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闽东之光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文化 > 正文

旅美华侨传承百年技艺:万物皆可“漆”

2025-03-14 11:52 中国新闻网  -  186925

  为打火机上漆,在木球上刷漆、镶嵌蛋壳,制作漆珠……13日,走进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竹岐乡榕西村的太古大漆脱胎漆器空间艺术馆里,十余位年轻的漆艺师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

  “在这里,万物都可‘漆’。”漆艺从业者、旅美华侨程千帆如是说。

  大漆,又名天然漆、生漆,是从漆树上采割下来的纯天然涂料,也是制造脱胎漆器的主要原材料,具有防腐蚀、耐酸、耐碱、防潮、耐高温等特性。福建福州,是中国的漆艺创作重镇,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漆艺的传承行列中来。

  “我们家是漆艺世家,到我这是第四代了。”据了解,程千帆的父亲程喜年轻时曾转行做包装与设计行业,9年前,程喜意识到漆艺需要传承,而后开设了大漆工厂。程千帆说:“受父亲的影响,我们也想回国一起做好这个事业。”

  程千帆是一位“00后”漆艺工作者。在他看来,原来工厂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大众渴望的是更有艺术感的体验。于是,他与哥哥程功雄开始引进年轻的漆艺师和设计团队,在“大漆+”上下功夫。

 

  正如程千帆说的“万物都可‘漆’”,在太古大漆脱胎漆器空间艺术馆里,漆艺师俯首为打火机、木球、保温杯、茶杯等上漆。“00后”漆艺师刘莹说,在传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去做创新,让这份工作更有意思,也让产品更具设计感和艺术感。

  “现在做的产品更有创意、更有想法,对于我个人而言,也在不断成长。”从事漆艺行业已有20多年时间的漆艺师江海英感慨道,每次与团队里的年轻人一起创作出新的作品,都会觉得惊喜和惊艳。

  “为了让漆艺作品更符合大众的需求,需要用很多抽象的形式去表达,让产品更有艺术感。”另一位漆艺从业者何宛蓉于2022年从美国回国,后一直研究如何在时下热门的短视频平台、新媒体平台传播福州漆艺文化。

  在她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小众,“商业”与“艺术”的结合,正成为市场的自然选择,例如做直播,非遗产品要卖得好,这个产品一定是好看的、质量上乘的,人家才愿意买单。

  目前,太古大漆脱胎漆器空间艺术馆的“漆艺+”产品颇受大众喜爱,不少外国友人纷纷下订单。何宛蓉说:“在国潮风盛行的当下,传统漆艺要适合年轻人的审美,需要增加很多巧思,与各种物件的搭配以及设计、配色都尤为关键。”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跨越万里教中文 侨乡青田线上开课传递中华文化魅力
下一篇:《密码: 王大宙教学示范作品交流展》15日法拉盛开幕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