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金融时报》消息,《金融时报》资深评论员、专栏作家塞缪尔布里坦(SamuelBrittan)去世,享年87岁。 塞缪尔布里坦在《金融时报》上写的专栏文章,对于那些想了解过去50年经济
六大板块、百场活动 聚焦文学的力量 第五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在京启幕 金秋十月是丰收的季节,同样也是文学的季节。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市文联共同主办的北京十月文学月
广州考古发现先秦时期在内188处古代文化遗存 为研究广州建城历史提供重要线索 本报广州10月14日电 记者雷爱侠、吴春燕 日前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广东广雅中学莲韬馆复建
跨界潮玩助力文化传承与再生 本报讯(记者 李洋)持续20余天的北京国际设计周国际潮流文化展,近日在万科时代中心望京的中庭和地下一层落幕,活动期间共吸引逾5万人次现场观看
中新社潮州10月14日电 题:古老潮文化浸润城市肌理 潮州展千年古城魅力 中新社记者 张见悦 程景伟 一场秋雨过后,潮州古城空气格外滋润清爽。当地民众依然沉浸在激动与振奋中。外
电影正成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光影大使 新华社西安10月13日电(记者杨一苗、蔡馨逸)讲述一对青年人自我救赎的电影《黄猫》,在此间举行的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上,成为特别推
宋体,黑体,楷体,仿宋这些熟悉的汉字字体,早就悄无声息地渗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当你翻开书本阅读,或是在电脑键盘上敲下一个个汉字时,可曾想过,这些汉字字体从
徐本江创作的丰收题材石雕 刘栋 摄 徐本江创作的丰收题材石雕 刘栋 摄 徐本江创作的丰收题材石雕 刘栋 摄 徐本江正在对作品进行保养除尘 刘栋 摄 徐本江正在对作品进行保养除尘
在法兰克福书展开幕之际,10月12日,德国作家安妮韦伯(Anne Weber)的作品《安妮特,一部女英雄史诗》(Annette, ein Heldinnenepos)获得了2020年德国图书奖(German Book Prize)。 《安妮特,
四代工匠传承印刷体书写技艺,宋体黑体楷体仿宋皆诞生在此 上海是现代汉字印刷字体发源地 ■本报记者 施晨露 用手机发微信、翻开书本阅读当一个个汉字如同空气一般出现在你眼前
收藏近10万件中国老物件,这个美国律师在黎里古镇开中国文化博物馆 我实现了我的中国梦 ■本报记者 陈抒怡 只要有时间,美国人杜维明就会和两个中国朋友一起骑着电瓶车出门探险
中央歌剧院副院长、女高音歌唱家幺红回忆意大利留学经历。 意大利歌剧在中国蓬勃发展女高音歌唱家幺红180次唱响《图兰朵》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张国成):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典
被誉为中国大运河糯米大坝的华家口夯土险工。 张帆 摄 中新网衡水10月13日电 (崔志平 张帆)一条中国大运河,半部沿岸发展史。13日,中新网记者在京杭大运河河北景县段安陵镇华家口
非官方保护的古佛像可否擅自修复?专家:若为文物或将追责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赵实 实习生 李哲 10月12日,一场名为我佛的艺术展在网络上引发了争议。该展览展出的是青年艺术家褚
诗本身就是灵魂性的东西,一切是从诗人的灵魂里来的。 面对主持人、出版人汪家明的提问,诗人灰娃接连三次强调了诗与灵魂,也赢得了三次热烈的掌声。10月11日下午,上海民生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