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要闻 > 美国 > 正文

国际救援专家很遗憾:美国佛州塌楼搜救“浪费太多时间”

2021-07-19 09:48  新华网   - 

  新华社墨西哥城7月17日电 6月24日凌晨,美国佛罗里达州一栋12层住宅楼发生局部坍塌,至今已有23天。自事故发生一小时后至7月7日停止搜救工作,救援人员没有找到任何幸存者。第一时间前去增援却“无功而返”的国际救援专家告诉新华社记者,对这样的结果深感遗憾和痛心。

 

  过去10天,事故现场的工作重点已转为挖掘遗体和清理废墟。当地官员说,已发现的97名遇难者中,92人身份已确认,这项工作已接近尾声。

  “如果他们能及时行动、及时进入现场展开救援,可能有机会救出一些人,但他们浪费了太多时间。”墨西哥“阿兹特克鼹鼠”救援队创始人埃克托尔·门德斯告诉新华社记者。

  墨西哥“阿兹特克鼹鼠”救援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民间救援组织,有300余名成员,曾参与过1985年墨西哥城8.1级地震、2010年海地大地震、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等重大灾难救援行动。

  现年74岁的门德斯,一直清楚记得1985年他从地震废墟中救出3名被困人员的情景。拥有丰富救援经验的他,对此次救援人员没有救出一名幸存者的结果表示遗憾。

全球连线 | 国际救援专家很遗憾:美国佛州塌楼搜救“浪费太多时间”

  这张当地消防局6月25日发布的照片显示,救援人员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戴德县发生局部坍塌的住宅楼废墟上搜救。新华社发(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戴德县消防局供图)

  佛州住宅楼坍塌事故发生第二天,门德斯和队友就从墨西哥火速赶到当地。但在他看来“太多的规矩”“太多的官僚主义”把他们挡在了隔离带以外。直到搜救工作停止,他们也未能获准进入。

  “当地官员说他们已有足够人手,而且都是最精锐的力量,这显然不是事实。救援开始几天后,参与行动的成员已经累了。抢险救灾是团队合作,向他人特别是有资质的外援请求帮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门德斯说。

全球连线 | 国际救援专家很遗憾:美国佛州塌楼搜救“浪费太多时间”

  这张当地消防局6月25日发布的视频画面截图显示,救援人员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戴德县发生局部坍塌的一栋住宅楼废墟上搜救。新华社发(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戴德县消防局供图)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事故发生后,地方政府足足花了16个小时“走程序”,才获得联邦救援资源,延误救援时机。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评论称“这简直就是在杀人”。

  很多美国网友也对搜救工作的效率提出质疑。一些网友甚至气愤地把搜救比作“考古”。地方政府解释说,废墟出现火灾、当地天气恶劣,废墟本身十分脆弱、存在安全隐患,这些因素拖慢了搜救。

  不过,门德斯认为:“救援人员总是暴露在危险之中,火灾、有毒物质、漏电、雨水……当建筑物出现晃动,而我们还在其中时,我们肯定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但这些不能当作救援行动缓慢的借口。”

全球连线 | 国际救援专家很遗憾:美国佛州塌楼搜救“浪费太多时间”

  7月7日,人们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戴德县的住宅楼坍塌事故现场附近的纪念墙前相互安慰。新华社发

  最让门德斯揪心和无奈的是,眼睁睁看着那些家属焦急等待,一天天陷入绝望。

  有些家属听说过“阿兹特克鼹鼠”救援队,也强烈要求当地政府允许“阿兹特克鼹鼠”救援队参与搜救。“美国总统拜登视察现场时,就有一块标语牌上写着:让鼹鼠救援队进入现场工作。”门德斯说。

  但最终,门德斯和队友还是只能带着遗憾返回墨西哥。(记者:朱雨博、王钟毅、李家瑞;剪辑:王沛、李家瑞;编辑:赵晖、钱泳文、金正)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伊朗外交部称已与美英就交换在押人员达成协议 美方否认
下一篇:全球多地“一苗难求” 美国囤积的疫苗还在“吃灰”?!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