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一个人来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启了我的留学生涯,我就读的项目是SCMP。今天在这里借题主的问题,分享自己的留学经历和一些心得体会。因为入学这年碰巧碰到学院改革,新设了DS项目,即Data Science,我会在介绍SCMP项目的同时,也顺带介绍一下DS项目。注意:改革的时间是我入学的时间,也就是2017年,没有明确标准的信息,基本上就是改革之后的信息了,后续的详细介绍中,我就不再一一赘述了。希望看完这篇文章能让你了解到宾大的学习与生活,也给想要申请这个项目的学弟学妹一个定位。
一、你是否适合SCMP
在介绍之前,我认为对SCMP感兴趣的学弟学妹们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你是否适合SCMP?你为什么想要申请?你是真的喜欢和热爱吗?
目前很多同学留学都是随波逐流,根本没有自己的想法,就算成功申请到了offer,去了国外也是整日无所事事,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其实就是在浪费时间。
个人感觉如果你有以下一个或者几个想法,那么可以考虑深入了解一下这个项目,然后进行申请:
1、你未来想要从事CS领域,想要转专业申请宾大的CIS,之前上过一些CS的课程,超过了MCIT的bar,但申请CIS的话,因为基础一般,成功申请到的概率又不高。
2、对Data Science感兴趣,也愿意学习DS的相关知识。
3、未来打算申请 Engineering PhD项目。
4、本科背景是Engineering,不过CS或者Math的基础一般或者较差。
5、未来的职业规划是做码农。
6、想要申请CS PhD学位,但本科不是CS背景,想要找一个跳板,提升成功申请概率。
我最初申请时,对自己未来的定位是PhD,SCMP对我而言其实只是一个后续申请的跳板而已。
二、SCMP以及DS的申请录取以及项目情况
院系还是比较小的,两届加起来录取的人数不到30个人。第一届一共有100左右的人申请,最后只录取了4个人;第二届一共有300左右的人申请,最后录取了20个人;今年是第三届,一共录取了两轮,第一轮录取了11个人,第二轮录取了3个人。
根据前两届的录取情况来看,该项目录取难度还是很高的,美本录取者的背景普遍都是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OSU等等,还有一些是英国和欧洲的大学,陆本录取者的背景普遍都是上大、浙大和香港大学等等。标化考试的审查门槛我倒不是特别清楚,但GRE写作单项看得并不是特别重,但据说招生官比较看重申请者的科研背景。每年差不多申请者可以达到几百个人,但录取的人数只有十几个,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2017年Fall入学是第三届,和其他开设几十年的项目相比,这个项目还是个新生儿。虽然开设的年限不长,但却属于一个涵盖面很广的项目,从2017年开始,选课方向基本上定在了CS、数学科学和自然科学计算的大方向,自然科学计算项目包括比如说计算化学、计算流体力学、计算生物等等;CS方向项目包括计算语言学NLP、大数据等等;数学科学方向项目都是和社会科学相关的一些课程。换句话,和计算或者Computing相关领域的知识,我们院系基本上都会涉及。也正是因为教学内容的涵盖面极广,所以前两届的学生在选课上比较自由和灵活。
而且我们这一届,也就是2017年有一些改革,和CIS院系合作开设了一个DS项目,DS项目吸收了我们系很多不错的课程,比如说数据科学和CS相关的课程都被分走了。
DS这个项目按照今年宾大本校的转专业的情况来看,感觉竞争压力还是蛮大的。从课程设置上来看,DS这个项目的实用性很强,具体硕士项目的介绍,可以参考如下网址:
https://dats.seas.upenn.edu/
该项目和工学院的其他项目差不多,一共是10门课程,可以参考如下介绍:
https://dats.seas.upenn.edu/curriculum/
选课列表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整个宾大CS和Data方向的课程,个人感觉,这个项目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可以学习到很多领域的知识。只要你善于利用学校资源,肯定可以让你的能力和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
SCMP的课程被DS分走二分之一左右的CS课程,剩下的二分之一,基本上的都是分子模拟此类大家都不太感兴趣的课程。不过如果你对生物医学图像分析比较感兴趣,是可以考虑SCMP这个项目的,因为听我们的director讲,医学图像分析属于和自然科学领域融合交叉的一个方向。三、SCMP以及DS课程以及research介绍
接下来,我可以给各位介绍一下SCMP和DS这两个项目的课程设置。
- SCMP
一共有两类必修课,四门一类必修课,包括CIS 515、CIS 502、CIS 550以及ENM 502;两门二类必修课,包括ESE 603/MSE 561/ENM 540/CBE 525/MEAM 646以及CIS 520/CIS 519,额外还有两门electives以及两门application。
专业必修课
