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生态治理的中国奇迹”系列报道广受关注
中国的“颜值”与“气质”
博茨瓦纳是一个干旱的内陆国。7月的一天,博茨瓦纳农业部部长迪克洛蒂询问环球广域传媒集团总裁、旅非侨胞南庚戌:“沙漠里能种什么?怎么种?中国是怎么做的?”
“可以先用‘草方格’固沙,再种些耐旱植物。”南庚戌脱口而出。
南庚戌详细讲解着治沙方法,迪克洛蒂啧啧称赞。“这些方法是我在几篇报道里看到的。”南庚戌微笑着说。
南庚戌所说的,是本报近期推出的“生态治理的中国奇迹”系列报道。6月10日至8月13日,本报推出28期报道,用生动、鲜活的故事,展示了中国的“颜值”与“气质”,在海内外引发热烈反响。
找到了“追剧”的感觉
最近,朱仁斌找到了“追剧”的感觉,不过,这个“剧”不是电视剧,而是“生态治理的中国奇迹”系列报道。
朱仁斌是浙江安吉县递铺街道鲁家村党委书记,也是系列报道中的一位故事讲述者。“这组报道在我的朋友圈里‘刷屏’了,我是追着读完每一篇文章的。”朱仁斌说。
安吉县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童师祥也是这组报道的忠实读者,他说:“文章既有思想高度,又有故事性,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读完阿拉善林业人防沙治沙的报道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沙产业开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小珊内心充满感动。文章里出现的是她的身边人、身边事,“在生态脆弱地区植树造林,实属不易,报道真实感人!”
在大洋彼岸,傅昊也是这组报道的“粉丝”。傅昊在加拿大温哥华一家大型银行担任资深投资理财顾问。他平日很忙,较少有时间深度阅读文章。傅昊最初被系列报道的精美配图所吸引,于是,他决定读一读文字。读完后,傅昊收获颇丰,“我来加拿大10年,中国很多地方的生态环境居然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南庚戌同样收获了很多,他不只是了解到了“草方格”治沙,还有“绿锁沙海”的毛乌素、“绿色接力”的塞罕坝……“这组报道是‘生态秘籍宝典’,有了它,我跟外国官员交流时底气更足了。”南庚戌说,“全球1/4新绿来自中国,这是怎样的中国贡献!”他的言语里充满自豪。
除了自豪,俄罗斯华侨华人青年联合会会长吴昊还读到了乡愁:“报道用一个个平凡的人物和动人的故事,忠实记录下中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足迹,勾起了海外同胞深深的乡愁。”
激起了更大干劲儿
“爸,这报道里说的林子,不是你跟林场伯伯们种下的吗?”
6月15日,陕西榆林国营小纪汗林场场长罗向军,收到了儿子罗腾淇转发的一条报道链接。当天,本报刊发了榆林茫茫沙海变绿洲的故事。儿子很少问及治沙造林的事,这次竟主动询问,罗向军感到了意外之喜。
报道很快在榆林林业系统内传开了。靖边县林业局贾治鹏专门收藏了一份当日的报纸。“我要留给娃娃读一读,让他知道毛乌素曾经的样子,让他知道一代代人的付出。”贾治鹏说。
造林人向来行胜于言、埋头苦干。罗向军说:“有时连家里人都不理解自己。报道把咱林场人的努力都写出来了!”
6月27日,本报报道了甘肃庄浪县修梯田的故事,这让庄浪县水保站职工王沛深受鼓舞。作为年轻人,他并未经历过梯田修筑,但是,从报道中,他读到了一种精神。“这种天不怕地不怕、誓叫荒山披绿装的精神,将激励一代代人不断奋斗。”王沛说。
最近,徐杨成了圈内的“名人”。他是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员工,系列报道中写了他操控无人机查溯沿海排口的故事。文章见报后,很多人称徐杨为“科技治污小能手”。
徐杨说,“奋战在一线的环境科技人员数不胜数。这次报道对我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今后工作更有干劲儿了!”
成为了一张新名片
天津、陕西、江苏盐城、广西北海……这两个月,不少地方的官方公众号发文时,都使用了这样一个开头:“头版+整版!”
6月26日,“盐城发布”写道:“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整版!报道盐城湿地保护,向世界展示黄海湿地上创造的‘生态治理的中国奇迹’。”网友们留言说:“一直热爱着家乡”;“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值得全世界欣赏和品味”……
那几天,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员吕士成,经常收到外地同行发来的信息。“都是看到对盐城湿地的报道后,来点赞的。”吕士成说。
在天津,系列报道中的《治好一河水,“甜”了一座城》被《天津日报》《今晚报》全文转载,广播电台播发,“津云”App置顶推荐。
在陕西,系列报道中的《“绿进沙退”看榆林》被《陕西日报》全文转载,西部网重点推荐。
在云南西畴县,这组系列报道成了当地一张新名片。8月11日,国务院扶贫办调研组来到西畴县,当拿到介绍资料时,他们发现,有两篇报道被放在了显眼的位置。这两篇报道正是本报系列报道中的两篇。
西畴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这两篇报道阐明了石漠化地区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之间的深刻关系,有理念、有故事,可以让调研组一目了然地了解“西畴精神”。
不仅在被报道地火了起来,这组系列报道还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网媒转载,取得良好的二次传播效果。
(本报记者 潘旭涛 王俊岭 贾平凡 叶子 张一琪 李婕 孙亚慧 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