俊宏合作,1989年他们加盟了时运达,投资了2500万港币创立了时运达(深圳)电子有限公司。
“时运达(深圳)电子有限公司的成立使我的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很快我们的年营业额就达到了3亿多人民币,成为深圳出口量最大的钟表制造商之一。1994年我们获得全国钟表业第一张ISO9001质量认证书,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王俊宏骄傲地说。
经过多年努力,该公司形成了覆盖全球市场的销售网络,800多个经销商分布世界各地。连续多年被评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和深圳市百家最大工业企业。在国际上被誉为“最具实力的礼品供应商”,在美国礼品市场上排名第十一位。
在事业上风风火火的王俊宏始终没有忘记家乡人民。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鹧鸪凹的年轻人纷纷到他的厂里打工。当时公司员工有600多人,基本上都是客家人,其中来自鹧鸪凹的员工占了30%,这个小山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他厂里上班。
由于前半生从事教育事业,王俊宏待员工也像待学生一样,给他们很多的关爱:员工家里有困难,他二话不说拿出钱给员工渡过难关;员工生病了,他和妻子朱婷芬四处奔走找医生陪看病;员工想学更多的技术,他不仅给假,还出钱让他们去培训;员工到了适婚年龄,他们张罗着帮员工找对象……
员工进厂的第一课,总是王俊宏给他们上,他教育员工要爱国爱乡爱厂。他还立了一个规矩:员工每个月的工资要寄一部分给家里,如果谁没有寄钱回家,员工父母有反映到村主任那里的,王俊宏会在下个月的工资里扣除这部分,代替员工寄回家里。
因此,王俊宏每次回乡,村里的人都自发到他家看望他,屋子里坐不下了就在屋外站着,“王伯待我们是真的很好,1987年我就去他厂里上班了,如今我在深圳也安家了。我们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多亏了王伯的提携。”王良炬说,老板是他的贵人,也是他的恩师。
朱婷芬回忆,虽然管理着这么多员工,但从未见过丈夫发过脾气,对于做错事的员工,他从来都是耐心纠正,“他的性格很温和。他常说,他把员工当成学生,做错事也是正常的,要用心教好他们。”虽然离开教育岗位许多年,但王俊宏依然在工作中保持着诲人不倦的心态,受益的员工无不心怀感激。
心系故里反哺桑梓
“我终于可以为家乡出力做点事了。”这是王俊宏事业有成后的第一个念头。
1981年春,王俊宏赴港后第一次回乡。当时他到香港不久,一家人都还在打工,在社会底层拼搏。回到家乡的河对岸塔子岗准备渡河,看见渡船很破烂,便问船工:“这么破的船怎么还敢开啊?”船工无奈地说:“没办法,没有钱修啊!”于是便问船工买一条新船要多少钱,船工回答,要三四百元。
这个数字,在当时的梅县农村,无疑是一笔庞大的资金。王俊宏听了毫不犹豫地掏出500元交给船工,平静地说,“这500元送给你,去买一条新船。”船工顿时被眼前的情景惊住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船工颤抖着伸出双手,接过五百元,不断地说着感谢。
那年重阳,王俊宏再次回到家乡。又来到塔子岗下渡河,看到崭新的渡船,十分欣慰。于是又拿出3000多元,在塔子岗下建了一个“爱乡亭”,供过往的乡亲遮风挡雨。
从那时起,每年的清明、重阳、春节,王俊宏都要推掉一切事务,赶回梅县老家。少小离家的他,对家乡的那份情愫始终割舍不断,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令他魂牵梦萦。
“一个孩子不离开母亲的怀抱就不知失去母亲的滋味,一个公民不离开自己的祖国就不知道祖国的神圣。我作为海外归来的游子,更深知祖国可爱,家乡可爱。如今能为家乡建设出力,做点实事,我比什么都快乐。”王俊宏对国家、对家乡爱得深沉。
1982年,他给村里的民化学校捐款购置教学设备;1987年,他捐建民化学校礼堂;1990年,他为鹧鸪村老年协会捐建一座两层楼的会址;他还出钱为村民建加工厂,拉高压线,安装自来水……
1994年,王俊宏回乡到民化学校看望师生,看到有一幢教室墙体出现裂缝,马上组织校长和行政人员开会,会上他动情地说:“这是危房,要立即拆掉重建。我拿出30万元,你们抓紧点,不要让学生的安全出问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还出资让教师去潮州等地听课、参观、学习,他把深圳的汽车开回来,载着老师去外地学习。
“作为华侨,他不是钱最多的,但他对家乡是非常热心的,只要村里有困难的事有求必应。他对乡村水利、筑路、加工厂等各项事业建设和老人福利事业都热心捐助。”鹧鸪村的老书记王育庆说,过去的几十年,王伯为家乡所做的事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王俊宏的慈善不局限于鹧鸪村,他还捐资10万元设立“梅州市王俊宏教育助学专项基金”;捐资30万元设立“丙村中学王俊宏教育助学专项基金”;捐资10万元给广东扶贫教育基金;在五华县安流镇福江小学建了一座“时运达教学大楼”;支持深圳的城市建设,1992年投资4500万元成立“深圳绿美实业有限公司”,主营环保项目,而后将整个公司无偿赠送给政府,为深圳的环境保护作出卓越贡献……
王俊宏虽然低调,但为国家、家乡做的贡献大家都有目共睹。1999年,他受邀参加了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登上了北京天安门城楼;2003年,他被授予“中华爱国之星”荣誉。
曾经,他是诲人不倦的王校长,培育了无数英才,他还是叱咤商海的侨商,把握机遇创造财富。如今,他只是那个喜欢回家乡四处转转,走走看看,见到乡亲们就很开心的王伯。
缅甸出生,幼时回乡,青年离乡,老年再次回乡。王俊宏的一辈子都在与故乡不断地离别、重逢,每一次的离别他都为下一次的重逢积攒更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