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有福之州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移民 > 投资 > 正文

美联储11月决议是鹰是鸽?敬请留意今晚鲍威尔最后的“放风”

2023-10-20 12:14 华尔街见闻  -  487307

随着美联储即将于本周末正式步入11月利率决议前的噤声期,今晚无疑将是一个极为关键的时间节点——因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即将在这个敏感时刻压轴登场!

按照日程安排,鲍威尔定于北京时间周五0点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讲话。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鲍威尔此番或许将面临多重挑战,他的任务之一是说服市场相信美联储将继续保持紧缩政策打击通胀,但与此同时,近来美债收益率的飙升可能也意味着,现在美联储或许可以少用一点力……

目前,美国经济的运行情况和金融市场的走势,似乎已经成为了一对矛盾体。

一方面,本月以来的多份经济数据——如月初火热的非农、上周超预期的CPI和周二爆表的零售销售数据,都印证着美国抗通胀的战役其实还远没有结束,美联储很难轻易关上货币紧缩政策的大门。

但另一方面,持续肆虐的美债抛售风暴,则确实已经在近期令一些美联储官员,对是否还应继续加息产生了动摇,其中甚至不乏沃勒这样的传统鹰派人物。素有“全球资产定价之锚”之称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目前已无限逼近了5%关口。

image

无论是美国股市还是楼市,近来其实都已经深切感受到了利率上升带来的巨大压力,美国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利率本周已一举突破了8%,为2000年以来首次。而正是房价和股价在过去三年内的大幅上涨,助推了美国家庭净资产的飙升。

image

宏观经济学家Anna Wong表示,最近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的飙升势必将抑制经济增长,其影响类似于美联储加息。一些业内甚至估计,美国国债收益率自9月19日至20日FOMC会议以来的涨势如果持续下去,应该会减少50个基点的加息需求,而要知道,美联储9月最新的点阵图,也仅认为美联储年内会再加息一次。

不难想见的是,今晚许多业内人士都将会聚焦于,鲍威尔如何阐述他对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这一问题的看法……

华尔街如何看鲍威尔讲话?

不少美联储观察人士预计,鲍威尔今晚可能将默认早先其他联储政策制定者们达成的部分共识,即收益率上升使他们有机会在10月31日至11月1日的政策会议上保持利率稳定,以评估经济前景。但由于通胀仍快于美联储2%的目标,鲍威尔也仍可能保留在今年晚些时候和明年初加息的可能性。

事实上,在最近几天,伴随着美债收益率的再度飙升,利率“更长更久”(Higher for longer)已经成为了一句非官方的口号。费城联储主席哈克(Patrick Harker)本周早些时候就专门提到了这个词,以表达他对政策的看法。

但与此同时,包括周三发表讲话的沃勒(传统鹰派)在内的美联储官员,也都主张至少在近期暂缓加息,同时权衡最新数据的影响。沃勒就强烈,美联储在加息之前可以“等待、观察和观望”。

鲍威尔在今晚预计也有可能加入这一阵营,即使他传递的信息中也将充满关于在抗通胀战役中不要自满的告诫。

Wilmington Trust首席经济学家Luke Tilley预计,鲍威尔表达的信息可能将分为三个部分:美联储需要迅速提高利率——这方面它已经做到了;美联储必须找到一个利率峰值水平——这是当前争论的一部分;此外,美联储需要弄清楚利率需要维持在这个高位多久,才能让通胀率回到2%的目标。

Tilley指出,“实际上,美联储的最终目标是保持金融环境紧缩,从而降低通胀。鲍威尔将利用这个框架,即使他对11月或12月会议持鸽派态度,但他可能也依然会将市场目光转向第三个更偏鹰派的问题:即利率需要维持在这么高的水平多久。”

LPL Financial首席经济学家Jeffrey Roach则表示,“鲍威尔必须以冷静中立的领导者形象出现在投资者面前,让(其他人)去发表那些更加激进的言论。他们(美联储)不会宣布胜利,这也是鲍威尔会继续说些鹰派言论的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Evercore ISI全球政策和央行策略主管Krishna Guha则认为鲍威尔今晚的立场将相对更偏鸽派。

Guha在一份客户报告中称,鲍威尔“将坚持这样的信息,即数据强于预期,但收益率也出现大幅波动,这导致金融环境收紧,因此11月不需要紧急出台政策回应,美联储可以采取观望态度。”

Guha同时认为,随着通胀和经济增长双双疲软,美联储现在按兵不动只会是2024年“额外降息”的“首付”。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拜登松绑、拉美石油大国回归,预示着什么?
下一篇:“美债风暴”愈演愈烈?以史为鉴:这就是未来可能发生的事…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