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闽东之光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旅游 > 正文

外媒关注“中国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消费目的地”

2025-05-13 09:13 中国新闻网  -  233342

  外媒关注“中国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消费目的地”——

  中国“假日经济”活力涌动(国际论道)

  今年“五一”,是中国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后的首个“五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1089.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同比增长28.7%;外国游客出入境111.5万人次,同比增长43.1%……

  表现亮眼的2025“五一”数据再次成为全球观察中国的窗口。从“票根经济”到免签政策,从县域旅游到跨境“双向奔赴”,外媒透过中国“五一”假日样本,关注中国“假日经济”活力。

  消费场景创新与下沉市场崛起为境内外游客带来丰富体验

  今年“五一”假期,各地创新消费场景,为境内外游客带来丰富体验,同时以县域旅游为代表的下沉市场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

  美国“精奢商业观察”网站发布报道称,中国消费者在首个大假期考验中经受住外部不确定性考验,中国消费者今年“五一”假期纷纷光顾商场和餐馆。全国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荷兰国际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宋林说:“消费者对成本控制的偏好持续表明,信心仍有提升空间。”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中国多家旅游平台发布“五一”出游报告。报告显示,小城居民和“新银发”一族成为今年“五一”消费升级意愿最强的群体。19至22岁大学生、60岁以上老年旅客增幅最高;三线及以下城市和县城居民增幅高于一线城市,反向游、文化+旅游类景区门票预订同比增超四成。

  同样关注下沉市场的还有美国“旅行与旅游世界”网站,该网站发布文章称,前往中国旅游的游客预订量强劲,行程也从常规路线扩展到了贵州和云南等目的地——这些地区以其多元的民族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地道的当地风情而闻名。

  美国世界新闻网认为,中国“五一”假期消费成绩亮眼。报道称,“五一”假期,中国服务消费持续升温,餐饮文旅市场红火,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明显。此外,中国国内旅行消费和国外出行消费也呈现良好发展趋势。

  入境游、出境游热度双升,过境免签、“即买即退”等政策提升便利度

  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1089.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同比增长28.7%;其中,外国游客出入境111.5万人次,同比增长43.1%。中国出境游、入境游市场热度双升。

  阿联酋通讯社报道称,随着国际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中国文化旅游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分析称,为境外旅客提供多元化的购物选择和更加优质便捷的退税服务,有效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同时,有助于激发入境消费活力。中国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消费目的地,不仅促进中外经贸人文交流,还助力国内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与促进。

  美国《环游世界》指出,前不久,美国网红“甲亢哥”的社交媒体内容推动酒店搜索量增长200%,而签证便利化、即时退税等政策进一步降低入境门槛。韩国《亚洲日报》报道,中国出台利好政策助推“五一”入境游大幅增长。2025年以来,中国的入境游呈现出爆发增长的态势。同时,在近期出台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一系列利好举措的助推下,“五一”假期入境游人数迎来大幅增长。

  英国路透社报道称,“五一”假期被视为消费者信心的晴雨表。“五一”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保障1089.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其中,内地居民出入境577.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1.2%。颇受中国人欢迎的“微信”假期支付交易笔数同比增长超10%,内地用户境外微信支付交易笔数同比增长37%。

  据美国“旅行与旅游世界”网站分析,随着五月假期掀起一波新的旅游热潮,中国和欧洲之间的旅游业正在强劲复苏。一方面,欧洲游客正在重新发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中国游客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入、灵活、精致地体验欧洲之旅。

  文旅业态升级,推动旅游业与交通、科技等跨界融合

  前不久,联合国世旅组织秘书长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维利表示:“中国无论作为客源市场还是旅游目的地,都是世界真正的旅游业领军者之一。同时,在旅游业的数字化转型方面,中国无论在公共还是私有领域都居于领先地位,并支持其成为国际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不少外媒关注到今年“五一”中国文旅业态的升级趋势。

  西班牙《先锋报》注意到,中国许多旅游景点引入人形机器人,为游客提供导游甚至表演服务,给人们带来惊喜。

  新加坡《联合早报》还关注到“五一”期间,重庆市荣昌区开放政府机关食堂与停车场,吸引游客排起长龙。

  美国“旅行与旅游世界”网站报道称,中国现代化的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了其吸引力。高速铁路网络、无现金支付系统以及便捷的公共服务,让游客能够安心地独立探索。对于首次来到中国的游客,这些便利设施无疑为探索这个全球最多元化的旅游目的地增添了一层保障。

  “五一”假期的中国“双循环”样本,既是中国经济韧性的缩影,也是全球化新叙事的一部分。中国正以更开放的姿态,将国内市场的活力转化为全球增长的动能。正如美国“旅行与旅游世界”报道所言:“凭借支持性的签证框架、数字化创新以及对文化体验的共同渴望,旅游业的黄金时代已然到来,它将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带来可持续的经济效益。”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河南济源黄河三峡景如画 游客尽享自然之趣
下一篇:没有了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