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支持、马来西亚—中国文化艺术协会主办的2022年第二届国际武术视频大赛落下帷幕。本届大赛以“文化传承,武动世界”为主题,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中华武术爱好者踊跃参与,他们用视频弘扬武术,讲述自己的故事。
网络构筑新平台
“本次比赛有超过200个团体和个人报名参与,覆盖全球70个城市,年龄介于6岁至57岁之间,公众点击量超过了200万。”本届国际武术文化视频大赛工委会主席、马来西亚华人黄金水颇为自豪地介绍。相较于2020年举办的第一届国际武术文化视频大赛,本届新增个人赛,并设立人气奖,通过公众投票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谈到初衷,黄金水说:“武术源自中国,属于世界,非常值得发扬传承。我们意识到视频是最佳的宣传途径,既节省成本,又可以传播得更广。”
退役运动员、马来西亚华侨李辉认为,以视频方式推广武术,能够更好地探索中华武术的精神世界:“我花了半年的时间去备战吉隆坡的武术比赛,结果因为疫情一切都停止了。那段时间我停止训练3个月,去不了练功场,只能在家里待着。于是我开始思考武者修炼的内心境界,探索网络之于武术的机缘。正好通过脸书了解到这个比赛,于是就报名参与了,投稿的视频内容也是关于武术的精神世界。”
连续获得两次季军的马来西亚华侨马运康,也借视频大赛宣传他心目中的武术文化:“武术不是短时间形成的,必须要经过历史的沉淀。我认为,学习武术,一定要了解它的历史。长刀是中国历史上传承相对完整的一种武术器械,我在视频中以明代为背景,身着汉服、舞动长刀,不仅贴合历史,还宣传了汉服文化,这是普通的武术比赛很难做到的。”
中华武术代代传
在黄金水看来,推广武术要从小孩子开始:“本届视频大赛我们特别设立了少年组,有60个小孩子来报名,虽然他们的表演不比成人精彩,但可见武术已经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只要推广下去就会有更多孩子重视武术、爱上中华武术文化。”
“我是在读本地华侨幼儿园时接触到武术的,当时我一下子就爱上了它,并坚持习武至今。”14岁的马来西亚华人少年骆俊宏说,“一段时间后,我就开始跟着本地武术学院的师兄师姐们一起练习。上一届视频大赛我们学院进行了团体演出,本届大赛就是个人报名了。”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华人众多,武馆林立。黄金水介绍:“近年来当地很推崇武术,武术已经被列入全国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中,受到教育部和体育部的重视。很多学校开设武术班作为课外活动,武术教练目前有些供不应求了。”
“因为马来西亚没有人去做少林武术的推广,所以大约6年前我们就通过‘武术进校园’的方式,在当地的一些中学和华人学校推广。”少林禅武馆的华侨孟典民认为,自己作为武者应当有传承武术文化的责任,“我的孩子现在两岁,就已经开始跟着她的师兄师姐一起训练了。未来我也会让她继续学习武术、推广武术。”
出生于马来西亚的华人少年杜浚赫今年14岁,已经是吉隆坡武术队的武术运动员。因为自小喜欢舞狮,6岁便为扎实舞狮步伐基础开始学习武术。他介绍,他周围第二代、第三代华裔同学对于中华武术比较了解,而其他民族的同学则接触不多。“不过马来西亚的各族人民大多知道中华武术。”他说,“如果我们有公开的商业表演,就能让更多当地民众认识中华武术。”
友谊桥梁心连心
虽然比起线下比赛少了几分激情,但李辉仍很推崇视频比赛:“通过视频这种方式,可以让全球的武术爱好者都参与进来。我已经参与了两届视频大赛,很有收获。在此过程中,我认识了世界各地的朋友,还和一个德国的武术爱好者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我们虽然远隔万里,但是经常交流一些武术心得。”
“武术也是艺术,我们团将舞蹈表演融入武术,成为颇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团体。”在李劲松武艺团团长、马来西亚华人李劲松看来,以视频的方式进行比赛虽然少了临场感,无法感受到现场观众的掌声和欢呼,但是可以展现不同的地域特色。
“我们这个作品反映了许多当地的文化特色,比方说,我们去罗浮州的皇宫拍摄影片的其中一个场景。影片中还有新建的体育场以及许多都市景观,都很能反映出我们罗浮州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发展。”李劲松说。
“我们在很多地方都开设了训练场所,”孟典民介绍,“很多友族来参加我们的武术活动,比如印度的朋友、马来族的朋友等。我认为我们的推广还是有效果的,学员们都非常热情。”视频中,印度籍的学生完整地演示了一套刀法,清劲刚健。
“我们希望未来视频大赛能够成为一项定期赛事,成为本地区的文化品牌。”黄金水表示,视频大赛没有门槛,人人都可以参与,这能为每个学习、向往中华武术文化的爱好者提供展示的平台,让更多人感受中华武术的魅力。(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