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闽东之光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文化 > 正文

华裔青少年研学活动深入成都郫都 探寻川菜文化

2025-07-21 11:27 中国侨网  -  509000

  中国侨网成都7月18日电 17日,第一期“Panda成都·华教研学营”的67名华裔青少年汇聚成都市郫都区中国川菜博览馆,开启了一场川菜文化探索之旅。本次活动以“味觉记忆”为纽带,旨在让华裔青少年沉浸式体验川菜魅力,触摸中华文明的物质密码,为构建文化认同搭建坚实桥梁。

  参观现场。成都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供图

  在中国川菜博览馆的数字化展陈空间,华裔青少年们借助全息投影技术,仿佛“穿越”至战国时期的天府之国,亲眼目睹了川菜从盐泉调味到辣椒入馔的千年演变历程。营员们全面深入地了解了川菜之魂——郫县豆瓣“翻、晒、露”的传统工艺。来自马来西亚的领队老师张嘉渝表示:“这种需要‘与时间做朋友’的匠心,正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理念的生动体现。”

  本次研学活动突破了传统展陈模式,以三维体验模式让营员们深入了解郫县豆瓣制作工艺。大家通过pH试纸检测酸碱度变化的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微生物发酵过程,帮助营员们将传统经验转化为科学认知。来自马来西亚的营员龚真德说道:“原来豆瓣酱的鲜味来自谷氨酸钠的自然生成!”

  研学营成员合影。成都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供图

  在新派川菜工作坊,营员们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以郫县豆瓣为基底,结合当地饮食特色进行了巧妙创新:西班牙的华侨华人将豆瓣酱与橄榄油调和,研发出“地中海风味回锅肉”;马来西亚的华侨华人用椰浆替代部分红油,创造出“南洋风情麻婆豆腐”。这些创新实践,让传统工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观过程中,为了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还专门为华裔青少年设置了丰富的游戏体验。在“声音地图”环节,营员们仔细聆听豆瓣发酵时的细微爆裂声、陶缸在晒场上的光影移动声以及厨师炒制时的锅铲碰撞声,这些“川菜白噪音”成为独特的文化记忆载体。“观图识菜”环节,工作人员展示了30余种川菜图片供营员们辨识,大家运用在博览馆中的所见所闻积极参与。

  据悉,第一期“Panda成都·华教研学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办,郫都区、崇州市、蒲江县侨台办联合承办。活动于15日启动,为期7天,67名华裔青少年将在成都体验非遗魅力和现代发展,全方位领略天府文化的多元魅力。(完)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海外华裔青少年与武当杰克同练八段锦
下一篇:“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总展演在京举行 中外青少年用故事讲述最美中国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