CIS 515 Linear Optimization:数学课,教授实力很强,出过很多书,前期侧重于理论教学和打基础,后续会针对如何处理音频、图像以及视频进行教学。
CIS 502 Algorithms:算法课,难度偏高,比正常公司CS岗位的面试题的难度要高很多。
CIS 550 Database:会学习NoSQL、SQL、DynamoDB、Mapreduce以及RDS等内容,课程load偏重,后续需要写Web Application以及前段后端
ENM 502:授课老师的院系系主任,这学期刚开这门课,我还没有太多的感受。
ESE 603/MSE 561/ENM 540/CBE 525/MEAM 646: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背景随意选择一门,这五门课都是simulation的数学课,我当时是选了ESE 603,学习内容侧重于统计领域,其他课没有接触过。
CIS 520/519:520是纯理论课 ,519侧重于应用的教学,很少会涉及到理论。
必修课说完了,再来说一下两门electives以及两门application:
两门electives的选择比较灵活,可以根据你自己的兴趣随意选,但有一个要求:课号>500,如果你的CS基础一般或者零基础,建议选CIT 590这门课,590会在一学期之内教完Python、Java以及Processing这三门语言;如果你想学DS,可以选择CIS和Statistics的课程。
两门application理论是只要系主任approve了就可以了,对学生的学院没有太大要求,并不要求必须是本院的学生,(不过个人感觉ECON和FIN对我们系的意见很大,不建议选)。如果你打算选CS的课程,可以参考如下approve过的课程:
CIS 530 NLPCIS 505 Software systems CIS 560 Computer Graphic以及CIS 555 Web Application。
其实从上述的课程设置中不难看出,必修的6门课程,都是CIS系本系的必修课以及选修课;所有的课程都可以选为CIS,除了ENM 502以及ESE 603这两门课。我们系和CIS系的关系倒还算不错(这是我们院系系主任的原话),我们系的同学选CIS 502/520/550/515、519这几门课都是选完了就可以直接上的,其他院系的同学还要排队上课。
如果你对自己的未来规划很清晰,就是要走CIS。你可以按照CIS系的课程设置进行学习,很多课程都是可以选的,在学习到自己想学的知识的同时,也可以顺利毕业,前提你的成绩不拖后腿,毕竟宾大的CIS课程难度还是偏高的,可以参考如下的课程列表:
CIS 四门必修core:包括CIS 520-SCMP必修、CIS 502-SCMP必修、CIS 505-SCMP application以及CIS 555-SCMP applicationCIS 三门选修:CIS 515-SCMP必修、CIS 550-SCMP必修以及From 1 point 3 acres bbs CIS 三门任意选修:ENM 540-SCMP必修、ENM 502- SCMP必修
如果你对Data Science比较感兴趣,在上必修课的时候,你可以接触到核心的Database以及Machine Learning的相关知识。除了必修的六门课程之外,你还有两门electives以及两门application。其中两门application,包括CIS 530 NLP以及其他STAT或者CIS的课程;两门electives,包括CIS 590(侧重学习Java以及Python)、CIS 700(侧重学习Big Data)。
我们院系的课程设置还是比较随意和灵活的,你可以自由选择,但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没有capstone。不过我们院系建议同学多做科研和项目,设有thesis option。
这个项目第一学期的课程是固定的,无法更改的,包括CIS 519/520、CIS 515以及CIS 502。这三门课都有“送死课”的外号,在内部review中0-4的难度排名如下:
515-3.08/4;520-3.4/4;519-3.4/4;502-3.5/4
各位学弟学妹可以根据课程的难度高低,调整花在每门课上的学习时间。有些转专业到CS的同学会有加一门CIT 590(课程难度2.7/4)这门课,个人建议不要加,不然你的课程压力会很大,为了维持学业,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应该就没有多余的课余时间去刷题了。第一学期对我而言真的是一种噩梦,我一共学了CIT 520/550/590/515这四门课,后期学习强度特别大。个人感觉,在课程设置上,除了550,其他必修课程都属于纯理论教学,还是比较偏PhD项目的。
第二学期的选课比较灵活,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自然选课方向也就有所不同。此时如果你有意向走CS路线的话,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课了。
这里顺便提一下research这个方面,院系还是很支持学生做研究和项目的,每半个月都安排一次required research seminar。有些同学如果课余时间比较多,也会去申请RA,不过基本上都是Wharton、Medical School以及SEAS这几个院系里。我之前在Wharton院做了两年左右的RA,感觉还是很充实的。
如果你对thesis比较感兴趣,最后的thesis并不一定非要是论文的形式,你也可以自己找committee。
- DS
