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有福之州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文化 > 正文

立冬吃饺子,还是冬至吃饺子?

2024-11-08 09:10 中国新闻网  -  568802

  饺子,那是许多人餐桌上的常客,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日常生活里,人们总能找到一个吃饺子的完美理由。

  比如,过年要吃饺子、正月初五“破五”吃饺子……就连立冬节气,据说也得吃顿饺子。不过,有人略感疑惑,说自己家里是冬至吃饺子;也有人说,“我们家只要过节都吃饺子”。

  饺子承载了无数美好的回忆和寓意。那么,到底是立冬吃饺子,还是冬至吃饺子呢?

  到底哪天吃饺子?

  为何立冬节气要吃饺子?有一种说法称,饺子谐音“交子”,有“交子之时”的寓意,意思就是说,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

  有句话不少人都听着耳熟,即“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而在另一句俗语中,吃饺子的时间换成了冬至,“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虽然在这两句话中,吃饺子的时间不一致,但大致原因差不多:人们认为,水饺外形很像耳朵,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如果从全民饮食的角度来看,“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更为普遍。“立冬是个时间概念,吃饺子不是庆祝,更多地是为了提醒人们,冬天来了,要开始为过冬做准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娟说。

  她解释,饺子到底是冬至吃还是立冬吃,没有一定之规,地域不同,习俗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是冬至吃,有的地方是立冬吃。

  正所谓秋收冬藏,冬天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饮食习俗与人们对季节和时间的感知有关,无论吃饺子、馄饨还是汤圆,都是人们顺应天时的表现。

  立冬吃饺子,也有养生的意思。在物质条件并不丰富的古代,进入冬天后,食物逐渐开始匮乏,人们为了保证身体获取充足的能量,会多吃一些有营养的东西,“进补”一俗由此而来。

  饺子,为啥受欢迎?

  逢年过节,甚至是在日常生活中,饺子是许多人家餐桌上的常客,以至于有人感叹,“怎么感觉过什么节日都要吃饺子?”

  节日的那一碗饺子,往往有着吉祥美好的寓意。有客人自远方而来,吃顿饺子,接风洗尘;过年也要来上一碗饺子,象征团圆美满。

  不仅如此,如今很多人家过年吃的那顿饺子,里头还会包上一个“钢镚”,谁吃到了,便意味着新的一年会交好运,心想事成。

  在中国,对于“吃饺子”这件事,北方人似乎比南方人表现得积极性更高一些,而这,大概跟不同地域种植的农作物,以及风土人情等等都有点关系。

  “以往北方种小麦比较多,北方人大多擅长做面食,吃面食也比较多,饺子就比较普及。”王娟解释,南方种植稻米多,饮食上可能就没那么频繁地吃饺子,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民俗专家萧放亦曾表示,过节吃饺子的习俗确实主要存在于北方,比如冬至、立冬等等,除夕吃饺子则是取“交在子时”之意。古代南方的习俗中不太会吃饺子。

  立冬的“打开方式”

  立冬过后,草木凋零,蛰虫休眠。除了吃饺子之外,每到此时,酿酒、腌菜……人们为冬贮忙碌着。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也是一项风俗。王娟说,这种酿酒是季节性的,过去人们会在秋收之后,用新鲜的农作物制作各种食品,庆祝丰收。入冬后气温低,也比较适合酿酒。

  与现代不同,古代对时间的划分并不是特别精准,那时人们的生活节奏比较慢,往往是以传统的二十四节气等为依托,建立一种时间秩序,去管理日常生活。

  “如果查阅史书或者历代历法书籍时,涉及二十四节气,一般会注明天象以及物候状态。”王娟解释,因此许多节气习俗,也与“时间节点”关系密切。

  她认为,节气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人们对生活、对时间的很多感受,会通过饮食、娱乐活动等表达出来,这也是传统风俗能够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完)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法国典藏珍品“对话”中国文物 在沪演绎“满庭芳菲”
下一篇:汉语桥|他们缘何着迷于中国?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