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有福之州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要闻 > 中国 > 正文

中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021-05-16 11:19 新京报  -  3384

  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贺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据新华社电 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任务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你们勇于挑战、追求卓越,使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卓越功勋!

  习近平强调,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精心组织实施好火星巡视科学探测,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精心推进行星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火星着陆情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现场宣读了习近平的贺电。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1年2月10日成功实施火星捕获,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2月24日探测器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开展了为期约3个月的环绕探测,为顺利着陆火星奠定了基础。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中国国家航天局与欧空局、阿根廷、法国、奥地利等国际航天组织和国家航天机构开展了有关项目合作,将共同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对火星演化的认知、了解生命起源等贡献智慧和力量。

  贺电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任务的全体同志:

  在迎来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取得成功,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你们勇于挑战、追求卓越,使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卓越功勋!

  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精心组织实施好火星巡视科学探测,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精心推进行星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

  2021年5月15日

  ■ 释疑

  天问一号携带13种科学载荷

  可进行火星空间环境、地表形貌特征、土壤表层结构等研究

  5月15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实施两器分离,随后,着陆器成功穿越火星大气在火星表面实现软着陆。成功着陆后,“绕”“着”“巡”的串联任务终于进行到最后一步,开启了红色星球的探索之旅。

  1

  祝融号可通过振动将沙尘抖落

  火星的环境是出了名的恶劣,要想完成使命,火星车首先得活下来。这就需“祝融号”足够强大。

  航天五院总体设计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的案头,摆放着一枚精美无比的蓝色蝴蝶标本。火星车的设计灵感,便正是来自这枚蝴蝶:无线电成了蝴蝶的复眼,天线成了蝴蝶的触须。

  中国曾数次造访月球,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月球与火星最大的不同,便在于月表近乎真空,而火星有大气层。这会大大增加探索火星的难度。

  如果只是看图片,火星的地貌似乎与地球上的沙漠戈壁无异。事实上,火星上的风速可达每秒180米,这几乎是地球上特大台风风速的三倍还多。这如野兽般凶暴的烈风会掀起大量的沙尘、石块,形成特大沙暴。让“蝴蝶”的眼睛蒙尘,翅膀不再灵活。面对这样的情况,设计师使用了一种新型材料,这种材料不易沾上灰尘,即使沾上,也可以通过振动将其抖落。火星表面还密布着石块等障碍物,这就使得火星车的行驶需要更加的“小心翼翼”,以免被障碍物卡住造成操作的迟滞。那如何让火星车的每一步都走得更加稳妥呢?在航天五院的实验室中,有一台一模一样的火星车。当在火星上遇到复杂的路况时,地球上的火星车将对火星路况进行模拟行驶,确认无误后才会发出指令。

  2

  13种科学载荷完成五大使命

  着陆后,进入舱将着陆信息通过环绕器转发地面。进入舱和火星车先后完成坡道及太阳翼天线展开,火星车将在第一时间将成功展开的消息传回地面。一切准备就绪后,火星车将自主地驶离进入舱,抵达火面,开始新的征程。

  除了常规的通信、能源(太阳能帆板)、支撑结构、动力系统等部分外,“天问一号”整体上携带了13种科学载荷。

  其中7个在火星上空的环绕器上,分别是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火星矿物光谱探测仪、火星磁强计、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6台分布在火星车上,分别是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火星表面磁场探测仪、火星气象测量仪、地形相机。

  它们共有五大使命,主要涉及火星空间环境、地表形貌特征、土壤表层结构等研究,将给中国带来火星的第一手资料。其中,与气象有关的研究项目将收集有关温度、气压、风速和风向的大气数据,并研究火星的磁场和重力场。

  3

  天问一号着陆前在轨道上运行3个月

  在2020年7月火星探测窗口发射的3颗探测器中,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和美国的毅力号探测器均需在火星表面的软着陆任务。然而与毅力号直接实施火星表面软着陆不同,在“天问一号”两器分离前,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火星环绕器首先在停泊轨道上运行了3个月,想要搞清楚“天问一号”预选着陆区探测到底是如何开展的,就要先弄清楚两个问题。

  与已经成功进行了多次火星探测任务的美国相比,我国在“天问一号”探测任务之前,尚不掌握第一手火星环境资料,对火星的地形地貌、天气环境等各方面情况尚不熟悉。因此在本次任务中,根据全球已公开的数据,在任务规划中首先预选出一个首选着陆区以及一个备选着陆区,并通过环绕器环绕火星的方式对预选着陆地点进行探测。

  在被火星引力捕获后,环绕器在停泊轨道开展对预选着陆区为期3个月的观测。通过获取的第一手探测数据,环绕器对预选着陆区的环境条件进行进一步确认,同时获取着陆区的地形、沙尘暴天气等信息,为探测器实施软着陆提供进一步保障,确保探测器在着陆过程中的安全。

  为了保证探测效果,八院火星环绕器研制团队设计的环火停泊轨道为回归轨道,即每圈轨道的近火点均位于首选着陆区的正上方,这种轨道设计可以使探测器每次运行到近火点时均可以对着陆区进行详查。

  509所环绕器总体设计师介绍,环绕器对预选着陆区的探测包括地貌、天气两个主要方面。通过高分辨率相机、中分辨率相机、光谱仪等载荷的探测数据,火星环绕器生成火表遥感图像,随后以遥感图像为基础,对火星表面的地形地貌(如坡度、凹坑、石块等)进行辨识分析,并绘制得到火星表面高程图。地面科研人员利用这些坡度、高程、石块丰度等火表关键特性参数可以开展三维高精度建模,并进行着陆仿真验证,确保预选着陆点的地貌条件充分适合探测器的软着陆及后续火星车的巡视探测任务。

  环绕器在停泊轨道执行预选着陆区探测任务中也会对火星的天气情况进行监测。由于火星表面天气恶劣,每年都会形成几场大的沙尘暴。沙尘暴可能会改变着陆巡视器下降过程的动力学参数,影响着陆过程的安全性,同时,沙尘粒子可能会附着在探测器的表面,甚至钻入探测器内部,造成各类仪器设备故障。

  同时,由于“天问一号”携带的火星车采用太阳能帆板的形式供电,大量沙尘会覆盖在太阳能电池片的表面,降低发电效率甚至导致发电能力丧失。对于火星车来说,失去能源供应无疑是致命的。因此,通过停泊轨道3个月的预选着陆区探测,八院火星环绕器研制团队可以对火星的天气情况,尤其是沙尘暴的动向进行监测,从而避开恶劣的火星天气。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中国星际探测实现从地月系到行星际跨越
下一篇:中国入世20年:为维护多边世界做出重大贡献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