这两个项目有些重复的部分,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直接说一下这个项目的课表好了:
两门Foundations、三门Core以及5门或者7门选修课。其中两门Foundations,包括Probability以及CIT 590 编程技术,其中编程技术这门课属于宾大热度较高的一门课程,主要侧重于Java和Python的教学。三门Core和5门或者7门选修课的课程清单,感兴趣的学弟学妹可以去官网查询一下,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不过可以提一下,CIS 505 Software Systems和CIS 555 Internet and Web Systems这两个可属于转码神课,大家可以在选课的时候选这两门,认真上课的话,会有很多收获的。具体DS项目的相关课程设置介绍,可以参考如下网址:https://dats.seas.upenn.edu/。
四、Dual major
Dual major是每年会发生的,宾大SEAS的内容允许Dual major。第一学期你的成绩不错的话,可以dual额外申请SEAS的其他专业,有些同学会选择dual CIS,还有一些会选择dual MCIT,看你自己的兴趣方向。
如果是dual MCIT,个人建议第一学期一定要上CIT 590,然后申请dual的bar,GPA最好达到3.5+,590成绩达到A。不过我们院系的同学申请到dual MCIT的概率比较低,因为MCIT的录取对象是CS零基础的同学,我们系第一学期就会上三门CIS的必修课。如果你这三门课掌握得都不错,基本上就已经超过MCIT的bar了,当然如果第一学期的各种考试你都故意发挥失常,考的一塌糊涂那另当别论,反正三门必修课有一个是A,成功dual的概率就很低。
无法dual MCIT,第一学期的课程都完成之后,你只有一个选择,就是dual CIS了。
Dual CIS的bar要求如下:GPA 3.7+;CIS任意一门的必修课,成绩拿到A(就是你第一学期上过的CIS 502/519/520这几门课);针对转CIS的同学,还有一个额外要求,就是CIS 502/511拿到A-以上的分数,第一学期选502或者第二学期选511都是可行的,看你自己。
我之前研究过很久dual CIS这件事,咨询过很多学长学姐和老师,最后成功申请dual CIS。
上述的这个课表算是比较理想的,但前提是你具备一定的CS基础和背景。CIS 502/511/505/555,这四门课也是PhD项目的必修课。如果你本科是CS背景,以上这四门课都是可以直接选的。
对于一些CS零基础,大学本科是math以及science背景的同学,院系里本身不允许他们选基础的CS的课程(CIT 590除外),一些CIT的基础CS课程仅支持CIT的同学选择,上述种种情况,导致有些同学最后会选择dual。不过具体要不要申请dual,还是因人而异,要看你自己的职业规划。如果你感觉宾大毕业生的这个光环,完全可以让你拿到不错的实习/工作offer,dual的意义不大,你也可以选择按照原来的磕碜设置进行学习。
五、学习和生活体验
课程load重不重,其实具体课程具体分析。不过我并不建议每个学期选太多的课,不然很可能会忙不过来,没时间刷题和找实习。
平时除了上课之外,我和教授联系得还是比较多的,但并不是跟着做项目或者搞科研,而是咨询教授为什么我选不上core课,并且和教授请教一下解决方法。
学制的话比较灵活,可以一年半的学制,也可以两年的学制,看你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每个学期选的课多,修够学分就可以早些毕业。如果想要轻松一点地读完硕士,那么最多可以读两年。
有些学弟学妹可能对TA比较感兴趣,这里我顺便提一下。其实TA还是很好找的,只要你成绩过得去,给老师留的印象还不错,发个邮件咨询一下就可以。RA也是同样的道理,都是可以通过联系老师申请到名额的。你可以自己去联系每个院系的老师,有时候院系也会在网站上发布招聘TA或者RA的信息。做TA/RA我感觉是个勤工俭学的好方法,虽然不能减免学费,但TA每小时可以给到十几美元,可以减轻一点生活压力。RA的话工资并不固定,我一位学长在沃顿商学院做RA的时候,每小时可以拿到20美元的补贴。
课余生活还是比较丰富的,你可以多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也可以参加外国同学举办的party,多认识一些外国友人,多和他们沟通,对你的口语提升还是很有帮助的。
我来美国之后,还是比较适应这边的生活的。唯独有一些不太能适应的,就是美国人做菜的口味,是真的不合我胃口。我经常都是自己买菜做饭,一方面比较省钱(美国的物价我感觉还是比较贵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可以吃到自己喜欢吃的口味。
写了这么多,差不多要接近尾声了,这就是我的全部分享。希望学弟学妹们读完之后,对SCMP这个项目会有一定的了解。申请留学应该算是你人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一定要深思熟虑,综合考虑之后再做决定,不要一时热度,冲动申请。希望你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规划,挑选出最适合你的项目和大学,通过自己的准备和努力,最后拿到offer,开启你的留美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